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眼中的水津街:浮炭烘籠吊腳樓,還有蒼蠅館子

老成都眼中的水津街:浮炭烘籠吊腳樓,還有蒼蠅館子

你關注我了沒?沒有的話,我下一次推文再問

舊時四川不產煤,成都人燒的都是木柴。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前後,九眼橋是成都重要的水碼頭。來來往往的船隻當中,運送最多的,當屬樂山、峨媚、洪雅一帶的木柴了。繁華的水碼頭,帶動成都柴市蓬勃發展,附近的水津街、水井街、黃傘巷等,柴鋪子一間連著一間。

本期『成都故事』,我們一同走進水津街,這個因柴而生的街道,曾經又是怎樣一幅光景呢?

老成都眼中的水津街:浮炭烘籠吊腳樓,還有蒼蠅館子

“津”即渡口、碼頭的意思。早先的水津街南起水井街西口,接外東上河壩街,北至天福街,1996年府南河綜合整治改造後,南起濱江東路,北至芷泉街。

水津街在成都歷史上地位十分重要,因為它是成都有名的柴市。要知道那個時候,燒火做飯等用的全都是木柴。成都南邊的新津、大邑、邛崍等地被稱為南路,這些地方的柴靠水路經九眼橋運到成都後被稱作“南路柴”,正好聚集到東門的水津街。水津街上有很多柴店,老闆們直接去碼頭進貨,都是躉買散賣。

打躉買下的柴很便宜,但數量大,一般市民和小戶人家買不起,也沒有地方堆放,更重要的是這些柴一方面要晾乾,另一方面還要分門別類加以處理。如青岡和雜木,柴質不同,價格也不同。那種粗大的圓木還得把它改小,捆成把把柴,那些挑夫、車伕、幫傭清早起來找到了活路,掙了幾個銅板才去柴店買兩捆把把柴,稱一升米,買兩樣小菜回家度日。

大戶人家買的就是躉貨,有專門的闆闆車送柴上門,一般都是論車訂價。大戶人家買的都是灌口柴,這些柴都是阿壩大山裡面砍的參天大樹,柴質好,經燒。小戶人家喜歡的是南路柴,主要是能夾浮炭,成都人在冬天有烤烘籠的習慣,一人提一個烘籠,裡面烤著紅茗或土豆,把手烤暖和了,評書聽完了,茶也扯白了,土豆也烤軟活了。

老成都眼中的水津街:浮炭烘籠吊腳樓,還有蒼蠅館子

*筆者兒時冬天就經常烤烘籠,圖為烤烘籠的老婆婆

窮人有窮人的過法,富人家有富人家的講究,大戶人家的少爺小姐們烤的是炭盆,銅製的火盆裡燒的是青岡或松木,青岡熬火,松木有很濃的木質香味,有錢人哪怕燒火也貪圖享受,最後連灰燼也有人收走,那是最好的肥料。

水津街臨河的建築多為吊腳樓,因為離柴店近,用量又大可以賒賬,所以開飯店館子的很多。一般館子的樓下是燒木柴的大灶,油燒得滾著濃煙,炒的大多是豬肝牛雜。另有一口鍋,是長明火,一年到頭都不熄,叫蒸鍋,蒸籠壘起比人還高,裡面有粉蒸肉和甜燒白,還有肉包子之類,客人點了便可以直接從蒸籠裡取出來,將扣碗裡的蒸菜翻進盤子上桌,客人們一個個吃得笑嘻了。

老成都眼中的水津街:浮炭烘籠吊腳樓,還有蒼蠅館子

*即便現在,四川農村辦宴席都還能看到這仗勢

房屋靠水而建,所以如果要點一點河鮮也不費事,當年府河裡的水清花亮色,魚蝦肥美,店家直接從打漁船家手中將魚買下,用麻繩網兜給拴在自家店下的河邊,有客人點時從網裡撈出來現殺現做。豆瓣自然是郫縣的,豆豉是臨江寺的,清油是溫江的,豆腐乳是唐場的,用這些佐料一炒,再用灌縣漂來的杉木那麼一燒,有杉樹的木頭味道,做出來的菜簡直不擺了。

