清朝修明史是公正还是抹黑?

会行走的书柜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满清在修《明史》的时候,对明朝皇帝进行了抹黑。

事实上,说这种话的人没有读过《明史》。《明史》算不上客观公正,但它对明朝皇帝并没有抹黑,而是多加粉饰美化。

下面就以事实说话,摘录《明史》中对明朝几位皇帝的评价,大家看看到底有没有抹黑。


明太祖朱元璋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晚岁忧民益切……

粗粗一看,朱元璋是个完人啊。聪明神武,文武双全,有济世安民的大志。他以平民身份夺取天下,是刘邦以后的第一人。《明史》列举了他的种种功绩,从文化,到吏治、制度、经济、民生等等,还说他晚年更加关心百姓,勤政爱民。

事实上老朱不是没人黑,明代很多人说他暴虐,滥杀功臣,杀人如麻。但是《明史》对这一点仅用了九个字来评价:“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意思是朱元璋看到元代政治废弛的后果,因此治理天下崇尚严刑峻法,情有可原。如果真想黑朱元璋,岂有不大书特书之理?


明成祖朱棣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朱棣对内节俭勤政,知人善任,对外四方来朝,在他手上明朝疆域远远超过汉唐。汉朝和唐朝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两个朝代,《明史》对朱棣的评价也是极高了。

朱棣的黑点比朱元璋还多,他不仅滥杀,还夺了侄子的皇位。如果真想黑朱棣,肯定要大力批判他犯上作乱,得位不正,这样明朝之后的皇帝,全都没有执政合法性了。然而对于此事,《明史》仅用了“倒行逆施”四个字评价,可谓厚道至极。


明仁宗朱高炽: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实在没什么可吹的了。《明史》只好说他“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好处多得都写不下了(其实是没什么可写的了)。《明史》还展开了想象,认为他如果没有早死,一定可以成为与汉代文景二帝比肩的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

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这位仁兄的黑点其实也不少,他御驾亲征导致了土木堡之变,明朝差点变成南宋。朱祁镇还当过带路党,带着蒙古军队想打开明朝边关大门。回国后他趁兄弟朱祁钰重病,发动夺门之变,夺位后冤杀于谦。

《明史》将土木堡之变的锅放在王振身上,说“王振擅权开衅”才导致皇帝被俘。而朱祁镇则是执政二十四年没有什么恶政(稗政),最后《明史》还赞颂了英宗的私德,如废除殉葬制度。


明武宗朱厚照

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

不管今天的人从现代的视角如何评价朱厚照,这哥们在明朝人的笔记中就是个荒淫无度的奇葩皇帝,《明史》实在没法过分地夸他。就算如此,《明史》还不忘说他一句“手除逆瑾,躬御边寇”,而且能亲自操持用人的权柄,所以明朝不至于危亡。


明世宗朱厚熜

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嘉靖皇帝的黑材料也不少,比如兴起大礼议,崇尚道教,以处女经血炼丹,差点被宫女合谋勒死,长期不上朝,被海瑞指名骂。这些《明史》当然无法避讳。

尽管如此,《明史》也没有忘记他在前期革除弊政,天下称治的事实。对于大礼议,《明史》肯定嘉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在礼法上做的太过分了。最后还夸嘉靖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评价他为“中材之主”,这根本不是抹黑的态度。


综上可知,《明史》对于真正有为的明君大肆鼓吹,对于黑点多的昏君也总是精心挑优点出来夸。难道能说《明史》抹黑明朝皇帝吗?当然,《明史》也免不了对皇帝的批评,但你要看明代人的笔记,那骂得狠多了。

其实清朝并不认为自己是取代了明朝,官方的说法是明朝亡于李自成,清朝是从李自成手中夺取了天下,替崇祯报了仇。(当然他们不承认南明政权的合法性。)因此清朝没有必要抹黑明朝。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说《明史》抹黑了明朝皇帝呢?我想很多明粉的心理是这样的:“凭什么明朝那么多昏君,而清朝皇帝都比较勤政?这一定是满清抹黑。”

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育

清朝重视对皇子的教育,皇子们学习都很勤奋刻苦,最后皇帝再择优录取,所以清朝皇帝们能力有高有低,执政有功有过,但至少态度都是不错的。

但明朝对皇子的教育没那么重视,正德自小被太监包围,嘉靖以藩王之子的身份继位,泰昌从小担惊受怕,天启长于妇人客氏之手,最后教出来的皇帝会是什么样,难道还有疑问吗?


