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紙產量創3年最大跌幅、7月停機停產,紙業市場能否扭轉?

國家統計局公佈了6月份最新的工業行業統計數據,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產量達到1013.5萬噸,同比2017年下降了5.1%。1-6月份累計產量達到5985.9萬噸,同比2017年下降了0.7%。

進入2018年以後,造紙行業的發展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態勢,增速明顯放緩。

6月紙產量創3年最大跌幅、7月停機停產,紙業市場能否扭轉?

從春節後3月份開始,紙機紙板產量已經連續三個月下降,單月1013.5萬噸的產量是自2016年8月以來(除每年1、2月份),單月產量最低。

另外,從同比來看,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增速緩慢,特別是6月份,產量同比下降了5.1%,創3年以來(36個月)來的新低,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拐點。

同比下降5.1%,雖然稱不上斷崖式的變化,但是幅度在造紙行業已經是比較少見了。相比2017年6月份單月產量同比增長4.8%來看,兩年時間市場有了翻天的變化。2018年6月的產量已經回到了2年前的水平,甚至更低。

究其原因,與6月份國內紙廠的停機潮有直接關係。與以往月份單一紙種的停機不同,6月份,國內出現了罕見的“三停”:白卡紙、銅版紙、包裝紙三大紙種集體停產。

6月紙產量創3年最大跌幅、7月停機停產,紙業市場能否扭轉?

白卡紙停產中,萬國太陽、江蘇博彙紙業、晨鳴集團普遍停機在7-10天。

銅版紙停產中,aPP金海漿紙、太陽紙業、華泰紙業、晨鳴集團普遍停機在6-15天。

停產最兇的當屬包裝紙,以玖龍、理文、建暉、金洲為主的幾家東莞企業率先宣佈停產計劃,後逐漸蔓延到其他省份。

雖然六月份的停機潮覆蓋面廣,力度也很大,但是對市場的改善效果卻很不明顯。三大紙種沒有扭轉市場頹勢,銷量沒有明顯增長,庫存壓力大,售價提升困難。為此,7月份至今,停產潮仍在繼續。

白卡紙中,晨鳴、博彙、萬國太陽繼續有紙機停產,且停產時間已經延長到10-15天。

6月紙產量創3年最大跌幅、7月停機停產,紙業市場能否扭轉?

銅版紙中,華泰和太陽已經宣佈了停機計劃。

包裝紙停機則繼續擴大,玖龍、理文、山鷹、聯盛合計有近40臺紙機正在或馬上要停產,同時,部分中小紙廠也加入了停機序列中。

目前來看,在下游需求減弱,國家環保政策的持續高壓以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僅靠紙廠單方面停機保價,效果並不理想。未來,需要在供需上繼續尋找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