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託突擊入股印紀傳媒浮虧8億!對實控人質押警戒竟渾然不知

重組前突擊入股,重組失敗後連吃8個跌停,期間實控人步步為營試圖掏空上市公司,以主動管理能力著稱的安信信託重倉的印紀傳媒,在重重“套路”之中,讓安信信託蒙受8億浮虧——事實上,安信信託對實控人股權質押進入警戒區間毫無警惕,主動管理風控能力令人擔憂。

安信信託突擊入股印紀傳媒浮虧8億!對實控人質押警戒竟渾然不知

從7月9日復牌開始,處於失重狀態的印紀傳媒已經連續吃了8個跌停,而在2月2日停牌前閃電入股的安信信託,成為了這樁黑天鵝的最大犧牲品。

早在1月末印紀傳媒停牌之前,安信信託耗資數十億,“接盤”印紀傳媒實控人肖文革持有的部分印紀傳媒股權。但緊接著,隨著印紀傳媒股權質押出現平倉風險,肖文革開始不斷地對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進行減持。此外,肖文革還控制印紀傳媒以接盤自持地產的方式為自己套現。

在實控人的“帶頭做空”之下,印紀傳媒在復牌後出現斷崖式下跌。諷刺的是,向來標榜主動管理能力安信信託,竟在暴跌前閃電接盤,似對印紀背後的重大道德風險渾然不知。

一直以來,安信信託都自我標榜“不愛通道”,“擅長主動管理”。安信信託2017年的資產管理規模中有68%是主動管理類,這在信託業屬於“極端”數字。作為信託業老大的中信信託,2017年的資產管理規模高達1.98萬億元,不同於安信信託的非常規操作,其的被動管理業務仍占主導地位。

而主動管理規模佔資產規模絕大多數的安信信託,自己重倉持有的股票更是頻頻暴雷。從金通靈、宏達股份再到現在的印紀傳媒,似乎安信信託屢屢成為了接盤俠。

印紀實控人“悶殺”安信信託

2018年1月31日,印紀傳媒發佈了權益變動提示性公告稱,大股東肖文革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07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03%,轉讓給安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當時的股份轉讓價格定為12.744元/股。根據1月31日當天印紀傳媒收盤價13.43元,上述轉讓價格折價率約在5%左右。

也許是因為大股東大幅減持的原因,在公告公佈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1日,印紀傳媒開盤便跌停。而在2月2日,印紀傳媒更是發佈了公告稱,因公司股票2018年2月1日出現跌停情形,收盤價為12.09元/股,跌幅為9.98%,使得肖文革與印紀華城部分質押給質權人的公司股票在質押到期前觸及平倉線。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公司股票自2018年2月2日開市起停牌。當時的申請停牌時間,是不超過10個交易日。

而安信信託選擇在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進入預警區並逼近平倉時選擇接盤,風控意識之薄弱令人歎為觀止。

而同樣在2月2日,印紀傳媒稱,肖文革與安信信託簽訂補充協議,將股份轉讓價格由原12.744元/股 調 整 為12.75元/股 ,轉讓總價款由原135,999.89萬元調整為136,063.92萬元。在股價下跌的同時,安信信託的收購價格不降反升,似有“力挺”印紀股價的嫌疑。

而就在10個交易日即將到期之時,印紀傳媒卻又旋即傳來了重大資產重組的消息。2月22日,印紀傳媒發佈了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公告。

事實上,早在2017年10月底,印紀傳媒發佈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之時,印紀傳媒的業績就已經大幅下降,營收較上年同期減少了36.47%。而頗為巧合的是,在安信信託成為印紀傳媒前十大流通股東不到10個交易日,印紀傳媒竟要開始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了。

然而過去了近4個多月之後,傳來的卻是印紀傳媒重組失敗的消息,其股價也經歷了8個跌停後,截至7月23日收盤,僅為5.18元/股。7月13日,印紀傳媒更是更新了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測,印紀傳媒稱,由於公司業務發展低於預期,造成公司經營業績下降,預計上半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下降45%-95%,盈利為1338萬元至1.47億元。

從重組前“突擊入股”、倒行逆施力挺印紀股價,再到質押觸及平倉、重組失敗、實控人接連套現,安信信託似乎是掉入了肖文革蓄謀的套現計劃之中,截至7月23日收盤,其持有的印紀傳媒浮虧近8.1億元。