当然,《明史》在很多地方也多有避讳。满清属于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对于朱元璋驱逐蒙元胡虏的事情有所掩饰修改,也不承认满人曾臣服于明朝政府。

尽管如此,《明史》大体还是可信的,并受到后世史学界的赞誉。



梦露居士


《明史》编纂的依据主要来自于三方面:《明实录》、《大明会典》和《宝讯》。其中前两个更重要一些。
关于《明史》被抹黑的说法近年来在网上甚嚣尘上,好像《明史》根本没有任何价值,纯粹是为了抹黑而创造出来。可究竟是不是这样,我想为大家解答一下。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另一本史学著作:《中国通史》,因为它是白话文的,比文言文的二十四史更容易理解,因此,我有部分历史知识来自于此。
《中国通史》开编于清亡之后,按照某些人抹黑前朝的思路,加上又是驱除了“鞑虏”,就应该对清朝的一切加以否定,包括清朝修的《明史》。至少应该拨乱反正。然而,事实可能扇了某些人一个耳光。
《中国通史》对《明史》评价远比某些人想象的要高。评价如下:明史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隋唐以后诸史,更为突出。总体来看,《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不仅因其记史求真得体,还因其重于参订。(以上两句都是)甚至认为隋唐之后,除欧阳修的《五代史》外,成就最高的就是《明史》了。特别是认为《明史 本纪》的特点就是:符合史实。就这四个字,没有其他更多的赘述。
如果你怀疑《中国通史》的权威性,可以明确告诉你,许多大师级的人物都参与了编纂。参与编纂《明史》部分的有商传、毛佩琦等。因为这两位上过《百家讲坛》,因此对他们印象更深一些,但他俩还不是《明史》主编。
而且,单就清朝统治者而言,他们认为他们是灭了大顺政权,是为明朝皇帝报了仇,所以更没有抹黑的理由。清对明皇陵采取了保护态度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当然,《明史》编纂时间从顺治二年(1645)到乾隆四年(1739)长达95年 ,这给后人留下不小的疑问。《中国通史》中也专门给予了解释。现摘录部分。
《明史》的修编分为三个时期。
首先,是初修。清初入关第二年,立足未稳,开始宣布。其原因有二。1,宣告明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政权。2.笼络明遗臣,使其有感情寄托。因此虽然清政府下令修明史,实际上是一纸空文,政策作用大于俢史作用。同时,还有两个原因使俢史无法进行下去。1.清初,战火纷飞,政局未稳,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俢史,根本不可能2.史料缺乏,人力不足,没有力量整理明朝的档案和邸抄。征求图书时,献书者甚少。直到三蕃平定,才有力量集中人力物力,正式修篡。这时已过35年。
然后是中修 。这阶段的成果是《明史稿 》。康熙虽然表现出对俢史的重视,但深知国家稳定之基础并非在于俢史,而在于经济。俢史只是康熙的一种政治手段,其结果也是时重时轻,迁延时日。
最后到雍正朝,才是正式定稿阶段。也持续上十年,直到乾隆朝才完成。
在这期间,有关俢史时间长的解释中没有任何“篡改历史”之类的任何字眼的说法。
因此,《明史》被抹黑只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说法。我不否认《明史》中有少部分失实或避重就轻的记载,但这也其他任何历史书都无法避免的。
《明史》中有争议的或说不足的地方有两点。其一是关于南明部分,很多语焉不详。但这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清政府认为自己已取得了正统地位,所谓的南明历史应该在以后(清亡后)编入《清史》部分。其二是清兴初期,明、清两个政权的关系上。清廷不太愿意承认他和明朝的隶属关系。而且,当时的满族刚创立文字不久,清很不愿意被称为蛮夷。
其实,细细研究清初时的文字狱的起因。主要也发生在我所说的第二点上(指清曾隶属于明及清初时其文化水平较低),基本都是因此而引起。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清统治者忌讳这些,是想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在意自己是否正统。而有了这些忌讳,实际上对自身行为也是约束。毕竟,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没有谁能管制一个握有实权的皇帝。就好比唐太宗,很在意历史对自己的评价,客观上促使他成为一代明君。清廷对正统性的关注,也促使其不断汉化、儒化。而不像元朝那样,过于拒绝中原文化。这样,元朝编《宋史》也显得大大咧咧。三百年宋史,两年就编完了。
我在网上看过一条帖子,说的是当作者看到打捞起甲午海战中沉没的定远号上刻着“中华帝国”这四个字时,他感到民族在国家面前,真的不那么重要了。(定远号上刻有“中华帝国”未经我考证,如有错误,请见谅。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那时中国虽然深受屈辱,但当时那个满族建立的清政府代表的是中国。)
最后,回答《明史》的话题上来。综上所述,真正想了解明朝历史,读读《明史》还是很好的选择,而不是从网上一知半解、以偏概全地了解,更不是把一些连野史都算不上的东西当历史。

