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後,五胡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一軍情


如果看中國現在的各民族人口數量,我們會得知漢民族的人口數量是佔絕對優勢的,作為中國最重要的主體民族,漢族據聞自上古炎黃二帝時便開始在神州大地上活動,後因漢王朝的輝煌而得“漢族”之名。漢族是一支已經延續數千年的古老民族,我們不僅僅創造了諸多輝煌燦爛的文明,在歷史上也對其他民族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然而,歷史總是那麼現實殘酷和無情,縱然像漢族這樣強大,人口數量龐多的民族,在世界文明的逐步推進中也是險象環生,好幾次漢族面臨著滅族之災,其中最危險的一次要數大名鼎鼎的“五胡亂華”了。

“五胡亂華”指是什麼事件呢?


其實,“五胡亂華”指的是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他們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那麼小夥伴們知道“五胡”具體指哪些民族嗎?


有書君查閱資料後得知,其實“五胡”指的並不只是五個民族,而是佔據主要人口的五個民族,它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各自組成的遊牧部落。

在西晉“八王之亂”的時候,胡人趁亂反晉。以“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大部落為首的塞外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帶的漢族人民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大漢民族在這期間幾近亡國滅種,可見這些胡人有多麼殘暴無人性。

當西晉滅亡後,晉朝宗室在長江中下游淮南、江南建立東晉政權。但是由於胡人在北方的殘暴統治,北方人民隨即從黃河流域避亂一定規模的遷到達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這個遷徙使我國經濟政治中心初步向南方轉移,淮河淮南流域成了南北交戰的主戰場,從此逐步進入了南北朝時期,人民為躲避胡人殘暴統治和屠殺,紛紛南遷。

所以說“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都會從西晉滅亡也就是公元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最後鮮卑北魏統一北方,即公元439年,這之間的100多年基本上就是“五胡亂華”的時間段了,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神州陸沉”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幾近亡國滅種。一直到後來隋文帝楊堅統一併建立隋朝,方使得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那麼這些殘暴的民族最後各自有哪些下場呢?有書君翻閱書籍,瞭解史實,現在就為小夥伴們來各自說明。

1.匈奴

匈奴一族後來基本被冉魏的政權殺絕,殘餘勢力在唐初發展到近十萬人左右,並對當時的唐朝屢次作難,後經魏徵上書建議下,由當時是太子李建成將其屠盡,以絕後患。

2.鮮卑

據史書記載,在公元369年,大將王猛殲滅慕容鮮卑族五萬餘人。公元370年,苻堅又派王猛攻燕,降斬燕軍十萬人。苻堅於淝水戰敗後,在關中一次性殺鮮卑人五萬人。

鮮卑民族內部也有矛盾,分為拓拔鮮卑和慕容鮮卑,拓拔鮮卑以前詐騙過慕容鮮卑投降,搞得慕容鮮卑被坑殺,於是兩夥人勢不兩立,之後慕容鮮卑人面對拓拔鮮卑人的進攻,所有的城池都死戰不投降。拓拔鮮卑聯合慕容鮮卑的死敵丁零人攻打慕容鮮卑,它們在中原長期互攻,最後,慕容鮮卑被滅族。鮮卑一族最後留下的幾千人在山東北面一塊地方建了一個小小的南燕,一直到後來,劉俗滅南燕時,劉俗將這幾千鮮卑人一塊消滅,鮮卑一族就此滅絕在歷史長河中。

3.羯

歷史上,後趙是羯族人在這一時間建立的唯一的政權,最後羯族也沒有堅持多久,基本上隨著冉魏政權攻打而消滅殆盡了。

4.羌

當時,在關中的羌人剩的數量已經不多了,苻堅建立前秦後,對羌族趕盡殺絕。後來,羌族逃回老家,集齊剩下的羌人部落,殺掉苻堅後代,建立後秦政權。不過沒過幾年,後秦就被其他民族攻擊,本來就沒多少的羌人基本被滅族,消失在歷史洪流裡。

5.氐

當時氐族人口大概在五十萬左右,大致分佈在長安、洛陽和鄴城。氐族首領符堅被晉軍打敗於淮水後,氐族在洛陽的十幾萬人口,被鮮卑殺光,後來鄴城的八萬人,也沒能逃過一劫,處在長安的十多萬氐族人,與羌族交戰的時候大部分身亡,僅留下少量人存活於世,剩下的一點人口隨即慢慢與漢族融合。


有書快看


驚雷一聲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我是有書君。今天和大家聊聊歷史上很悲慘的一個事件——五胡亂華。


我國現在人數最多,分佈最廣的民族是漢族,歷史上大多數時間都是漢族在掌控著政權。但是你知道嗎?漢族在我國曆史五胡禍亂時期差點兒被滅族。


五胡指的是:匈奴、羯、鮮卑、羌、氐。這五個少數民族在晉朝“八王之亂”後,趁著漢人內耗嚴重,國衰民弱之際,搶佔晉朝的領土,稱王稱帝。大肆屠殺漢人,燒搶淫辱,漢族人經過頑強的抵抗,最終戰勝了五胡,得以保全自身。



