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的效益究竟體現在哪裡?爲什麼提倡閱讀是全人類的共識?

看書的效益究竟體現在哪裡?為什麼提倡閱讀是全人類的共識?

很多書友都有這種困惑,那就是看書的效果太模糊了。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去認真啃一本書,克服了許多障礙、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好不容易看完這本書。卻發現自己對書中的內容還是一知半解,因為記不住,讓我們背下每本書的內容是不可能的,但是對一些重點內容至少應該有起碼的印象吧?但感覺告訴我們,這純粹是浪費時間。

我相信,很多朋友看書是很認真的,甚至一字一句地去解讀、理解過。但結果並無不同,我們依然對書中內容印象不會深到哪去。那為什麼還要提倡看書?這種事效益實在太低了,而成本卻相當地高,從日常忙碌中抽取一整塊的時間用來看書,很多人都付不起這個代價。

看書的效益究竟體現在哪裡?為什麼提倡閱讀是全人類的共識?

可是看書用處大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共識,知識是我們競爭中的一項必備資源。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我們看書的初衷可能是主動的,比如為了使自己變得更成熟、知識儲備更豐富、具備更高的個人素養,以便於將來更好的參與社會競爭。也可能是被動的,比如在校生為了提升學習成績和寫作水平去閱讀各種中外名著。但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我們都不會缺乏好的學習方法,在校有老師,社圈有前輩、朋友,網絡上分享的學習方法不知凡幾;但這都不足以消除我們這種困惑,看書的效益究竟如何體現的?體現在哪裡?

看書的效益究竟體現在哪裡?為什麼提倡閱讀是全人類的共識?

筆者在這裡簡單解析一下,希望大家對閱讀可以有更強的信心。

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原本對閱讀有強烈興趣的人都會洩氣,因為效果實在太不明顯,慢慢也就沒辦法堅持了。

但看書帶給大家的效益的確是巨大的,這一點從未改變。即使是那些只看很少書的人,只不過他們自己很難察覺而已。

看書的效益究竟體現在哪裡?為什麼提倡閱讀是全人類的共識?

首先知識的獲取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獲取知識是一個邊際成本增減,而邊際效益卻遞增的過程。這是因為隨著我們知識儲備越來越多,我們獲取新知識的難度會隨之降低,而將新舊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後,我們能夠收穫的知識效益也就會越來越高。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我們學習知識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因為知識是呈碎片化的,而完整的知識鏈是結構狀的,我們要搭建這個結構,就必須利用碎片去填充某些知識空洞,因此需要初級“概念”打地基,地基打好了我們才能把“結構”往上建。問題在於這個結構“身材”越豐富,往上建的難度就越低。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瞭解1500年前後的伊斯蘭教崛起史,瞭解當時世界上三大力量格局;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需要開闢新航路,為什麼會發生文藝復興;因為知識是具備完整邏輯性的,我們掌握的知識碎片越多,這個“知識結構”的形狀就越容易推演出來。相反,掌握的知識碎片比較少,這個結構的形狀就越模糊。

看書的效益究竟體現在哪裡?為什麼提倡閱讀是全人類的共識?

大多數人看不到閱讀的效果是因為這些知識碎片還未構成完整的知識鏈,無法單獨使用;所以我們記不起來,要知道孤立的信息碎片只有靠死記硬背才能被大腦接收;但無疑這些信息其實已經存在於記憶中了,當遭遇相關聯的信息內容,這部分知識碎片就會再次出現。

所以很多人說閱讀經典有利於處世為人,看書的效果最終會在一些無意識的行為中體現。某本書的某一小段話在某個情境下可能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靈感;而當你掌握了整個知識結構,這種效益會被無限放大,大到讓你驚訝。

這是其一。

看書的效益究竟體現在哪裡?為什麼提倡閱讀是全人類的共識?

其二是注重信息碎片收集。這一點在學校最明顯。其實我們很多人在學生時代是不看書的,我們只是聽看書的人講而已;比如我們沒有看過什麼數學名著,卻掌握了大多數初等數學的知識,對數學世界整個知識結構都有相當部分的認知;這是因為人格化、碎片化知識有時候比書籍本身更重要;“知識結構”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於人的腦海,書籍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它將這種結構具現化到可觀察的範圍。

但這種做法使得知識獲取效果大打折扣,因為書籍不可能將“結構”完整的呈現出來,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人的大腦;因此直觀地與人互動獲取知識有時候更高效。

看書的效益究竟體現在哪裡?為什麼提倡閱讀是全人類的共識?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知識是從人腦里長出來的,這就是我說的“知識結構”。它一定是由內而外的;所以不要期望你接收的信息就是知識,我們任何直觀從外接收的都只是信息碎片;知識是大腦對信息的縫合處理後才誕生的;簡單來說,你做筆記就是知識縫合的過程,轉述也是知識縫合的過程,轉述成功則意味著知識結構“生長”成功,這一步很簡單,卻至關重要。

所以看書並不意味著學習完成,更不意味著知識的效益能夠直接體現。但是看書所接收的知識、效益都是存在的;只是需要後續的“觸發”步驟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