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人把黃金交叉波段買點講清楚,再忙也得抓緊時間看!

投資的兩端分別是分析和交易,而連接這兩端的是等待。

投資分析的核心是商業理解力和概率思維,投資交易的核心是賠率和逆向思維,等待的核心是謹守能力圈和尊重常識。從長期來看,優秀的交易無法挽救糟糕的分析,優秀的分析卻可能毀於糟糕的交易。然而相比之下,最難的還是學會等待(無論是持股還是持幣)。

投資業績都是後驗的,但每一筆投資的中長期概率和賠率卻是可以事先決定的。優秀的業績只是結果,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才是本質。努力、天賦和運氣可能是最重要的3個原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會給你一個成功的下限,天賦決定了成長的效率和時間成本,而運氣總會給堅持正確的人以意外的驚喜。

成功的投資人與其說是精於計算和選擇,不如說是他們更懂得放棄和堅持;與其說是能耳聽六路眼光八方,不如說是始終心無旁騖的保持專注;與其說是天賦異稟見識超常,不如說是更能深刻看到自身的侷限性,清楚知道市場中的可為與不可為。所謂的投資大神,不是他們獲得了神秘的天啟,只不過是忠誠於複利並永遠踐行罷了。

懂複利的人都明白,複利的可持續性與盈利能力是矛盾(這與ROE類似),高複利與長週期不可兼得,其中以巴菲特的50年近25%為人類目前的極限(那些只看高複利不看時間就稱戰勝巴菲特的,基本還沒摸著投資的毛)。在高複利之後向著均值迴歸是必然的,這其中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投資生涯裡最好的情景是:初期高複利,之後穩健但極強的持續性。

投資在某個階段特別容易沉溺於“完美系統的構建”,然而這與終身致力於製造永動機的差別並不大。系統越是繁複、思維越是沉溺於細節,其實與投資的本質就距離越遠。投資做得越久越能體會到,最可依靠的是質樸簡潔卻擊中本質的方法論,最應重視的是大格局和戰略上的成功。

對一個投資人來說,比較危險的一種情況是早早的擁有“真理在握”的感覺。如果同時再無聊點兒或者爭強好勝些,對稍微不同道者就口誅筆伐,那基本上說明沒啥進步的餘地了。投資當然是有毫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但投資的不同要素的權重卻沒有什麼“神聖模型”。當然這不是說見異思遷,而是保持思維的開放性,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集中還是分散好?如果從特定階段性角度考慮,取決於魚(彈性)與熊掌(安全性)哪個對你更重要。如果從長期常態來考慮,集中似乎代表了對公司挖掘和分析的高度自信。但轉念一想,如果真那麼自信,理應可以挖掘到更多優秀的標的並適度分散啊。當然這本質上是個度的問題,最終講究的是研究深度與倉位效益的匹配、投資彈性與風險分散的適中。

投資決策環節涉及的要素很多,但如果精煉總結下可能有三點最關鍵:1,大局觀。就是清楚你處於整個市場週期的什麼位置,是該恐懼、貪婪還是麻木;2,價值判斷。下注要瞄準在未來優勢類別的對象上,與時間做朋友;3,預期差。明確價值判斷的假設和估值所包含的預期,當出現高度預期差的時機時保持敏感度。

投資神話裡都是百戰百勝的故事,但現實其實很骨感,即便是巴菲特都承認不斷在犯錯。然而為什麼有的人一犯錯就致命有的犯了錯並不導致嚴重損失呢?區別在於:1,主觀上是否承認自己是會犯錯的凡人?2,客觀上是否善於用安全邊際保護自己?3,是否分散了風險並用良好賠率彌補?所以損失是取決於錯誤的預處理


大道至簡,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

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你相信簡單具有和成本同等重要的價值,那麼你就會願意付出更多努力追求簡單。簡單是一項值得追求的重要價值,我們應養成把簡單當成思考時固定的習慣。”

在市場中,為什麼簡單才是最有效的?

因為只有簡單才最具有操作性,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買入賣出條件中有八個以上的條件,先不說這些交易條件歸因之後是否存在重合,隨便拿出來八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機會有多少呢?不可否認,確實存在同時滿足的情況,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在條件同時滿足的時候,行情已經走了多少呢?

