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归去来》完结了,心里却久久无法平静。

这样一部偶像言情包装下的青春剧,却用最反套路的方式一步步暴露了极具社会意义的现实主义野心。

《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爱情只是一条引线,《归去来》真正在讲的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与父辈价值观的碰撞以及对自己精神世界的重塑。

这里两代人价值观的碰撞并非青春剧中常见的叛逆吵架、无法沟通这种冲突表征。

而是深入本质,直达七寸------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这里以书澈和缪盈最为典型,他们一方面想要努力摆脱父亲对自己的控制,另一方面却又享受着在这种控制之下无所不在的庇护。

他们渴望不依靠父亲的帮助独立获得成功,却又不自觉的享受着父亲的身份所带来的红利。

身份和心境之间的冲突,其实也是当下许多年轻人最为典型的精神困境。

《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许多年轻人自以为独立获得的成功,只不过是站在了父辈的肩膀上而已。

父母铺好了路,可以相对轻松地获取成功,但却必须受制于父辈价值观中既定的游戏规则。

要完全抛开父母的庇护实现真正的精神独立,但又缺乏能力和勇气抗争到底。

这是一种典型的悖论,没有各方面都兼得的完美,选择哪一条路都势必会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牺牲。

《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而《归去来》中富二代、官二代这种极端化的角色设定,将这种冲突推向了极致,极具戏剧张力。

妥协于身份之下的获利是巨大的,比如第一次书澈出车祸,选择了父亲的庇护,选择了懦弱和逃避,通过找人顶包获得了“自由”。

但是代价和考验也接踵而至。

知道了父亲的婚外情和那些见不得光的权钱交易,甚至连母亲也同流合污。

怎么办?接受规则,顺应父辈的价值观?

还是顺应内心,哪怕付出天大的代价?

《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书澈选择了后者,这样的选择就好像断臂求生,就像他说的“有时候,防止细菌感染蔓延的办法,只有截肢。”

从法庭上推翻律师辩护,主动承担责任的那一刻起,书澈完成了对父辈价值观的剥离,开始了自己真正的精神独立。

《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对于女主萧清,同样面临着步入精神独立最后的考验。

最后几集中,她是成伟案件关键的控方证人,一面是内心所坚持的正义,另一面则是自己爱情、友情。

萧清的父亲说:“你可以选择作证,也可以选择不作证,不论你选择哪一个,我都尊重你的选择。”

这样的两难选择,对比书澈,有过之而无不及。

《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当萧清选择出庭作证的那一刻,她选择放弃小爱拥抱正义,看似不可理喻的选择,实则上展现了当下青年的某种“执着和坚守”。

所谓的“清澈”,也是导演和编剧,对于年青一代人格和精神的希冀。

也许完全纯洁并不能做到,但是至少要有理想和信念去摧毁那些走偏的价值取向,有能力去辨识是非曲直,这才是良心所向,价值观成熟,精神独立的体现。

《归去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

也只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批判和反思中,社会价值观才能被不断地修正,逐渐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归去来》对两代人的思考,对于社会和各个群体的观察反思可谓极其深刻。

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剖析现实,最后又普遍的回归和指引现实。

《归去来》所做的这一切,也许值得更多后来者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