主動管理規模之外,風控值得擔憂

安信信託作為A股僅有的兩家母公司上市信託公司之一,也是國內市值最高的信託公司,在信託業一直德高望重。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安信信託的大股東為上海國之傑投資有限公司。安信信託去年的資產管理規模為2326億元,但其中68%是主動管理類,達到了歷史最高值。

主動管理又分為標準化資產與非標。安信信託的主動管理,又以標準與非標類股權投資為安身立命的經營特色,由此被外界稱為信託圈的炒股大王。

事實上,由於長期強調主動管理與去通道化,2017年的安信信託二級市場表現,在資管新規落地,去通道趨勢顯著的大背景下,漲勢喜人。而在2018年,通道類非標債權在信用市場風雨飄搖之際遭到遺棄。

然而,安信信託對印紀傳媒的突擊入股,以及最後被坑殺的事實,讓人不得不感嘆,安信信託在追求主動管理規模的同時,是否有足夠的主動管理能力匹配。

事實上,安信信託在二級市場股票已經不是頭一回,之前幾次的重倉大概率也是以虧損結束的。過去兩年,安信信託涉足過的二級市場股票還包括美錦能源、日照港、國中水務、宏達股份、鵬博士、海通證券等個股。

其中持股美錦能源的主動管理信託產品安信金牛3號單一資金信託,展現了安信主動管理標準化股權投資在A股佈局的冰山一角。可惜的是,從安信金牛3號進入2017年中報進入美錦能源以來至今,美錦能源股價幾乎腰斬。

安信信託自營盤的表現也不盡人意——其重倉的宏達股份更是在安信持有期間遭遇了股權轉讓糾紛。早在2016年9月2日,安信信託、宏達集團便籤訂了相關協議,約定安信信託計劃設立“安信創贏33號·宏達集團債權流動化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並按該協議約定以其受託管理的信託資金受讓宏達集團的2筆相關債權,雙方還對各自其他的權利義務做了約定。

但雙方約定的“如宏達實業、宏達集團若發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或重大資產轉讓等情形,應立即書面通知安信信託”,然而宏達股份2017年9月19日發佈的,關於控股股東股權發生變化的公告,並未及時通知安信信託,安信信託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在此之後,隨法院凍結宏達集團持有宏達實業的40%股權,凍結劉滄龍持有宏達實業的42%股權,凍結宏達實業持有宏達集團的36.6%股權,凍結劉滄龍持有宏達集團的30.38%股權。然而即使踩雷了宏達股份的股權糾紛案,安信信託在去年第三季度,還是重倉了宏達股份,根據宏達股份2017年的三季報顯示,安信信託持有宏達股份4429萬股,成為宏達股份的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不僅如此,在2017年第四季度,安信信託的大股東國之傑投資也上榜宏達股份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4761萬。去年下半年,宏達股份的股價均在5元/股,而現在宏達股份的股價僅為2.71元/股,按照粗略計算,安信信託加上其大股東國之傑投資的浮虧已到了2億元。

安信信託在另一隻股票上,更是同樣以浮虧示人。安信信託在今年一季度成為了金通靈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743.9萬股,如果按照一季度金通靈的最低價13.63元/股計算,截至目前金通靈的股價為12.47元/股,安信信託的浮虧約為862.5萬元。

更為奇怪的是,金通靈昨天盤前公告實控人增持,昨天股票卻收得跌停,今日開盤卻漲停。

也許正是因為炒股的虧損,安信信託2017年的年報顯示,其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竟為-5.977億元。

一邊是炒股總虧錢,另一邊是安信信託8個月來接近腰折的股價。2017年11月17日,安信信託的股價還高達12.02元/股,而截至7月24日收盤,股價僅為7.66元/股,如不是股指期貨常態化的利好加持,安信信託在7月17日的收盤價已下探到6.36元/股。

然而作為大股東的國之傑,似乎卻並沒有因為安信信託的股價崩塌而遭受損失。2015年6月30日,安信信託完成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相關事項,本次定向發行股份全部由控股股東國之傑認購,認購價格為12.3元/股,國之傑投資一共認購了約2.54億股,在定增之後,安信信託經歷了多次送股,原來的10股,送股後變成了66股,國之傑認購每股的成本也攤薄到了1.86元,距離現在的近8元的股價,國之傑可謂獲利頗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