下面有書君和大家分別介紹一下五胡亂華之後,這五胡的結局都是怎麼樣的。


1、羯族直接被滅族


羯族是五胡之中結局最慘的一個,直接被滅族。他們是歷史上最殘暴的一個民族,以殺人、淫辱、吃人為樂。相傳羯族首領佔據中原建立政權之後大興土木修建宮殿,一座完成再修第二、三座,搞得民不聊生。苦工多為漢人,大舉進行反抗,但是都遭到血腥鎮壓,屍橫遍野。


他們還在掠奪中原之時搶走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大肆姦淫,同時把她們當作軍糧,宰殺烹食。


羯族如此喪盡天良、禽獸不如之行徑最終引起公憤,被石虎養孫冉閔帶領的漢族軍隊殺掉大部分,一些殘餘勢力最後被鮮卑族所滅(也有史料把羯族的行為安在鮮卑族身上,說他們殘餘千人投降東晉)。可以說羯族最後被滅族,徹底離開歷史舞臺完全是自作自受。



2、鮮卑族得以善終


鮮卑族是蒙古一帶遊牧民族,他們是五胡之中結局最好的,這與他們和漢族的和諧關係是分不開的。


鮮卑族是溫和的民族,不但沒有通過燒殺淫掠等手段來佔領中原,還主動學習漢族文化和風俗習慣,努力與漢族人相融。他們認為被別人尊重要比被別人害怕更得人心。後來在隋唐時期漸漸融入漢族。



3、羌族苟延殘喘


羌族的下場和羯族相似,也是基本上被滅族的胡人,只有少部分融入了漢族。羌族最早與漢族沒有任何爭鬥,他們是和五胡之中的其他胡人勢力進行政權爭奪。


在前秦時期,氐族人苻堅就殺掉不少羌族人,後來羌族的餘黨打敗苻堅的後代,建立了後秦。但是在五胡亂華關中爭奪政權時還是被少數民族屠殺殆盡。



4、氐族頑強救贖


氐族人本來就不是很多,又和羌族人之間有不斷的征戰,完全是依靠著自身英勇善戰才能建立起前秦政權。前秦建立後,氐族人定都洛陽和長安等地,由於後人太過殘暴,最終還是被羌族餘黨幹掉大部分勢力,只有一些融入漢族的少部分人才存活了下來。



5、匈奴最有實力


如果說前四個大家還不熟悉的話,那麼這個匈奴想必各位是最熟悉了。他們從來不會安分呆在中國北方,總是會在漢人動盪衰弱的時候出來搶搶戲。


匈奴是北方最厲害的民族,和氐族一樣英勇善戰,與漢人對抗了幾百年。後來匈奴南北分裂,北匈奴遷往歐洲,令歐洲人聞風喪膽,讓許多歐洲的民族被滅,建立了匈奴汗國。南匈奴被漢族逐漸融合,在隋唐時期就沒有了記載,不知道是被徹底滅了還是被其他少數民族吞併了。



以上就是五胡亂華之後五胡各自的下場,如果您有不同見解歡迎進行討論。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史學家們,一般把五胡亂華的時間,界定在西晉滅亡(316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期間,而實際上自從西晉八王之亂開始,遊牧民族就已經蠢蠢欲動地在各地挑起戰端,這場戰爭一直延續了300多年,真正結束動亂迎來大一統,應該是以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為結束。

在這期間,漢人在南方建立過5個政權,北方的遊牧民族建立起的非漢族政權,超過了20個以上,遠遠不止五個,只是以五胡:匈奴、鮮卑、羯、羌、氐最為代表。

五胡亂華時期,西北諸胡和鮮卑進入中原腹地,原先的士族被屠殺殆盡,遺留下來的只能往南方遷移,也就造就了江南地區的繁榮。因為難以融合,漢族與五胡之間的廝殺,從來沒有間斷過,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動盪,到了後期,除了漢化的鮮卑外,其他各族,匈奴、羯、羌、氐都不約而同的走向末路,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匈奴

匈奴的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那個虛無縹緲的夏王朝,史書上說法,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了匈奴。秦末漢初時期,匈奴是北方最為強大的遊牧民族。漢武帝時期,經過漢王朝的有效打擊,匈奴分裂為五部,退居到漠北。後來匈奴又回到漠南居住,分裂為南、北匈奴。

漢和帝時期,北匈奴被漢軍打敗後,遠走中亞,建立匈奴汗國,等到鮮卑族強大起來後,匈奴故地也就為鮮卑所佔有,南匈奴則是作為漢朝的依附存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建立前趙、北涼和夏等國家,遺留在北方的匈奴為鮮卑人所征服,與鮮卑不斷混血通婚。

等到匈奴建立的幾個政權被滅後,匈奴也就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逐漸消散,到了隋唐以後,不再有記載。可以這麼說,五胡亂華及南北朝時代,是匈奴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登臺亮相。匈奴被逐漸融合後,改為漢姓,後裔大多居住在現在的陝西、山西、山東和福建等地。

