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出炉,也许这就是寒门子弟奋斗的意义

高考状元出炉,也许这就是寒门子弟奋斗的意义

01

这两天,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状元相继出炉。

一个需要直面的真相是:

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家教极好,家庭殷实,素质全面,光环等身。

比如,2018年的安徽高考文科第一名,是来自合肥一中的郑辰筱,她以总分678分的成绩夺冠。

接受采访时,这位戴着眼镜的文静女孩说,她最爱出国旅行,初中时就跑遍了十多个国家,12岁时曾一个人只身去美国旅行。

比如,四川省理科状元周川,高考成绩718分,来自四川省遂宁市,高三18次摸底考试他15次都是第一。

周川有个已经在北大医学院读书的姐姐,最崇拜的偶像是C罗,家境不错,家教极好,极其自律。

再比如,以653分荣摘四川省文科第二名的卓汐聪,来自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他长相英俊,爱好众多,是学校主持人,喜欢模联。

在成绩出炉接受采访时,他当场就秀起了英语剧《猫》中的片段,引来阵阵喝彩。

父母优秀,家风良好,自信乐观,成绩优异。

这些高考状元所展现的特质,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

不管你承不承认,那些拥有合格父母、丰富资源的城市孩子,正在把那些家境贫寒、信息闭塞的农村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寒门难出贵子,是自古以来的现实。

但寒门如果不出贵子,又如何改变命运?

高考状元出炉,也许这就是寒门子弟奋斗的意义

02

几天前,一位在乡村教书的读者,给我发来微信。

高考状元出炉,也许这就是寒门子弟奋斗的意义

特长课堂上,到处都是一脸稚气的孩子们,绞尽脑汁奋笔疾书、自信满满力争最好的模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之后,更加无奈。

农村孩子资源太匮乏,视野太狭隘,想走出去太难,想改变命运太苦。

高考状元出炉,也许这就是寒门子弟奋斗的意义

是的,条条道路通罗马。

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去过罗马,更有一些人拼尽全力赶往罗马,却在中途丢了性命。

现实从来不平,只因起点压根儿不同。

但是,对于穷人家的父母和孩子来说,如果不尽最大努力去缩短自己和罗马的距离,那一辈子只好待在远离罗马的缺憾与短视里,活得艰难又委屈,辛酸又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