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發跡不光憑藉盜墓,還靠一絕活,今人對此依然十分癡迷

說民國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盜墓賊,當屬孫殿英,此人帶領人馬洗劫了清東陵,將慈禧太后的屍身從棺槨中拖出來,從而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東陵盜寶案。

孫殿英發跡不光憑藉盜墓,還靠一絕活,今人對此依然十分痴迷

孫殿英劇照

雖說孫殿英靠盜墓奠定了家底,可那會兒他畢竟只是個小軍閥,手底下人馬不過兩、三萬,實力並不強大,估計那會兒,很少有人能想得到,這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無賴,能在民國政壇整整混足25年。

孫殿英發跡不光憑藉盜墓,還靠一絕活,今人對此依然十分痴迷

東陵大盜

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城頭變幻大王旗是常有的事兒,但孫殿英始終左右逢源,屹立不倒,靠的是什麼呀?除了盜墓奠定的家底之外,他還有一套獨特的處事哲學,對此,孫殿英本人頗為得意,戲稱這一絕招為“麻衣相術”。

孫殿英發跡不光憑藉盜墓,還靠一絕活,今人對此依然十分痴迷

孫殿英

孫殿英雖然沒有文化,但對麻將情有獨鍾,牌技高超的他不亞於電影裡的賭王,一年到頭,他的辦公桌上都有各式各樣的麻將,竹木的、象牙的,應有盡有,可以說孫殿英有事沒事就牌不離手,還定下規矩:凡有事前來拜訪他的人,必須先打兩圈麻將。

旁人沉迷此道,多為贏錢,孫殿英可不是,他打麻將把輸贏看得很淡,更重視的是交際和相人。

孫殿英發跡不光憑藉盜墓,還靠一絕活,今人對此依然十分痴迷

民國軍閥孫殿英

孫殿英認為,牌桌上往往是一個人最真實的時候,一個人的本性隱藏得再好,總是難免在牌桌上露出馬腳,所以,在牌桌上待客,一來為了交流感情,活躍氣氛,二來也是為了摸清對方的底細,以便應對。你別說,孫殿英這招還真的屢試不爽,靠著“麻衣相術”,他從1922年起家到1947年倒臺,整整混了25年,任憑上面的人怎麼變,他都安安穩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始終如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