羯族,從源頭上來講,其實是匈奴的一個分支,先前是隸屬於匈奴的一個部落。他們的來歷現在已經是說不清,有人認為不是匈奴一族,也有人認為他們是月氏人。

羯族在歷史上的亮相也是非常短暫的,五胡亂華時期建立過後趙政權,因為他們的統治者過於殘暴,在歷史上的聲名很差,等到冉魏滅了後趙後,羯族幾乎被屠殺殆盡,剩下來的也都投降了東晉,而羯族也從歷史上消失了。

據一種說法,羯人曾參與過侯景之亂,然而有些歷史學家也認為,那時的羯胡,其實與五胡時的羯族並不是一族。現在的可以統計到的,在俄羅斯境內,還有著羯人後裔的存在。

鮮卑

鮮卑族的源起,最為常見的說法是東胡族,也有說是東夷、山戎,大約是西漢時期,東胡被匈奴打敗,分裂為兩部,一部居住在烏桓山,一部居住在鮮卑山,也就形成了後來的烏桓族和鮮卑族。

鮮卑起初受到匈奴的掌控,跟著匈奴侵擾漢王朝邊境,匈奴分裂以後,鮮卑開始崛起,尤其是北匈奴遷往中亞,蒙古草原就成了鮮卑的天下。三國時期,東部和中部鮮卑鮮卑曾被軻比能統一過,後來又再度分裂。東部鮮卑先後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另外地,拓跋部、禿髮部等鮮卑部族也迅猛發展。

西晉時期,天下混亂,鮮卑部族開始參與中原政治。五胡亂花時期,鮮卑建立起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南涼、西秦、北魏、代國等國家,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後來還統一了北方,並且進行了大幅度的漢化。另外地,由鮮卑慕容部分化出來的吐谷渾政權,後來直到唐朝時期才被吐蕃吞併。

北魏後來分裂為東魏和西魏,西魏又為北周所取代,而建立北周的宇文氏來源於東部鮮卑的宇文部。如我們所知的北周最後是被楊堅建立的隋朝所取代。

等到北周滅亡以後,鮮卑族政權國家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隋唐以後,無論是政治實體,還是民族實體,鮮卑都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在建立政權後,鮮卑族部落基本上都已經解體,經過朝代更替,鮮卑族大多已經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中去,也就逐漸消亡了。

據有關專家的考證,現在的錫伯族極有可能是拓跋鮮卑的後裔。

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是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周時曾因秦國的勢力延伸而被迫大規模遷移。羌人先前的實力不弱,又敢於反抗,東漢時期,綿延了幾百年的羌戰,最終敲響了東漢滅亡的大門。

五胡亂華時期,南安羌人姚氏建立過後秦政權,統治時期長達三十多年。隋唐時期,羌人部落活躍於甘青和青藏高原東南部。宋代以後,南遷的羌人和西山諸羌發展成為了藏緬語族的各民族以及現在的羌族。

現在的羌族主要分佈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甘孜藏族自治州、貴州省銅仁地區等地,他們大多居住在高山或半山地帶。

大多數人認為,氐是從羌族分化出來的,因為商代和西周時兩者是不分的,也有人認為,兩者是不同的民族,因為兩族的風俗習慣以及語言等實在有著很大的差別,不管怎麼說,氐族的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

五胡亂華以及後來的南北朝時期,清水氐楊氏曾建立仇池政權,臨渭氐苻堅建立前秦,略陽氐呂氏建立後涼,其中最為知名的當然要屬以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要不是淝水之戰的失敗,前秦極有可能統一當時紛亂的中國。

淝水之戰後,前秦衰落,所控制的各民族紛紛割據自立,氐族勢力也是大減。

南北朝以後,氐族也就漸漸地融合到了漢族中。後來,有一部分氐族遷移到了緬甸,形成了現在緬甸最大的少數民族克倫族,另外一部分氐族,則是遷移到了雲南、四川等地,據有些專家的說法,現在九寨溝、平武一帶的白馬藏族就是古氐族人後裔,應該被叫做“白馬氐”。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夜狼文史工作室


五胡亂中國始於西晉末年到隋朝初期,這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間,但被後世很多史學家一筆帶過,不願意多講。那麼匈奴,羯奴,鮮卑,羌氐這五個軍事武裝強大的民族的結局到底如何呢?

