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伙伴计划”启动 合作内容戳这

包括开展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对话,定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共同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

“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伙伴计划”启动 合作内容戳这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简称“16+1合作”)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顺利推进。2018年7月7日,国务院总理访问保加利亚并出席在索非亚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与会各方共同达成《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各方将加强在研究和创新领域的互利合作,正式启动“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伙伴计划”,定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

“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伙伴计划”启动 合作内容戳这

“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伙伴计划”将积极开展以下合作内容:

1.开展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对话。与中东欧国家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合作网络建设。

2.定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每年举办一届大会,交流中国与中东欧16国科技创新领域最新情况,加深各方的了解,深化中国与中东欧16国在科研成果产业化及技术转移方面的合作。

3.共同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提供中国及中东欧16国在技术转移方面的最新信息,推动各方在技术转移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使其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各国交流科技创新、技术转移信息、增进彼此了解、拉近距离的平台。

4.共同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结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根据中国—中东欧国家的科技合作需求和基础,选择优先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集成联合研究、科技人才交流与培养等功能,搭建中国—中东欧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5.开展联合研发合作。围绕中国—中东欧地区区域科技发展需要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需求,与中东欧国家磋商建立共同资助联合研发项目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研发合作水平,加强联合攻关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6.实施科技人文交流行动,包括中东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项目和举办科技培训班,深化民心相通,提升各方能力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合作基础。

7.开展科普合作与交流活动。每年邀请中东欧各国派团参与国际科普展示活动和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等。

“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伙伴计划”启动 合作内容戳这

据悉,此次商务部提出的4项举措被纳入《索非亚纲要》,分别是“各方将探讨在服务贸易和电子商务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的可能性”、“各方支持中东欧企业和机构参加中国于2019年在上海举办的旨在增加对华出口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9年6月在宁波举办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和“各方支持在波兰举办中国—中东欧投资促进机构联系机制会议”。

16+1合作”即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是中国—中东欧16国领导人的会晤机制。又称“1+16”领导人会晤。自2012年开始举办,一年一次。

中东欧16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

“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伙伴计划”启动 合作内容戳这

"1+N合作"

经济带网(www.iic21.com)秉承“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原则,诚邀国内外各级政府机关、商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新闻媒体、企业单位、投资经营创业者等各类优质资源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样化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建立以经济带网数据中心为主体,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更好地推动经济带沿线: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产业链型平台开发、地方产业经济宣传、产业供需数据分析、项目产品宣传推广、入驻园区招商对接、商务金融服务对接、战略学术研究等工作大发展。

合作方式

---资本合作 ---授权合作 ---产品合作

---技术合作 ---数据合作 ---市场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