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一點,即不同的交易機會的成立條件是不同的,任何一個人沒有能力,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交易機會。我們能夠做到的應該是將交易機會鎖定在一兩種,如果有方法能夠把股票中特定交易機會80%以上抓出來,那真是足夠了。

基本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成長股或者再細分為互聯網領域的成長股,或者保守的交易者可以專門做藍籌股,每年都可以有不菲的收益,圖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頭肩底或者圓底的形態。其實按照什麼基本面選股或者選擇什麼圖形交易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要堅定只做這一兩種交易機會,做的多了,這種交易機會就會成為你的提款機,你清楚其中大部分的陷阱,你也清楚什麼時候它蘊含的金錢在向你招手。

大道至簡的另一個要義是抓住重點,切勿面面俱到。應當慶幸地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是一個人性的交易場,市場交易的是人心,人心是善變的,是非機械的,無數的人心集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無法預測的變化極度豐富的複雜系統。面對這樣的系統,我們不斷的評估交易策略中的重要條件是否滿足,面面俱到的想法在其他領域或許是一個達至完美的基礎,但是對於交易者而言,抓住重點才是提高交易績效的方法,面面俱到的想法只能讓你離現實越來越遠。


黃金交叉波段買點

DIF與DEA發生的黃金交叉買點如圖所示。

第一次有人把黃金交叉波段買點講清楚,再忙也得抓緊時間看!

黃金交叉是買入信號,它表示市場中的多頭力量戰勝了空頭力量,市場從此進入多頭主導的市場。快線DIF與慢線DEA的黃金交叉可分為兩種情況,即發生在0軸之上或之下的黃金交叉。

我們建議投資者,對黃金交叉的應對策略是:

(1)合理分配倉位。在下降通道中,即熊市中的黃金交叉應該用小倉位試探性參與,甚至堅持“寧可錯過,也不做錯”的原則不參與。下跌中發生的黃金交叉可能是暫時止跌,止跌可以不漲,對於這種難以把握的機會可以放過。在上升通道中,即牛市中發生的黃金交叉可以用較大的倉位買入,用主力資金做主要的升浪。

(2)嚴格止損。如果在下降通道中的黃金交叉買入後,股價沒有明顯上漲,或又開始下跌,這時應該用時間止損法或定額止損法果斷離場,避免造成更大的虧損,這裡再次提醒“永遠不要攤平虧損倉位”。在上升通道中的黃金交叉買入後,可以用0軸作為中線操作的止損位,只要保持在0軸之上就可以持股待漲,一旦向下突破0軸,需要做減倉處理。

(3)分清機會。要明確,發生0軸之下的黃金交叉,只有在兩個位置有大的機會,一個是快慢線長期運行在0軸之下後,在空方發生的最後一個黃金交叉;另一個是長期上漲之後,第一次進入空方的後的黃金交叉,這裡往往還有一次較大幅度的反彈。0軸之上的黃金交叉是更好的交易機會。

黃金交叉波段買點實戰應用在個股華星創業(300025)中,如圖所示。

第一次有人把黃金交叉波段買點講清楚,再忙也得抓緊時間看!

圖顯示的是華星創業(300025)在2010年1月到4月期間的走勢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在前期下跌中,該股的快線DIF帶動慢線DEA跌到了0軸以下,市場暫時進入空方主導。當兩條指標線運行到低位時,DIF開始靠近DEA,這時兩條線發生了收斂,說明跌勢開始減弱,多方在積蓄力量反攻。直到2010年2月12日,該股在低位發生黃金交叉,這標誌著多方打破了多空平衡,由多方佔據了短期優勢,市場有進一步向上運行的預期。圖4-20中標註的圓圈位置是黃金交叉的波段買點。在這之後,DIF繼續帶動DEA向上運行,並且突破了0軸,這時中期的多頭優勢已經確立,此後該股一路上場突破前期高位。

上面的例子講到的是發生在0軸之下的黃金交叉,快慢線在0軸之下運行的時間越久,發生的黃金交叉的買點越可靠。下面我們將介紹一種效果更好的買點,這種黃金交叉是當快慢線發生底背離時的黃金交叉,我們稱為黃金交叉背離買點。交叉加上背離無疑提高了買點的準確性。如下面發生在個股江蘇三友(002044)中的例子。

第一次有人把黃金交叉波段買點講清楚,再忙也得抓緊時間看!