首先看匈奴。匈奴在我國先秦時期就存在,在南北朝時期,建立了前趙、 大夏、 北涼三個軍事政權,在此期間他們分裂為南北匈奴,又被叫做黃匈奴或者白匈奴,其中北匈奴遷移到了歐洲地帶,建立了匈奴汗國,從而導致了德國日耳曼民族的大遷移,間接的滅亡了西羅馬帝國,南匈奴在隋唐之後再沒有任何記錄,神秘消失了。

羯奴:這個民族武裝在南北朝時期建立了後趙政權,被冉魏軍事力量所滅,羯奴幾乎被屠殺乾淨,只剩下最後的一萬多人都歸降了東晉朝廷。

鮮卑:這個民族武裝曾建立國前燕、 後燕、 南燕、 南涼、 西秦五個政權,政權建立後,他們原始的部落生活模式被打破,人們轉向了定居農業生產,隋唐時期,逐漸融入到了其他民族當中,最後因為人口不斷枯竭而滅絕了。

羌氐:這是一支曾活躍在青藏高原的幾支部落,在亂華期間先後建立了前秦、 後涼兩個政權,唐朝初年被西藏的松贊干布消滅,從而建立了吐蕃王國。這個民族大部分人口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剩下不多的一部分南遷到了如今的雲貴高原地帶,形成了六詔,最後被統一,建立了南詔國。南詔國滅亡後,又分裂成各個民族,其他的繼續南遷,與緬甸當時的各民族融合,書寫了緬甸的歷史。


第一軍情


在西晉末年,大量的草原民眾先後南下中原。當西晉的統治崩潰之後,各少數民族首領先後建立了十多個政權,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十六國時期。十六國時期登上歷史舞臺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個民族,被稱為五胡。

匈奴族進入中原是很早的事情,早在東漢初年,南匈奴就已經移居塞內了。到西晉的時候,他們其實和中原民眾之間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比如匈奴首領,都以劉為姓,最早起兵反對西晉的劉淵、劉聰父子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當匈奴人最後一個王朝大夏滅亡後,匈奴人就已經徹底融入到中原民眾之中了。如今的劉姓之中,有相當多的來自於匈奴。還有呼延、金等姓氏也都是來自於匈奴。

十六國時期和北朝時期,影響最大的其實就是鮮卑人,鮮卑慕容部、拓跋部、乞伏部、禿髮部等先後南下,他們建立的王朝有前燕、後燕、南燕、西燕、南涼、西秦、北魏、西魏、東魏、北周等。南北朝結束之後,他們也已經徹底融入到中原民眾之中。比如唐朝有一個著名的士人元稹,就是拓跋部的後代。如今漢人中的複姓宇文、慕容等,都是來自於鮮卑。

羯族人又稱匈奴別部,他們是和匈奴人一起進入中原的,他們大概是被匈奴征服的一個部族,他們建立的王朝是後趙,其首領以石為姓,比如石勒、石虎等人。後來,他們也融入到中原民眾之中。

氐是原來居住在今天川陝甘交界一帶地區,他們後來建立的政權有成漢、前秦、後涼等政權,這些人在建立政權的時候,其實已經和中原民眾沒有太大的區別了。後來他們就徹底融入到中原民眾之中。

羌族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部族,他們移居到關中地區也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們到關中之後,也和中原王朝之間多次發生衝突,西漢的時候趙充國曾經征伐過西羌,東漢的時候關中有過三次羌亂。到了十六國時期,他們建立的王朝主要有後秦,後秦的建立者叫姚昌。後秦被滅之後,他們也基本實現了和中原民眾的融合。

事實上,這些人本身已經在長期和中原民眾的接觸過程中接受了中原文化,他們在起兵之初和中原民眾的差別就不大的了。比如根據《晉書》的記載, 劉淵:幼好學,師事上黨崔遊,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好《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皆略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 劉聰:年十四,究通經史,兼綜百家之言,孫吳《兵法》靡不誦之。工草、隸,善屬文,著《述懷》詩百餘篇,賦、頌五十餘篇……弱冠遊於京師,名士莫不交結 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講論不倦。覽政之暇,唯與侍臣錯綜義理,凡所著述四十餘篇。 苻堅:博學多才藝。……親臨太學考學生經義優劣,品而第之。問難《五經》,博士多不能對。

經歷了東晉南北朝之後,他們就融合進入了中原民眾之中。


野叟雜談



晉惠帝

五胡亂華發生在中國晉朝,當時晉朝出了個“何不食肉糜”的白痴皇帝晉惠帝,引起了八王之亂,國內親王一個個都起兵,想要爭奪皇位,同時晉朝的權貴們互相攀比,比如石崇比富,等等,總之八王之亂耗盡了晉朝的國力,也給了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南下的機會,


歷史上對於五胡亂華的原因有很多種解釋,第一個就是五胡的少數民族統領擴展自己的領土,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領土越大越好,加上中原勢弱,剛好趁虛而入,

第二個就是“小冰期”的到來,北方那時的氣候驟降,北方的少數民族無法生存,只好南下

那麼五胡亂華是那五胡呢?