卧枕梅闻花











乾隆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来编纂这部庞大的《四库全书》,按他自己说是为了整理文化古籍,一些古籍因此而得以保存下来,这总算是一件功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乾隆也在借“修书”之名而行毁书之实,禁毁他认为有“违碍”的以及“不合教化”的书。借编修《四库全书》这一名义而号召“献书”,把隐散于民间的丰富藏书征集至朝廷,比行令强制毁书,要高明得多。所以说,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其目的不在文化而在政治。

     仅乾隆三十九年到四十七年间,据兵部奏报毁书共24次,538种,13862部之多(《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二期)。据海宁陈乃乾《禁书总录》中的统计,其毁书总数是:全毁书目2453种,抽毁书目402种,销毁书版目50种,销毁石刻24种。郭伯荣依据《禁书总录》、《文献丛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等书来核对,认为“四库”开馆10多年中,被销毁的图书总数至少在10万部左右,册数之众,那就更无法估计了,这个数字如果可信的话,则是《四库全书》总数的10倍。(《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续修》) --------------------------------   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共收录历代典籍3461种(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号称中国传统文化的渊薮。但是《四库全书》并不全,不仅其所收书中有不少的内容经过抽毁和篡改,而且还有大量典籍被摒弃在外,或予以禁毁,或列为存目。。。。。。      第一、 "有悖谬之言",即含有批语清王朝统治内容者。清王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取代的是明王朝。所以明后期和明清之际的著作若有不利于满族形象和统治的,均列为禁书,其中一部分收入存目。辽、金、元与清一样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且金是满族关系的记载如有不利的内容和字句,也被大肆篡改、禁毁或列为存目。例如史部杂史类,著录的只有22种,抑为存目的多至179种,几乎全是宋明及清初杂史。又如明汪子祜《西四集》,因其书"卷五吊岳武穆诗,语意偏谬",遂予以抽毁并列为存目。明魏焕《九边考》,因其书"抄撮案牍","多指斥文句",故予以销毁并列为存目。明王洙《宋史质》,因其书以明朝直接继承宋朝大统,而将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朝置之外国,与西夏、高丽同列,四库提要乃宣称"自有史以来,未有病狂丧心如此人者,其书可焚,其版可斧",予以禁毁并列为存目。其他如明代焦竑所辑《献徵录》、谈迁《枣林杂俎》、袁宏道《袁中郎集》、王世贞《弇州史料》、毛霦《平叛记》等等,均因内容涉及明清之际史事,或有"偏驳"、"悖谬"、"偏谬"之语,不能为清王朝所容,而被摒入存目。毫无疑问,这类书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明清时代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 “非圣无法”,即含有反礼教、反传统或宣传异端倾向者。清王朝崇奉程朱理学,厉行思想专制,因此对于"离经叛道",的著作,"掊击必严","摒斥必力"。例如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反对盲目崇拜孔子,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提要评其《李温陵集》云:"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罪不容诛,其书可毁"。