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億人都在拼的好貨,「拼」的到底是什麼?

6月28日,社交電商拼多多傳出將於下週向SEC提交赴美上市的文件。早些時候,部分機構曾有傳聞,本次拼多多上市估值在300億美元,但該消息暫未得到證實。

成立三年以來,拼多多共獲得四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中國、IDG和高榕資本等機構。在今年4月最新一輪融資中,拼多多被認為拿到30億美元融資金額和150億美元估值,騰訊領投,紅杉跟投。

三億人都在拼的好貨,“拼”的到底是什麼?

拼多多依託微信流量,以低價拼團模式切入,成為垂直電商領域的“獨角獸”公司。根據拼多多的官方數據,它目前擁有3億用戶和超過100萬商家。拼多多用兩年時間獲得全年GMV超1000億的成績,同樣的數據淘寶用了5年,京東用了10年。完成這一切,拼多多隻用了不到3年。這家年輕的公司在阿里和京東兩大巨頭的夾縫中“野蠻”生長,規模增速之快已然超過了競爭對手和創始人自己的預期。

但在2018年6月初,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對拼多多進行調查發現,該平臺上存在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並將有關線索移交相關部門查處,央視等多家媒體集中曝光此事;6月13日,多名平臺商戶圍攻拼多多總部大樓,統一穿著“討伐”拼多多的服裝進行抗議,現場一度非常混亂。

三億人都在拼的好貨,“拼”的到底是什麼?

雖然拼多多現階段陷入了這樣一段“醜聞”當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拼多多將社交電商發展到了極致。在拼多多之前,社交電商被反覆論證過,小紅書就是典型的社交電商模式,微店也是。但這些傳統的社交模式都不太成功,那拼多多的成功在於什麼?

拼多多的成功在於“對於用戶如何參與以及如何提高用戶參與度”的有效思考。

過去的社交電商,其實是主打KOL的,也就是網紅,基於大家對於網紅KOL的信任,用戶就會去購買這個商品。而以“KOL經濟”為模式的社交電商中,KOL和其他消費者是不對等的。KOL發表建議,然後導入流量,其他人基本上只有購買的權力。也就是說,其他消費者其實對於商品本身做背書的參與度並不強。但在拼多多模式中,任何人都可以發起團購,動員身邊的人購買,這種模式下,用戶的參與感就很強。

過去KOL和消費者是不對等的,但是在拼多多模式下,所有人都是對等的。一個普通人,可以向他的朋友圈,好友宣佈,這個商品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便宜。由於是基於熟人社交的電商模式,也解決了信任的問題。

拼多多的這種基於熟人社交的電商模式簡單直白的說就是“合夥人模式”。愛享365認為,每個人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是商品的宣傳者,以往,消費者和在商家的博弈中往往是處於劣勢的地位,商家認為消費者勢單力薄,自然在交易過程中不會給消費者應有的“尊重”。如果讓所有消費者聯盟,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成為“合夥人”,那麼在與商家的博弈中,商家便不會小覷消費者的力量,商家會對“合夥人”妥協。

環球捕手創始人李瀟曾爆料稱,拼多多的月流水接近400億元。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概念:2013年阿里決定封殺蘑菇街時,美麗說和蘑菇街兩家公司加起來一年也不過200億元。

對於拼多多的模式,拼多多CEO黃崢強調說,淘寶和京東等傳統平臺,都是搜索引擎式的電商,類似於電商版的Google,是人在找貨,而拼多多在做的是一個電商版的Facebook,讓貨找人,這是兩個物種。不難看出,拼多多的成功,在於他對消費者的定位。(張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