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四分其軍,十二分其民的季武子!

淺談四分其軍,十二分其民的季武子!

季武子,姬姓,季氏,名宿,春秋時期魯國人。季文子之子,季孫氏第三任首領。諡號‘武’,故稱‘季武子’。

魯襄公五年,季文子去世,季武子得以繼位,繼續執掌魯國的軍政大權。

魯襄公九年,晉悼公藉由晉魯聯軍攻鄭之際,為年紀十二歲的魯襄公舉行了冠禮,季武子全程隨同。

淺談四分其軍,十二分其民的季武子!

《孔子春秋》劇照,倪大紅飾演魯襄公

魯襄公舉行了冠禮,也就意味著他是一個成年人,可以自主的行使屬於他的權利。已經品嚐過大權獨握的美好滋味的季武子不甘心就這樣將權利交還給魯襄公,為了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的權勢,季武子想到了通過增設一軍,的方法,將軍權及相應的徵賦權從魯襄公的手中奪走。

同時,將原本的兩軍增設為三軍,分別交由‘三桓’管理,也拉進了‘三桓’之間的關係,三家合成一股,共同進退。

魯襄公十一年,季武子正式實施了這一計劃。

魯襄公十二年,季武子為了進一步削弱魯君,增強自身的權勢,他又將魯國的國民分成了十二份,‘三桓’得其七,魯君只得其五,魯國公室日益衰敗。

魯襄公三十一年,季武子不顧叔孫豹的反對,強行立魯昭公為君,為日後季孫氏蒙難埋下了伏筆。

淺談四分其軍,十二分其民的季武子!

魯昭公五年,季武子假意廢除了此前新設的中軍。可實際上,他將魯國的軍隊分成了四份,季孫氏得其二,孟孫氏、叔孫氏各得其一,並且明確的將軍隊的徵賦之權劃分給‘三桓’所有,魯國的公室更加的衰敗了。

可以說,‘三桓’能夠在日後執掌魯國的軍政大權,將魯君變成一個擺設,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於季武子的這番集採絕倫的政治手段。若非季武子將魯國公室的權利剝離到‘三桓’的身上,‘三桓’絕無可能長期在魯國屹立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