二书均列为存目。再如明代著名学者李之藻的《天学初函》,上编宣传天主教义,下编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提要云:其书"崇奉天主以炫惑人心","欲人舍其父母而以天主为至亲,后其君长而以传天主之教者执国命,悖乱纲常,莫斯为甚,岂可行于中国者哉",故"概从摒斥,以示放绝,并存之藻总编之目,以著左袒异端之罪焉"。由于清王朝在宋明理学上,尊程朱而贬陆王,对于王学传人及其他非程朱派的学者王廷相、王艮、孙奇逢、颜元、李塨、王夫之、黄宗羲、冯班、李顺、潘耒等人的著作,也多仅存其目,如提要斥责明卢格《荷亭辩论》"持论诡异,攻击朱子之说",季本《易学四同》"标心学之旨",罗洪先《冬游记》所言涉及"性命学问",薛侃《图书质疑》"守姚江良知之说"等等,均摒入存目。实际上,这类书对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季羡林 任继愈 刘俊文 读书与出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缘起) 乾隆时期,统治者对文人继续施行高压与笼络的政策。文字狱案经常发生。据一种不完全的档案材料《清代文字狱档》,从乾隆六年(1741)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前后四十八年之间,共有六十三起,差不多每年都有文字狱案发生,杀人焚书,成为平常的事情。乾隆牢笼文士的手段也超过前期,乾隆三十六年(1771)仿康熙的办法,再开“博学宏词科”,被举者共二百六十七人,实际到京参加考试的有二百二十人(全祖望《公车征士小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四库全书馆”,征求天下遗书,不但网罗了大量的御用“人才”,而且通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大规模地销毁一切反清的以及一些反抗民族压迫、反对封建专制的历史文献和其他书籍,企图消灭汉族人民的反清思想和反封建精神。结果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八年间,被销毁、抽毁和横遭篡改的图书不计其数。(中国文学史) ---------------------------   清朝的禁毁书籍,改窜旧作,那案情,到现在是渐渐地明显,终而至于真相大白了,因为有翻印的宋、元版本可以做铁征。但自然,原书失传,无从查对的,一定还多得很,而且有些是被全毁了的,只能在《禁书目录》里挂上一个书名,好像一座没字碑。     那碑上染满着新旧的血渍。     不过清帝如乾隆等辈,倘非必不得已,是不愿意造没字碑的,他们的伟业是改窜。例如收在《四库全书》里的,就有的是。没字碑不过使作者的思想和躯壳一齐淹没,是近于消极的取消。至于改窜,是要借作者的名声,替改者说好话,使读者暗受其影响,看不出底细来。所以这不但是毁尸灭迹,而且还借刀杀人,要古人也和自己一样,让他们进反省院,写悔过书,从此变成正统。然后再储之内廷,颁之江、浙,去感化当时以及后世的读书人。     这叫做“嘉惠士林”。     然而内廷和江、浙,其实也还有分别的。大略说来,藏在内廷的,是志在后世,因为它保存周密;颁诸江浙的,是专为当时,因为它转借便利。江、浙的士子,要传钞秘本,可以向文汇、文宗、文澜三阁去借出来,手续非常简单;而在京的官员,非但不准携带出外,而且所看的还只限于翰林院里的副本,文渊阁和文源阁里的正本,倘非必要,或者经过特许,轻易是不容易寓目的,可见《四库全书》所要感化的对象,是在野的士子,并非在京的大官。     名利也真像一条锁,它锁住了奴才们的心,连主子也觉得不须去防闲。 不过乾隆的失败,其实也正在这些“不须防闲”的奴才们的手里。到了现在,如果有人要做顺民,做官方眼里的正经人,那么,去检检钦定的《经史讲义》,翻翻正派的《唐宋文醇》,《四库全集》是很不错的。然而倘要知道一点当时的实情,前人的本来面目,那就无法找出究竟来。这不但因为它曾经通过独夫的心,而且还成诸帮闲之手。改窜,删削,压抑,在“争献殷勤”和“专挑是非”的文人们的眼里,是更无所逃的。     然日子一久,帮闲的伎俩逐渐显著,《四库全书》的命运,也就随着没落下去了。     这真是乾隆及其奴才们所不及料的。    