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2013年,於揚州邗江區發掘十三環蹀躞金玉帶、鎏金銅鋪首、玉璋、鳳冠、整套編鐘編磬等珍貴文物400餘件。

國家文物局和中國考古學會在揚州組織召開“揚州曹莊隋唐墓葬考古發掘成果論證會”。來自國家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等多方代表參與了會議。確認一號二號墓分別屬隋煬帝和蕭後。

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揚州是隋代的陪都,是隋代三京裡實際的政治中心。《資治通鑑》:“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

公元591年始,揚州成為楊廣苦心經營的根據地,楊廣坐鎮江都十年,啟用江南人士,免除賦稅,設宴招待賞賜江淮父老。在位期間三下揚州,時長分別為7、10、20個月。大業元年,詔:“赦江淮以南,揚州給復五年,舊總管內給復三年。”

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公元618年,叛逆弒君謀反,發動江都宮變,隋煬帝駕崩,從蕭後初葬、同年陳稜改葬,622年李淵遷葬,648年李世民合葬。30年間經歷4次變化,地點都位於揚州。《隋書》:“大唐平江南之後,改葬雷塘。”

楊廣生前從未想過給自己修建陵墓,死時連棺木竟不得,只能草葬於揚州江都宮。為避楊廣之諱,揚州曾棄廣陵而取江都之名。未料廣陵終成楊廣之陵,揚州成為了楊廣的最後歸宿。

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隋宮》

唐•李商隱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驚聞兇問,江淮義勇,皆懷煬帝舊恩,為帝復仇。《隋書》:“麾下數百人,皆鬥而死,無一降者。”“衰杖送喪,慟感行路。”

叛逆惡孽“天下所不容”,亦為李唐所清洗。

貞觀二十二年,以皇帝儀仗,將蕭後靈柩,從長安行程數千裡,“備鹵簿儀衛,送至江都與煬帝合葬。”(《資治通鑑》)

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馬瑞臨《文獻通考》:“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

王夫之《讀通鑑論》:“隋之富,漢唐之盛未之逮也”

前有秦漢,後有隋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楊廣一生開疆拓土,文治武功。他完全可以守成無為,安於現狀。但他卻在短短執政期間興辦了數十件益國益民、驚天動地的大事:

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割據的混亂局面,開創大業之治的盛世。

•開鑿了“開萬世之利”的大運河,中國經濟文化重心南移。

•營造洛陽、江都。如揚州的迷樓、禪智寺、江都宮。

•修建馳道,道路修至巡視所在,計26400餘里。

•沿襲文帝三省六部制,弱化世族壟斷官場的局面。

•三徵高句麗,討伐吐谷渾。

•建起世界現存最古老的趙州石拱橋。

•創辦世界上最早的醫科學校“太醫署”。

•增設進士科,開創完善科舉制。

•第一次取消商品入市稅。

•第一次接受外國留學生。

•第一次整理了5400餘部古籍。

•第一次將耕地增加到5500餘萬頃,人均耕地達到120畝。

…………

隋煬帝陵與大隋南都

《汴河懷古》二首

唐•皮日休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裡地無山。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