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爲何升起白煙?

濟寧,古之任城,早在5000多年前,青帝太昊(伏羲氏)封任姓於此,為我國四個最早的風姓古國之一,夏為仍國,商為任國,秦置任城縣,漢代以後,歷稱任城國、任城郡、任城縣,至明初洪武18年(公元1385年)後稱濟寧州。

濟寧作為一個千年古城,有著許多的名勝古蹟,自然奇觀,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濟寧古八景之一:灌冢晴煙。

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為何升起白煙?

"灌冢"就是漢朝大將軍灌嬰的墓,位於濟寧高新區接莊街道西貫村(村原稱西灌,後簡化為西貫)北250米處。現在灌嬰墓地因為各種原因,被夷為平地,享殿毀於早年,碑石遭到破壞,樹木被砍伐一光,但地表以下墓地墓室仍然保存完整,相對於其他名人墓地被盜來說,灌嬰墓地算是保護極好的了。

其中原因,不只因為它是我市重點保護文物,更是因為每到陽春三月,墓地上便會升起屢屢白煙,而讓盜墓者心存畏懼,不敢冒然破壞。

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為何升起白煙?

灌嬰(約前241-前178),出身於販賣絲綢,布匹的商人家庭。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起兵,爭奪天下,他15歲就跟著劉邦,轉戰各地,英勇善戰,是劉邦的得力干將之一,任騎兵團司令。垓下之戰,最後就是他帶領5000騎兵追殺項羽,將項羽圍困在垓下,逼項羽烏江自刎。

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為何升起白煙?

漢朝建立,劉邦稱帝,灌嬰被封為車騎將軍,潁陽候。是漢朝的功臣元老派。劉邦死後,皇后呂雉掌握朝政15年,開國功臣韓信,彭越等先後被殺,劉邦的八個兒子也被她殺了三個。呂后還打破了劉邦“非劉不得封王”的“白馬之盟”,封了三個呂家男兒為王(其中大哥已死外),封其侄呂祿,呂產為王,同時掌握了軍權。呂祿封為趙王,上將軍,掌北軍(北軍司令);呂產封為魏王,任相國,掌南軍(南軍司令)。在這種形勢下,灌嬰默默無爭,在北軍任職,沒有遭到呂氏的迫害。

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為何升起白煙?

呂后死後不到一個月,劉邦的長子孫齊王劉襄(長子劉肥的兒子),首先舉兵造反,提出誅殺呂氏之王的口號。呂祿,呂產便命令灌嬰率領十萬精兵討伐劉襄。灌嬰帶領人馬到了滎陽,突然倒戈反呂,和劉襄聯合起來,討伐呂氏,殺向京城。在京城,右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用計勸呂祿交出了北軍軍權,呂產帶領人馬準備入宮劫持皇帝,周勃派朱虛候劉章帶領1000人馬誅殺了呂產,奪回了南軍軍權。(陳平,周勃首先扣住了呂祿的親信,謀士酈寄的父親,逼迫酈寄勸說呂祿交出軍權,回趙地去當趙王,緩和劉氏的反對,呂祿上了當交出兵權,致使被殺)。

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為何升起白煙?

呂后死後兩個月,呂氏被誅族,即男女老少皆被殺。朝政大權還權漢文帝劉恆。文帝封灌嬰為太尉(國防部長),掌全國軍權,不久又升為丞相(國務院總理)。到了漢武帝時,遭到王皇后和姦臣田蚡(王皇后之兄)的陷害,被罷官,病死在任城(今濟寧)。

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為何升起白煙?

後來,朝廷又為其平反,追封為懿。據史料記載,灌嬰是西漢文帝時期的一代賢相,不僅盡心輔佐皇帝,在他任丞相期間還關心民眾疾苦,推行與民生息政策,提倡減免賦稅,鼓勵農業生產,促成了西漢“文景之治”。正因如此,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對灌嬰都是極為推崇。灌嬰卒於任城接莊,百姓為其修墓,栽樹,立牌坊,墓封土高大,經若數畝,墓前有碑和享堂,松柏蔥茂。

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為何升起白煙?

現今灌嬰墓在地表是看不到蹤跡的,但是地下的墓室保存完整,未曾遭到破壞,更會在每年的三月天裡,微風吹過,墓地上便會飄起一陣陣的白煙,圍著墓地徘徊,更有上了年紀的老人說,那是灌嬰將軍在陽春三月來看他曾經打下的江山變成了什麼樣子。

追殺項羽的濟寧名將,墓地為何升起白煙?

民間流傳的"祖上燒高香、墳上冒青煙"說法固然不可信,有人說是陽春三月,地氣上升所致,不管是什麼,的確是世界上少見的奇觀。

你認為是什麼導致墓地白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