二        乾隆的初意,是想用皇恩来引诱,用严刑来威吓,使天下的藏书者,献出所有的秘本来,加以检查。从此诋毁满清排斥夷狄的思想,可以一网打尽,使原书无复存留。而经过他所删改的本子,却尽量给士子以传钞的机会,借此流布开去,一来替自己遮丑,二呢,也要挤没那万一幸存的原本。     这设想,颇有点像宋太祖的查禁《推背图》。     关于《推背图》的被查禁,相台岳肃之的《桯史》里,记载得很详细。那查禁的理由,据说因为是怕它“惑民志”,这大概并非虚话。五季之乱,乱得真有点一塌糊涂,大家都存了非分之想,“开口张弓之谶,吴越至以遍名其子”,这就是要做太上皇的证据。可见也实在惑得利害。岳肃之在说明了“遍名其子”以后,就接着说:“而不知兆昭武基命之烈也。”     原来连他自己也被惑在里面。     而且我还疑心宋太祖也在内。因为要禁它,其实也就是怕它,惑它的反映。     查禁的起初,办法大概是很严的,但也就因为办法严,民间藏书又多的缘故,这才弄到诛不胜诛,只得抽乱了一百本,与原本同时流行。次序一乱,时代颠倒,流传既久,真伪难辨,这就认不出谁是真本来。     这样一直混乱着。“一二八”沪战的时候,据说出现了《推背图》的真本,等到和议告成,香槟喝过,可又无声无臭了。前些时候,两广忽然揭起抗日的旗子来,这使我的一位前辈先生重又记起了《推背图》。有一天,他对我说:“你知道‘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干休’的意思吗?九十九是百缺一,百缺一明明是个白字,应在白崇禧身上,这回该是东洋鬼子的晦气!”我当时唯唯而退。然而曾几何时,看报上的消息,说是两广叛乱,即可敉平,可见早已以内乱相看待了,而某国却又在这个时候,扩充了华北的驻屯军。看来胡儿还无法杀荆因此我颇疑心我的前   辈先生的那本《推背图》并非真本,他其实是上了古人的大当。     未来的事情原是很渺茫的,李淳风自己已经不免飘飘然,加以捣乱,自然就不落痕迹,不着边际了。然而诗钞和文集却不然,它是弧臣的哀号,遗民的愤懑,倘使原本尚在,一经对照,真伪是可以立辨的。何况《四库全书》还挂着钦定的招牌,使后世的读书人,即使不看原本,也还嗅得出血腥来。 三        然而《四库全书》不但挂着钦定的招牌,便是删改和摈斥,在乾隆,也是不加深讳的。他的给《四库》总裁们的谕旨里,就常常明白地指示着:哪一种应该删改,哪一种应该厘订,大都说得很清楚。他似乎并没有料到:他的那些谕旨,在将来,正是自己篡改古书罪案的证人。     这些证人所常常昭示的,是禁止古人讲中国和夷狄,汉满当然更要忌,为的是怕它引起种族纠纷来,影响到满洲天子的皇位。乾隆的指斥胡中藻的罪状,至于连南北也不准分提,我颇疑心他有神经衰弱症。其实清朝到了乾隆时候,前朝遗老,久已物故,汉人也不复思明,天下是早经太平了的。     而乾隆却偏要像堂·吉诃德一样,仗着长矛去和风车开战,以自显其英明。     然而上谕尚存,却的确是一个大瘰赘。     乾隆四十一年,有一道谕旨里说:     明时直臣如杨涟、左光斗、赵南星、倪元璐等所有书集,即有一二语伤触本朝本属各为其主,亦止须酌改一二语。……近复阅江苏所进应毁书籍内,有朱东观编辑《崇祯年间诸臣奏疏》一卷,其中多指言明季秕政,亦足取为殷鉴。虽诸疏中多有乖触字句,惟当酌改数字,存其原书。     看这语气,乾隆的乱改字句,不毁全书,不但自以为宽大,而且是当作恩赦的。譬如关于明臣奏议,《丛书集成》里有四十卷,就为乾隆所敕选,卷首有一道谕旨,意思和上面所引的差不多。所选关于崇祯一朝的,几乎只剩了几篇劝皇帝做好人的官话,而那部书的凡例第四条里,也明白地说:明至神宗后,应毁违碍文集奏疏,良由事涉我朝。其建议颇多剀切。顾自杨涟、左光斗、熊廷弼诸人以外,正史不及尽载姓名,兹俱按其时代编入,字句稍加节润,未曾改易全文,用仰副皇上近取殷鉴,昭垂万祀之至意。     同年还有一道谕旨,说:     ……又若汇选各家诗文,内有钱谦益、屈大均辈所作,自当删去。或明人所刻类书,其边塞兵防等门,所有违碍字样,固不可存,然只须删去数卷,或数篇,或改定字句,也不必因一二卷帙,遂废全部。他若南宋人书之斥金,明初人书之斥元,其悖于义理者,自当从删;涉于诋詈者,自当从改。 乾隆的所谓义理,未必就是南宋和明初人的义理,也未必就是我们现在的义理,这是一定的。所以悖与不悖,因此也颇难说。他的觉得“自当从删”,或者“自当从改”,不过是自认和金、元为一路,必须加以庇护,替他们出点气而已。    


