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專注中國西部旅行,一個有深度有溫度的旅行平臺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踏遍甘肅大地

你若問我去哪

我必指向南方

那裡不同尋常

那裡勝似江南

線路:

蘭州—定西—隴西—武山—天水—西和—隴南—文縣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貴清山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大當家

貴清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定西市漳縣南部70公里處。史稱“貴清仙境”,由貴清山、貴清峽兩個景區組成,是西北首屈一指的自然山水風景名勝區,距漳縣縣城36公里。景區內群峰聳立、千姿百態、古木參天、林海蒼鬱、彙集了諸多的飛瀑流泉,棲息著多種珍禽異獸。

武山水簾洞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隴上頑童

提到水簾洞,我們一般都會想起《西遊記》中的花果山水簾洞!但是,在甘肅的天水武山縣也有水簾洞哦!谷中"群峰疊嶂覓無路,亂石開徑別有天。谷澗溪水潺潺,景色幽靜宜人。”水簾洞系高約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巖洞,洞內常年細流不斷,雨天洞簷飛流直下如水簾,因而得名。

麥積山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安安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麥積山風景區由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五個子景區180多個景點組成,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型和物種,被稱為“隴上林泉之冠”。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西和晚霞湖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王新瑛行走的影子

晚霞湖位於隴南市西和縣縣城以西5公里的姜席鎮境內。是集防汛,灌溉、發電、養魚、旅遊等綜合開發為一體的景區。

成縣西峽頌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海龍王

西狹頌,又名《惠安西表》,鐫刻於東漢靈帝建寧四年(公元17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成縣西峽頌風景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縣城以西12公里處的天井山山麓的魚竅峽中,是迄今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東漢摩崖石刻,全名為武都太守漢陽河陽車翁西峽頌,俗稱黃龍碑,碑文和書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臨摹鑑賞價值。

徽縣三灘風景區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老曹

徽縣三灘風景區地處甘、陝、川三省交界處,三灘人文景觀眾多,自古為巴蜀咽喉,秦隴要塞。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曾三次借道於此,月亮峽至今仍存有古棧道遺蹟約4公里,詩仙李白的一曲“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使三灘風景區的青泥嶺名滿大地。

兩當雲屏三峽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白雲岩下

雲屏三峽地處隴南兩當縣的雲屏鄉,位於100餘公里深山峽谷之中,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裡因有“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三段峽谷,故稱“雲屏三峽”。景區自然風景秀麗多姿、峰奇石異、絕壁千仞、枯松倒掛、飛瀑湍流、山秀水清。有詩讚曰:“黑水城,四道門,通巴蜀,噤秦隴。”

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漫步者

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位於康縣東南部,總面積504平方公里,境內自然景觀200餘處,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居甘肅省之首,景區內大部分為原生態森林。其中竹林密佈,流水淙淙,倍感空氣清新,蕩氣迴腸,陣陣幽香,讓人流連往返,素有“甘肅西雙版納”之美譽。

武都萬象洞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萬象洞位於隴南市武都區東15公里處的白龍江南岸,人稱“華夏北方第一洞”,洞名為趙樸初大師所題。洞內鐘乳石萬象林列,琳琅多姿。步入洞中,步移景換,如入仙境。自北周以來,遊人不斷,題記甚多。

文縣天池

這條自駕線,帶你從“西北豪情”走向“江南柔情”

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洋湯河上游,景區建有文縣天池國家森林公園、文縣黃林溝國家溼地公園和文縣天池省級地質公園,是由洋湯天池、黃林溝、盆景池、飲馬池,共同形成一個大的景區,是甘肅十大旅遊景區之一。

從西北豪情到江南柔情

在這條甘肅南部生態康養之旅線路上

你便能深切到體會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