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小先生」,做出大貢獻,籌物資抗日又抗美,活到九十多歲

這位民國“小先生”就是姚惠泉。

姚惠泉,1895年出生。字文達,曾用心水、一之、劍心、塞壁等名,上海三林鄉人。

姚惠泉生於農家,童年就讀故鄉黃二小學,受校長喬憩林影響,立志“振興中華,為民眾排難解憂”,14歲就已經被校長選為“小先生”,開始成為老師的助手。

民國“小先生”,做出大貢獻,籌物資抗日又抗美,活到九十多歲

上圖為姚惠泉圖片。

後來,姚惠泉加入上海學生軍第二隊,隨軍進入南京,時僅16歲。後入上海第二師範,畢業後,他在南京東南大學教育訓練科工作,積極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鬥爭和“五四”運動。

民國10年,姚惠泉擔任上海閘北飛虹小學校長。四年以後,他調任上海縣教育局課長兼督學,由紐永建介紹參加國民黨,歷任閘北區分部委員、區黨部監察委員。1927年,發動組織義演、義賣,募款數千元交國民黨上海市黨部支援革命軍。募款為冷欣、陳德徵等中飽,姚惠泉檢舉,反被誣為反蔣赤色分子,於次年登《新聞報》宣佈開除其國民黨籍,又被迫辭去教育局職務。

姚惠泉辭職以後,經黃炎培介紹供職中華職業教育社,並協助鄒韜奮編輯《教育與職業》、《生活》等刊物。1929年,任職教社總務主任,負責籌建華龍路(今雁蕩路)新辦公樓。後調任農村服務部主任,協助黃炎培在崑山徐公橋、蘇州善人橋、鎮江黃墟等地組建“農村改進區”、“農學團”和農村改進試驗學校,在上海辦“漕河涇農學團”,延請老教育家黃齊生主持,培養農村教育工作人才,並於農學團附近設“滬郊農村改進區”為實驗場所,以期實現“野無曠土,村無遊民,人無不學,事無不舉”的理想。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戰起,姚惠泉代表職教社,多次發起徵集寒衣、軍需物資的活動,支援抗日前線,並且組織救護隊救護前線傷兵,押送募捐物資,他們經常在押送物資途中遭到日機襲擊,車毀人傷……上海市地方救濟會贈予他們“見義勇為”的匾額,上有“……社會不可無此人”之類語句。“八·一三”淞滬之戰,姚惠泉組織上海市民進行支前,派農學團學員幫助難民收容所實行難民自治,舉辦難民生產自救、文娛活動。

民國“小先生”,做出大貢獻,籌物資抗日又抗美,活到九十多歲

上圖為抗戰時期的姚惠泉(前排左二)與他同事成員的合照圖片。

一九三七年下半年,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和上海各界救亡協會以聚餐會形式開展上層統一戰線工作。姚惠泉參加“星一”和“星四”聚餐會,與進步人士一起,積極參加社會各界的捐獻活動,把大量物資和一批武器運送給新四軍、八路軍。1938年春,姚惠泉支持上海職業界救亡協會中的中共黨組織,以其任主任的第四中華職業補習學校的名義舉辦“現代知識講座”,被稱為“上海的抗大”。1939年,姚惠泉又以上海市地方協會的名義協助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組織第二批上海民眾慰勞團赴皖南慰問新四軍。上海淪陷後,中華職業教育社內遷,上海設辦事處,姚惠泉為負責人。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租界,姚惠泉被人出賣,兩次被日本憲兵隊拘捕,嚴刑不屈,書寫遺囑,誓死抗爭,在各方人上奔走營救下始得脫險。汪偽特務曾在其家門口放置炸彈,趁其坐汽車外出時,開槍射擊,均倖免於難。可謂九死一生、大難不死。

抗戰結束,姚惠泉集資創辦了中國藥物建設公司(後改名長征藥廠)。

民國“小先生”,做出大貢獻,籌物資抗日又抗美,活到九十多歲

上圖是當年姚惠泉(右一)組建公司時候的同事成員合照圖片。

民國“小先生”,做出大貢獻,籌物資抗日又抗美,活到九十多歲

上圖是當年姚惠泉藥物公司的股票圖片。

民國“小先生”,做出大貢獻,籌物資抗日又抗美,活到九十多歲

上圖是當年姚惠泉公司的第一次增資股款收據。

新中國成立開始,姚惠泉擔任過很多職務,其中有:江蘇省蘇南人民代表會議副主席、蘇南行署上改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政協常委、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常委,上南、滬閔南柘兩交通公司董事長,被選為上海市人民代表。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我國進入抗美援朝階段,之後,姚惠泉又向志願軍捐獻他藥物公司的止血劑“仙鶴草素”5萬支,而且後面又以減價三分之二的幅度持續供應。這是從抗日就開始支持中國軍隊然後到了抗美又繼續支持我軍的為數不多的民國實業家。十分難能可貴!

姚惠泉對於職業教育也是始終滿腔熱誠。1976年,年登耄耄,姚惠泉仍出任中華職業教育社上海分社社務委員會主任,支持恢復上海中華職業補習學校。

民國“小先生”,做出大貢獻,籌物資抗日又抗美,活到九十多歲

這是晚年的姚惠泉圖片。

1988年11月9日,姚惠泉病逝於上海。享年93歲。好事做多,長壽近百,老人家好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