DrMin


首先要说,对比金国灭北宋后的残忍,清朝对灭亡的明朝还是尊敬的。例如,修缮崇祯周皇后下葬的思陵,顺治皇帝和多尔衮摄政王不顾车马劳顿前去祭奠:为被崇祯砍杀未死的女儿长平公主完婚,驸马周世显为崇祯生前选定:再就是修明史,彰显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明史》共三百三十二卷,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明史》编纂得体、叙事稳妥、行文简洁,在二十四史中,《明史》篇幅和材料详实程度仅次于《宋史》,虽历时90多年才完成,确实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精品。为抹黑明朝修史,绝不是清朝的初衷,夹杂统治者的“私货”,必定有之,但并非面目全非,也并非一味抹黑贬低。例如:在雍正朝,主编撰是张廷玉,他最懂雍正的心思,为此,刻意在《明史》中抬高朱棣,“永乐大帝用22年的时间使大明王朝的国力达到极盛,六下西洋,远征漠北,万国来朝,远迈汉唐!或许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他是确实一位好皇帝,千古圣君!太祖朱元璋泉下有知,或许可以原谅朱棣的篡位之罪!”有点肉麻吧,知道玄机吗?朱棣和雍正都是老四,都是各自朝庭第三个皇帝(清从问鼎中原的顺治算起),都有不合法登基的非议或怀疑,都需要正名。


谌人


之前的回答有滥竽充数之嫌,所以就推倒重写一篇。不过总体来说,清修明史对于明朝的美化,我都觉得肉麻。话不多说,看看皇帝本纪后面的赞。

洪武: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至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

永乐: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明仁宗: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明宣宗: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籓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景泰: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明英宗: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明宪宗:宪宗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之后,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顾以任用汪直,西厂横恣,盗窃威柄,稔恶弄兵。夫明断如帝而为所蔽惑,久而后觉,妇寺之祸固可畏哉。

明孝宗: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明武宗: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假使承孝宗之遗泽,制节谨度,有中主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訾议哉!

明世宗: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明穆宗:穆宗在位六载,端拱寡营,躬行俭约,尚食岁省巨万。许俺答封贡,减赋息民,边陲宁谧。继体守文,可称令主矣。第柄臣相轧,门户渐开,而帝未能振肃乾纲,矫除积习,盖亦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者欤!

明神宗: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明熹宗: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而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

崇祯: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建文忠臣靖献先生之后点评《明史》曰:端个盆来我想吐。


北洋海军炮手


明史》编纂的依据主要来自于三方面:《明实录》、《大明会典》和《宝讯》。

新朝编修前朝历史,意在总结,借鉴前朝治乱的经验教训。也在证明新朝继承前朝,合理合法。所以编修历史务必做到客观,翔尽。

清朝是由关外少数民族所建立,以杀伐立国,暴力统治。以及南明反清是满清统治者最为忌讳的历史。清初康熙年间,庄莛龙注《明史》中报露明末清初南明二十余年的江南反清运动始末的史实,书中仍使用南明年号纪年。庄莛龙因此获罪满门抄斩。受牵连者达四百人。

所以后继修史者也不敢突破这条底线。凡涉及清朝的史实都做了修饰,遮掩。但绝大多数史实来说还是公允的


锋枫2016


对明朝最开始的了解来自初中的历史书,给我的印象是最差的朝代,废除丞相,最专制,设立锦衣卫,闭关锁国,太监掌权,文字狱。之后对明朝的了解来自电视,大部分是武侠,对明朝的了解全是锦衣卫,东厂,倭寇,魏忠贤。