五胡是指
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我們來看看五胡的結局,首先說匈奴吧,匈奴從漢朝起就已經和中原漢族發生衝突,什麼劉邦白登之圍啊,霍去病北擊匈奴,等等,後來匈奴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北匈奴去了歐洲,在歐洲滅了不少族,同時使的日耳曼人南遷,間接滅亡了西羅馬帝國,至於南匈奴後來與漢族融合,此後匈奴就消失在歷史上,難以找到關於匈奴的歷史記載,可謂下落不明啊



其次就是鮮卑族了,鮮卑族是結果最好的,鮮卑族積極學習漢族文化,而不是燒殺搶掠,北魏孝文帝建立了北魏政權,學習漢族文化,鮮卑族基本上和漢族融合了

羌族基本上被滅族了,不過不是漢族滅的,羌族主要是和氐族人作戰,爭奪關中地區,後來被前秦符堅帶領氐族人打敗,後來羌族又滅掉了前秦,建立了後秦,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不過在後來的爭鬥中,族人被殺的太多,少部分融入漢族,其他的遷往今四川地區



氐族,氐族人本來就不多,前秦符堅靠著氐族驍勇善戰建立了前秦,不過後來被羌族推翻,族人大部分被殺,少部分融入漢族,加之人數本就不多,所以後來也不見蹤跡了


羯族最悲慘,直接被滅族。不過也是活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羯族是歷史上最殘暴的民族,他們以殺人吃人為樂趣。他們對待俘虜太過殘忍,被他們抓到的漢族女子,晚上被羯族人作為發洩慾望的工具,白天是“兩腳羊”。

“兩腳羊”不是指羊,而是指當做食物被吃的人。在歷史上,戰亂、民不聊生的時期,將人烹製而食的例子不計其數。

冉閔

羯族就是這樣對待漢族的女子,最終也沒有好下場,羯族被冉閔帶領的漢人軍隊殺掉了絕大部分人,一些殘餘被鮮卑族滅掉,可以說羯族被完全滅族。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感謝作者)


前文思沿


  



秦漢都很強大,隋唐也很強大,為什麼後來就被胡人給亂了?有人說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是匈奴鮮卑雜胡大量內遷,在那個時候,還有有大臣寫了《徙戎論》希望朝廷遷胡人於塞外,朝廷沒采納。從此長城失去作用,胡虜敞進敞出。加上“八王之亂”,給了胡虜極好的機會。

兩漢時期,多次對北方大漠用兵,北方大漠最大強權匈奴人分裂成北匈奴南匈奴,之後漢朝再次打擊,北匈奴遠盾中亞乃至歐洲,再也沒有回來,南匈奴則投降漢朝。北方強權打掉之後諸胡臣服,漢朝皇帝很寬容,讓這些依附胡族內遷在邊關。東漢末年以及三國時期,中原各個諸侯政權相互征伐,人口下降到難以想象的程度(有一說人口損失高達90%之多),土地荒蕪,嚴重缺乏人口,北方漢人士族們開始抓邊關各族胡人當做奴隸充實耕種的勞動力,致使各族胡人更是進入內地。

西晉時期,河西走廊以及長安周邊已經胡族遍地。西晉皇族內部爆發了八王之亂,這些司馬家的各個王爺打起了這些種地的胡人奴隸的主意,開始武裝胡人當僱傭兵為其打仗,之後中原內部相互攻伐,國力衰退,而胡族僱傭兵乘機做大後反叛,諸胡亂兵更是滅了西晉,皇帝司馬鄴被匈奴人所殺。司馬睿在西晉大士族琅琊王氏族長王導扶持下南逃江南,建立江左政權,史稱東晉。在中原百姓因諸胡叛亂六次大規模的向中國南方逃去,漢文化中心南移,又稱“衣冠南渡”,北方中原成了一片腥羶之地,也算因果報應,此乃內亂加傭兵之禍也。


多個胡族:

北方各胡族群魔亂舞,兇殘、肆意屠殺我漢民族百姓,胡人吃人現象都是常見(沒有進化蠻族惡習),史書上也記載了這一幕幕人間慘劇,長達百餘年之久,說是五胡亂華,其實不止五個,那就介紹一下這些類似野獸的異族;

匈奴胡,很熟悉了,主要是依附漢朝南匈奴,在北方中原建立匈奴漢國,原產地北方大漠。

鮮卑胡,這個族群也是鼎鼎大名,其中一支慕容鮮卑部在北方中原建立燕國,史稱北燕(也就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慕容復要復的國家。)另一支拓跋鮮卑部,統一北方中原,建立北魏政權。原產地東北森林,東胡分裂的一支。

羯胡,被匈奴人征服,成為匈奴人的奴隸,隨著匈奴人內遷中原,又稱匈奴別部,開始算是漢人奴隸的奴隸,兇殘異常,在北方中原建立後趙政權,最後被民族英雄、武悼天王、冉魏皇帝滅族。原產地中亞草原,金髮碧眼的印歐白種。

氐胡,分兩支,一支巴氐在中原建立成漢政權,另一支氐族建立前秦政權,特別是前秦皇帝苻堅差一點統一中國,發動中國著名戰爭淝水之戰,戰爭失敗后帝國分崩離析,還好沒有得逞。原產地甘肅與青海。