即便是現在,在吃貨眼裡,川菜的資格味道大多在這種小店裡,大餐館講究的是排場,而這種小館子往往能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怪味奇味。懂得鑑賞川味的人找的就是這種蒼蠅館子,花很少的錢可以吃到令人終生難忘的奇妙味道。那種不懂川味的食客才會跑到排場很大的館子裡去受人宰割。穿著制服的侍者用銀盤子將菜端出來,用象牙筷子替客人夾入昂貴的瓷器中,菜的滋味一點不敢恭維,銀子卻數出去不少。許多搞懂的人千里迢迢來到成都也要走街串巷在這種小店裡重溫舊時的菜餚。

老成都眼中的水津街:浮炭烘籠吊腳樓,還有蒼蠅館子

*蒼蠅館子的外部秩序硬實不敢恭維,但味道總能給人無比驚喜

那個時候,這種臨河的館子大堂一般都在樓上,客人們憑窗遠眺著江景,品著河鮮,喝的是附近水井街上釀酸出的白酒,興致所至,還可以點兩首賣唱瞎子的川劇段子。據說,當時一眾館子當中,偏偏有一家店的老闆是一位女子,本是一文人家的閨秀,不僅琴棋書畫樣樣來得,且樣兒還俊,只是家道中落,不得不在這臨河邊的鋪子裡為謀生拋頭露面,做幾樣萊餚貼補家用。她家的小店屋矮破舊,店光線很暗,但樓上的廳堂還算亮堂,桌椅板凳都擦得乾乾淨淨,牆上還掛著幾幅字畫,是她祖上的文墨,透著些許滄桑。來這小店的大多是些落魄文人,或是市井平民,穿得雖很破舊,但一律乾淨,舉止也都文明,要兩樣小菜仔細地品咂,不多言不多語,更不猜拳劃令地喧譁。這便是當年水津街上的生活風情。

水津街兩邊差不多都是用一塊一塊的木板拼成的活動鋪面。但是鋪面卻並不都是用來開店,也有住家戶在這裡。靠河這邊的是清一色的吊腳樓。枯水季節的吊腳樓,就像踩高蹺的兩隻長腿站立在河灘上,懸吊吊地支撐著房子的一半;而漲水的時候,灰黑色的吊腳樓有如波濤當中的小船,風雨飄搖,好像隨時可能沉沒的樣子。

老成都眼中的水津街:浮炭烘籠吊腳樓,還有蒼蠅館子

*細木支起的吊腳樓,難免給人一種風雨飄搖的錯覺

曾聽到一個笑話,說當時家住這吊腳樓的同學邀請他的夥伴到家裡玩耍,正好遇到漲大水。他們家老舊的地板不停地顫抖著、呻吟著——吱吱呀呀,據說還有許多兩指寬的縫隙,能夠清晰地看見地板下面濁浪滾滾,讓人心驚肉跳。結果那個夥伴支支吾吾,找個藉口就倉惶出逃了。

水津街上柴店多,最怕的就是火,一旦失火那些闆闆房、吊腳樓如何招架。所以鄰著一條街就是水井街,顧名思義,各家各戶都打井,舊時成都的地下水位很高,挖地三尺就是水,又臨著河,所以打井很容易,每個門洞門楣上都釘有一個井字牌,表明這裡可以取水滅火。在清朝光緒年間,水井街的街北據說還建有火神廟供奉火神,祈求街面的平安。

水津街上還有許多小雜院,房屋大多是穿鬥木結構,院落大多是小青瓦和紅砂條石牆基,被爬山虎覆蓋。一個院壩套一個院壩,層層迴環,錯綜複雜,通道狹窄,住戶密密麻麻。因人口不斷增多,正房旁邊又搭偏房,用的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將那些還算結實的木柴拼湊起來,年生一久顯得陳舊破敗。

那個時候,水津街上的院落密密麻麻像迷宮一般,建得毫無章法,當時成都人修房子根本不考慮朝向,東西南北不分,想怎麼建就怎麼建,所以水津街一帶的大小雜院顯得雜亂無章。連那些在這條街上居住了多年的老街坊走進這種迷宮也會找不著北,就更莫說那些外地人來到此地了,不迷路才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成都居民就開始燒媒,現在更是燒天然氣,那種燒柴度日的日子已成歷史,而水津街口也矗立起了現代化的五星級賓館香格里拉,真是滄海桑田,今非昔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