我想很多不关心明朝的人对明朝的印象和当时的我一样 ,认为明清是中国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但有时候我会不经意间知道一样明朝好的方面,比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了兴趣,所以对明朝多了点关注,但是我发现大部分我所了解到的知识全都是说明朝有多差,皇帝有多昏庸,但我依然能感觉到明朝人的那种开放,那种自信,如同秦汉以来那种站在世界民族之林最顶端的豪迈。

明史并没有在黑明朝,但是大部分其他的文学作品里对明朝优秀的地方要么一笔带过,要么敷衍式的写一写。郑和下西洋这种事给人的感觉竟然只是明朝做了点大事,有点历史意义,然后呢?没了。然后对明朝的黑暗进行充满艺术性的批判,让人印象深刻,把明朝皇帝的昏庸,专制写的让人想忘都忘不掉。

对于不关心明朝的人来说,印象深刻的永远是明朝的黑暗,对于研究过明史的人来说,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真的不是一句虚言。

为什么我喜欢明朝,因为我能从那层层的抹黑中看到只属于华夏人的风骨,气概。


大团圆以后


纵观满清一朝时时兴起的文字狱便可知道满清统治者对文化领域的重视,对一个以少数人口来统治人口庞大的汉族的异族来说,控制人们的思想尤其重要,这一点满人皇帝非常明白。所以文化领域的打压贯彻始终,从剃发易服开始,经历种种文字狱,大修四库全书,闭关锁国拒绝外来文化,这些都说明满清统治者对精神文化领域的高度紧张与重视。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恐怕满清的统治精英比你我都明白这个道理。三百年的愚民统治造成了中国跟世界的严重脱节,文化科技落后,国民愚昧不化,但满人却稳坐了近三百年的江山。如此看来,如果谁还相信满清修编的《明史》是公正的,那就是愚昧政策还在发挥作用。《明史》被满清抹黑是肯定的,至于严重不严重,这或许只有研究历史的专业人士才知道。要说明史没有问题,那四库全书就没有问题。但是里面收录岳飞的满江红都要被改几个字,这样的细节都做到了,你还坚信历史是原来的样子?


北极之北15155678


说《明史》抹黑明朝的,基本上没有读过《明史》。或者人云亦云,戴有色眼镜,只要是夸赞明朝的,就说是真的,反之就是抹黑。由于《明史》是清朝编写,况且清朝又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于是乎汉族极端民族分子基于仇视少数民族原因,添油加醋般的,找各种无厘头理由,说《明史》黑明朝。哪怕是《明史》把明朝,夸的像一朵花似得,这些大汉民族主义者,也是置若罔闻,听不进去的。大汉民族主义者的逻辑思维就是,只要是汉人王朝,什么都是好的,只要是少数民族王朝,什么都是不好的。这一类人,基本上受了极端民族思想洗过脑的,所以和这一类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无异于对牛弹琴。我和这一类人,讲道理都快磨破嘴皮了,没用的。所以我现在我想换一种套路,那就是嘲讽。只有嘲讽,才是对这一类人最好回应。


望天上云卷云舒111111


史料又不是只有明史一本,明朝自己人写的书怎么不说,明朝开了多少倒车,腐朽程度古今罕见,东林党还有所谓的儒学大师一帮软骨头,现在一帮明粉各种奇葩借口,什么小冰期,天启大爆炸,地震,要脸不?明朝是被自己人灭的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得人心,现在胡扯什么永乐时期万国来朝?带了多少国王来,妈的真会贴金,稍微大点的哪怕是一个村,村长会没事离开个几年去外国朝拜吗?明明是带了一帮东南亚的村长酋长跑到北京打卡拿钱,说的好像很厉害,最不要脸的吹啥海军世界第一,秒杀荷兰葡萄牙,真这么厉害几个倭寇能侵扰沿海上百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台湾的荷兰人加起来几百人,他去了两万多,这不能收复就是吃屎了,在朝鲜和丰臣秀吉的海军打也是勉强取胜,日本这么说当年也是世界第二海军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