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時期,爲何兩位大學者先後自殺

北洋政府存續了十多年,這段歷史的評價和定位至今看來也有些爭議。但是今天,筆者不打算討論這個,只討論在這樣的一個時期,曾經有兩位大學者選擇了自殺,他們自殺很相似,都選擇了投湖,且都不是為了家事和個人生活。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北洋政府時期,為何兩位大學者先後自殺

梁濟

1918年11月某日,學者梁濟問道著名的新儒家代表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麼”,北大哲學教授回覆,“我相信這個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能好就好吧”,這位梁濟先生離開之後,三天後在積水潭自盡。而王國維看到北伐勢頭正猛,革命形勢高漲,明白復辟清室可能已不存在,依然在1927年6月2日留下遺書,選擇昆明湖自沉。

北洋政府時期,為何兩位大學者先後自殺

王國維

兩位學者都是有所擔當的人物,現在看來,無論是梁濟還是王國維,他們的思想取向是支持清室的,當然是思想上支持,而非行動上主動為之。但即便如此,看到清室恢復不可能,選擇自盡,以證效忠,還是讓人感覺到一絲震驚和尊敬。

北洋政府時期,為何兩位大學者先後自殺

昆明湖

但是,這個世界畢竟是往前發展的,封建社會和家族繼承製必然會掃入垃圾堆,從這個層面來看,梁濟和王國維顯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為早已覆滅的清朝殉情,並不合適。

如果他們能夠留下來,正確認識到社會是進步和前進的,以他們的學識,恐怕會惠及更多的人,這也是相當遺憾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