羌胡,在北方中原建立後秦政權。不過是曇花一現,存在感不強。造孽不少,原產地青藏高原。

以上是主要五大胡族,還有小勢力胡人也在舞動,粉墨登場。

仃零胡,存在感不強,依附於其他五族政權,又稱高車和鐵勒。原產地西域。

烏桓胡,和鮮卑同屬於東胡一支,三國時期大部分被曹操剿滅,五胡亂華就是剩餘殘部,原產地東北森林。

鐵弗胡,鮮卑和其他胡族大大雜燴民族,很少聽說,五胡亂華也算刷一下存在感,原產地河套地區。

盧水胡,月氏人和匈奴人的雜交胡族,存在感不強,依附於其他諸胡政權,原產地西域

九大石胡,來源與中亞,和羯族一樣是被匈奴人奴隸,跟隨匈奴人來到中原。

白匈奴,和匈奴人不一樣,是被西方史學家成為白匈奴,其實就是原來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被匈奴人趕到中亞,月氏人征服當地塞種人後,月氏人和塞種人的雜交胡族,原產地西域。

以上諸胡大多數都是印歐金髮碧眼白種人,中原稱之為白虜,反正都不是什麼好玩意。五胡亂華後就是南北朝,這一時期中國陷入高達數百年的大黑暗。

到西晉時期,胡人已經遍佈北方各地,關中地區尤其眾多。當時人江統在其著名的《徙戎論》中驚呼,“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五胡亂華之前,北方遷入中原的胡人已高達數百萬,很多地方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隋文帝楊堅統一併建立隋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佔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今山西離石),史稱漢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劉淵死,其子劉聰殺太子劉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劉聰部下石勒,殲晉軍十多萬人於苦羯人縣寧平城(今河南鹿邑),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並大肆發掘陵墓、焚燬宮殿,史稱“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等。

313年,劉聰毒死了晉懷帝。懷帝侄司馬業(或作司馬鄴),在長安登基,是為晉愍帝。

316年前趙劉曜攻長安,俘虜晉愍帝。

要知道,那個時代的遊牧民族不像後期蒙古、滿清,這時候的胡人基本處於未被開化的階段,停留在相當原始的社會時期。幾乎所有的胡人民族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體系,野蠻無比。許多胡人還保留著食人的傳統。當他們攻佔一處中原城市時,通常選擇屠城,甚至吃人。晉史中有關於被稱為“胡皇”石勒的記載,他每到一處必定屠殺百姓,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到處都是被屠百姓的屍體。以至於逃難未果的漢人絕望自殺,沿途掛滿了上吊的人,城牆上滿是被屠百姓的頭顱。

據記載鮮卑乘機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現後,要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於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南遷的人超過了半數。留在北方的人命運很悲慘。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燒殺淫掠,《晉書》記錄當時永嘉喪亂,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其中《晉書·食貨志》有文:西晉的“八王之亂”使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史載“至於永嘉,喪亂彌甚。雍州以東,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馬毛皆盡。又大疾疫,兼以饑饉”,“流屍滿河,白骨蔽野”。

更可怕的是,羯族稱漢族女性為“雙腳羊”,姦淫之後宰殺分食,殘忍至極。少數民族甚至把漢人充當軍糧,與牲畜無異。如此一番作惡,當時的漢人由2000萬人銳減至不足400萬人,甚至不如少數民族人口多;漢族真正面臨著滅族的厄運。


《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石勒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同時又禁止漢人稱遊牧民族作胡人,而稱“國人”,違者斬。

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殘暴,使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變態凌殺汙辱之行,其間由於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的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

總之這個時期,漢人被大量殘殺,婦女被侮辱殘殺,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

五胡亂華的後期,除漢族和鮮卑族仍保持其勢力與明顯的民族認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戰敗後或被大量屠殺,鮮卑族拓拔部最終獲取勝利,建立北魏之後逐漸統治華北地區。就是現在《錦繡未央》中的大魏。

後來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並統一全國,中國結束了278年(311年永嘉之亂-589年隋滅陳)的動亂和分治。

那麼五胡的結局又是什麼呢?

匈奴,被趕跑被融合。

匈奴可是北方最厲害的民族了,跟漢族對峙了幾百年。被打的最後大部分被趕到了歐洲,給歐洲帶去了“上帝之鞭”,基本上也是沿途一路殺過去的,讓很多歐洲民族滅族,歐洲人最怕的也是匈奴人。南匈奴逐步被漢族同化。但是五胡亂華後,基本消失,史書再也沒有記載這個民族。不是完全融入中華,就是被其他少數民族滅族了。

後趙被冉魏滅亡後,羯族作為俘虜幾乎屠殺殆盡,僅剩下一萬餘人投降了東晉。羯族被稱為最殘暴的民族,以殺人吃人為快。據說行軍打仗從不帶軍糧,而專門抓捕漢人女子,行軍的過程中白天當軍糧,被稱為“雙腳羊”,晚上當發洩。十分殘暴。後來在冉閔率領下的漢人大反抗,羯族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後其殘餘跑到鮮卑、南梁等地作亂,被鮮卑族和陳霸先徹底殺絕,世界上再無羯族。

鮮卑

鮮卑族建立政權後,部落大都解體,人民多轉向定居農業生產,隨著封建化進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但是鮮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當年鮮卑族的漢化政策總體而言並不是特別成功,一些鮮卑族先是漢化後來又胡化。經歷後來的歷史進程,到隋朝時期,鮮卑族作為一個民族最終消失。吉林大學古DNA實驗室的研究,證實現代錫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鮮卑後裔。