圖中顯示的是江蘇三友(002044)在2010年5月到9月間的一段行情,從圖中可以看到,該股的快慢線在0軸之下發生了兩次黃金交叉,在圖中分別用字母A和B表示,黃金交叉A發生在5月27日,這裡可以作為一個買點,買入價位是7.61元,但買入時需要注意用小倉位。在買入之後,該股並沒能夠向上突破0軸,而是在0軸之下發生了死亡交叉。這時,對於穩健的投資者可以使用止損先退出觀望,對於中長線的投資者可以把止損設在前低處的收盤價。

在此之後,該股創出新低價6.78元,而DIF線與DEA線同時並未創出最低值,這裡指標與價格發生了底背離。我們只需要等再次黃金交叉的時候再進場,直到7月13日,該股發生了底背離之後的黃金交叉,這就是我們講過的黃金交叉背離買點,買入價格是7.50元。從圖中可以看到兩個買點對應的價格,買點降低了,但黃金交叉的位置提高了。用兩條直線分別連續價格低點和指標低點可以看到,價格趨勢線向下,指標趨勢線向上,發生了明顯的背離。黃金交叉背離買點的可靠性更高。


執行力決定你的交易能否成功

學了那麼多理論,掌握了那麼多的知識,為什麼依然不能成功?為什麼屢屢失敗?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出在你的身上,那就是你的執行力出了問題。要麼是分析的方法有問題,要麼是不能遵守操作規則,要麼是對外部環境缺乏瞭解不能即時變通等等。執行力是你貫徹實施決策計劃,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執行力也是一種紀律,是策略的根本。很多優秀的人都擁有聰明的腦袋和過人的智慧,然而能夠成功的只是極少部分懂得執行的人。僅僅擁有偉大的思想戰略和偉大的計劃是不夠的,只有把戰略和計劃貫徹到底才能獲得成功,這就是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就沒有成功,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和妄想!

執行是戰略而不是戰術 ,執行能力只能從執行中獲得,不可能通過思考獲得。只有把知識力和執行力結合起來,你才能擁有知行合一的能力,你才能真正擁有強大!只有執行力才是一切有效戰略的關鍵要素。沒有執行力你不可能做好任何事,執行力必須成為你事業的核心成分。操作不能成功,總是在屢戰屢敗中徘徊就是沒有執行力的表現,執行力是一切的關鍵。

對於優秀的交易員而言,執行力不是某種單一素質的凸顯,而是多種素質的結合與表現,它體現為一種思接千載、思野萬里,深謀遠慮、明察秋毫的洞察力;一種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維方式;一種設定目標,堅定不移,捍衛信念的態度;一種雷厲風行、快速行動的做事風格;一種勇挑重擔、敢於承擔風險面對失敗的頑強作風。

執行力的最重要的表現:

第一是速度,快速行動,它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迅速源自能力,簡潔來自淵博。交易者的快速執行首先要建立在強大的思維能力基礎之上。傑出的交易者,應能從不同事物的因果關係中找到內在的聯繫,能夠從新的角度看待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二是堅韌,堅韌性首先表現為一種堅強的意志,一種對目標的堅持。這樣的人具有挫折忍耐力、壓力忍受力、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等,能在比較巨大的壓力下堅持目標和自己的觀點。要在茫茫的黑暗中,發出生命的微光,帶領著隊伍走向勝利。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將領的作用是什麼?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領隊伍前進。誰挺住了最後一口氣,勝利就屬於誰。

要想成為擁有良好執行力的優秀交易員,必需從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上同時入手,在制定市場操作計劃的同時,也應把個人的發展戰略計劃納入其中。在制定戰略計劃時其本身應該是簡潔明瞭的,不會產生矛盾的信息,不會導至行動的遲緩。偉大的交易員應該是在黑夜中能夠率先找到亮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