氐族:大部分殺絕。

氐族人當時並不多,也就是50萬左右。當時苻堅也是依靠氐族人的英勇善戰建立前秦政權,然後將這50萬人分佈在長安、洛陽和鄴城三地。但是氐族人也相對殘暴,最後被鮮卑族殺光洛陽十幾萬氐族人,之後又一次性屠殺了鄴城的8萬人。而在長安的10多萬人,在與羌族的混戰中大部分被殺絕。最後僅僅留下少量人融入漢族,現在彝族等少數民族有氐族血統。

羌族,基本滅族。

羌族最早是跟氐族人爭奪關中地區,苻堅建立前秦後,對羌族進行了屠殺。後來羌族首領姚襄跑回羌族老家,糾集剩下的羌人部落殺回關中,殺了苻堅的後代,建立了政權,叫做後秦。但是,沒過多少年,後秦也被其他少數民族相互攻殺,本來就不多的羌族基本被滅族。少數逐步融入漢族。


金山萬丈


五族內遷是西晉政府漢化五族之計,那時候周圍的少數民族是不敢惹漢人的,從西漢建立的餘威一直持續了幾百年,對少數民族的政策就是積極進攻,一有冒頭就出兵征伐,所以少數民族基本不敢犯漢,西晉建立以後氣勢更盛,為了永久消除邊患,才將五胡內遷,這時五胡人數已很龐大了,其總數比漢人略少,這麼多的異族虎視耽耽,生活困苦,以遊牧為生,對西晉形成嚴重威脅,經過策劃,將五族就近內遷,將他們分散開,漢胡雜處,讓其耕種,派官管理,且有軍隊威懾,久之自然漢化,基本匈奴與羯人遷入山西,河北,河南,羌人遷入甘肅,陝西,氐人遷入四川,並將他們拆散,正為防止聚眾起事,經過十多年,逐漸學會了種地,作工,上層首領學習漢文化

無奈魏晉推行士族制,這是迄今為止最腐朽的社會制度,即一切權力,機會,財富都壟斷在貴族手中,下層民族永遠失去上上升通道,士族內部互相通婚,結親,形成一個士族關係網,將民眾罩住,任其奴役,這是文化上的近親繁殖,兩代以後,人的素質逐漸下降,只知享樂,百事不懂,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縱有錦繡江山,不能保有,

漢族人民恨透了這個腐敗政府,恨不得其早亡,而內遷的少數民族就更不滿了,西晉政府處於火山口而不知,反而爆發內亂,八個王爭當皇帝,劉淵,李特趁機起事,這些失了民心的軍隊,自然不堪一擊,各族人民,紛紛加入起義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了西晉。

如果沒有漢民支持,只靠山西某地的匈奴人才有幾百人?又怎能滅了曾經不可一世的西晉,繼匈奴起義,羯人也聚會造反,石勒自比劉秀,頗有勇略,降伏了匈奴而自立後趙,此後內遷各族紛紛起兵,漢人踴躍參與,先後產生了十六個政權,西晉那些近親繁殖的無能之輩,席捲逃到了江南,北方陷入五胡爭霸的亂局之中,

要問五胡最終的結局,自然都漢化了,或者說在三百年融合中,彼此同化,互相影響,這樣文化才能進步,象印第安人那樣單一文化,單一人種,所以才幾萬年一直處在原始社會,或者與士族一樣,對外封閉,近系繁殖,拒絕外來智慧,只有死路一條,當然這其間充滿了殺戳,民族仇殺在所難免,現在,這些族基本上都成了漢人了,不是你是,就是我是,或者他是,應該在那些大姓中。


縹緲孤鴻影45


首先我們知道五胡亂華是哪五胡?

分別是匈奴、鮮卑、羯、羌、氐。

說是西晉八王之亂,國力空虛,內部矛盾不斷,這才讓胡人有機可乘,但是早在漢朝北方少數民族(現在都叫少數民族南遷,五胡亂華也只能說民族融合)部落就開始南遷了,隨人人數增加,而西晉八王之亂,又自顧不暇,胡人開始組織自己的政權,擴張軍隊攻打漢族,說是五胡,其實遠遠不止,這幾個只是代表而已。

胡人本就是蠻夷,茹毛飲血,殺人如麻,當然漢人也有,也只在少數,他們不斷殺害漢人,姦淫擄掠,是人肉喝人血,弄得西晉人民膽戰心驚,很多人開始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遷徙到長江流域,這段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面,但是冉閔帶領漢人發起反擊,這才結束了五胡亂華的局面,那五胡亂華之後,他們又得到了怎樣的結局?

匈奴

說到匈奴也算是個很強悍的遊牧民族了,他們分別先後建立了如漢趙、北涼、胡夏等政權。跟戰國末期趙國大將李牧打過,跟秦國蒙恬將軍打過,跟漢朝衛青霍去病打過,一直到五胡亂華之後由於戰爭,天災,領土以及人口的減少,東漢初期就開始分裂了,北匈奴退居漠北,南匈奴向漢稱臣,居住河套地區。所以南匈奴基本是和漢族融合了,而北匈奴由於天災,又招到漢、南匈奴、烏桓、鮮卑的先後攻打,基本上是沒幾個人了,最後一支北匈奴融合到鮮卑了。匈奴這個名族也隨之消失了



鮮卑

其實鮮卑族也基本不復存在了,五胡亂華後被冉閔殺了一批,後又被苻堅殺了一批,剩下的最後建立了北魏,然並卵,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進行了一次大改革,最終所有鮮卑族全部漢化了,所以我們都說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有作為的帝王



五胡裡面最兇殘最可惡可恨的就屬羯了,由於羯族人殘暴,也終於如漢人所願,被冉魏滅族,一些殘餘也被鮮卑族所滅,這也算是報應了


羌族作為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在五胡亂華後建立了後秦,可謂強極一時,但最後被東晉劉裕北伐,攻入長安,後秦宣佈滅亡,但是羌族並沒有像其他四胡一樣被屠殺,羌族一直延續到了今天都還存在,我覺得主要是羌族人口分多地區較多,種族也多。



氐族人其實不算多,但是兇殘強悍,打戰也很牛逼,苻堅才得以建立前秦政權,但最後還是被鮮卑和羌族屠殺,肥水之戰後氐族人大部分滅亡了,只有少部分和漢族融合。



羽評歷史


首先謝謝您安排我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歷史久遠,有些知識怕掌握不確實,因此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查閱了一下相關的資料,總得來說呢:



五胡亂華,是中國西晉時期北邊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期間衰弱之際陸續建立非漢族國家而造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也使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產生文化經濟交往。由於漢族避難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進入長江流域,在長江下游江南建立東晉,史稱衣冠南渡,進一步增進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與中原漢族的文化和經濟聯繫。影響深遠,是中國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最黑暗,最兇險的時刻莫過於五胡亂華時刻,當時晉朝“八王之亂”後,國力大減,無法掌控北方局勢,而此時俗稱的五胡匈奴、羯族、鮮卑族、氐族、羌族紛紛趁勢作亂。紛紛稱王稱帝,而且,以羯族為代表的的開始公開、大肆屠殺漢人,幾十年北方漢人銳減600萬。差點被滅族。可以說,五胡亂華給華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那麼這五胡後來結局如何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最慘的羯族:直接滅族。羯族被稱為最殘暴的民族,以殺人吃人為快。據說行軍打仗從不帶軍糧,而專門抓捕漢人女子,行軍的過程中白天當軍糧,被稱為“雙腳羊”,晚上當發洩。十分殘暴。後來在冉閔率領下的漢人大反抗,羯族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後其殘餘跑到鮮卑、南梁等地作亂,被鮮卑族和陳霸先徹底殺絕,世界上再無羯族。



第二,氐族:大部分殺絕。氐族人當時並不多,也就是50萬左右。當時苻堅也是依靠氐族人的英勇善戰建立前秦政權,然後將這50萬人分佈在長安、洛陽和鄴城三地。但是氐族人也相對殘暴,最後被鮮卑族殺光洛陽十幾萬氐族人,之後又一次性屠殺了鄴城的8萬人。而在長安的10多萬人,在與羌族的混戰中大部分被殺絕。最後僅僅留下少量人融入漢族,現在彝族等少數民族有氐族血統。



第三,羌族,基本滅族。羌族最早是跟氐族人爭奪關中地區,苻堅建立前秦後,對羌族進行了屠殺。後來羌族首領姚襄跑回羌族老家,糾集剩下的羌人部落殺回關中,殺了苻堅的後代,建立了政權,叫做後秦。但是,沒過多少年,後秦也被其他少數民族相互攻殺,本來就不多的羌族基本被滅族。少數逐步融入漢族。



第四,匈奴,被趕跑被融合。匈奴可是北方最厲害的民族了,跟漢族對峙了幾百年。被打的最後大部分被趕到了歐洲,給歐洲帶去了“上帝之鞭”,基本上也是沿途一路殺過去的,讓很多歐洲民族滅族,歐洲人最怕的也是匈奴人。南匈奴逐步被漢族同化。但是五胡亂華後,基本消失,史書再也沒有記載這個民族。不是完全融入中華,就是被其他少數民族滅族了。



第五,鮮卑族,主動融合。鮮卑族還是相對溫和的,在五胡亂華時期沒那麼兇殘。但是,其中殺害漢族首領冉閔的慕容氏鮮卑族被後來的拓跋鮮卑滅族。而且鮮卑族一直主動漢化,學習漢族文化,後來隋唐後逐步融入漢族。在五胡亂華時期,這些少數民族都表現出了極端的野蠻和對漢族的殺戮,真的是漢族最危險的時刻,不是冉閔帶領漢族人反擊,恐怕後果會恰恰相反,消失的很可能是漢族。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