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播楊瀾對父母的4個期望,快看看你能爲孩子做到幾點?

楊瀾是優秀女性的典範,她美麗、智慧、優雅、知性。她對於兒女的教育也有著自己特立獨行的一面,受到了萬千父母的推崇。

央視主播楊瀾對父母的4個期望,快看看你能為孩子做到幾點?

那麼,楊瀾是如何教育自己兒女的,文章羅列了以下這4點,希望各位父母可以借鑑。


01

不敷衍、不馬虎

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件小事

央視主播楊瀾對父母的4個期望,快看看你能為孩子做到幾點?

由於工作緣故,楊瀾不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但即使這樣,還能成為孩子鋼琴課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還在兒子八歲前陪著他遊歷了15個國家。

媽媽不是萬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這一條——面對孩子的每件小事,都不敷衍不馬虎。所以她到現在每次出差前,一定都會及其詳細的告訴兩個孩子:去哪裡,去多久,什麼時候陪他們。

為了和孩子們多在一起,楊瀾回家即使再苦再累,也會認真和孩子們交流,聽他們說話,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們在一起時,也會和他們玩拼圖、搭樂高、講故事,童趣不僅增加了親子關係,也給楊瀾帶來了很多歡樂。

其實就是這樣,你用心陪伴孩子,孩子也會記住與你相處的時光。現在能記錄孩子成長的電子設備有很多,但“筆墨”才是最真實的,圖片影像雖然生動,但是卻無法展示為人母的內心世界。

當孩子成人後,送給他一本“親子故事”,不僅僅是回憶,也是“一個女人學習做母親的過程”。


02

不緊張、不苛求

讓孩子在現實中成長

央視主播楊瀾對父母的4個期望,快看看你能為孩子做到幾點?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級,該上什麼樣的學校。在這些事情的關注上,楊瀾和天下父母一樣也曾揪心過,但楊瀾還是堅持讓孩子上了普通的公立學校。

對於兒子的學習,楊瀾從不要求他的成績一定要是拔尖的,也從沒給孩子請過家教,上補習班,唯一給孩子安排的補習班還是學習中國書法。

因為楊瀾做了權衡和比較,相對來說,中文比英文難學,假如孩子從小沒有一箇中文寫作環境,就難以學好中文。因此,孩子小時候需要重點補充的課程不是奧數,不是英文,恰恰是如今許多父母忽視的中文。

其實,楊瀾選擇讓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有一個“私心”,就是想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也生活在最接近社會現實的環境中,這樣的成長環境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但我們現在的父母總是苛求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那有些事情就變得會事與願違。造成的結果可能使孩子們變成事事謹小慎微的完美主義者,他們會害怕冒險,做事處處小心,生怕暴露弱點。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所以做媽媽的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上適得其反。


03

完善孩子好品性

讓孩子全面發展

央視主播楊瀾對父母的4個期望,快看看你能為孩子做到幾點?

楊瀾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快樂的人,也希望他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為此,楊瀾更注重培養孩子的: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幽默感。

她和孩子一起滑冰、跑步,因為孩子們迷上了《網球王子》,提出想學網球,楊瀾也加入其中做一個愛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週至少出兩次大汗。

身體素質好了,還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楊瀾在給兒子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當然,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

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認為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幾乎決定了孩子能否成功。因此她很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即使是孩子生氣的時候。在帶孩子出門時,還讓孩子大大方方的介紹自己,慢慢的孩子就不再怯場。

楊瀾對於孩子幽默感的培養和對待孩子學習是同等重要的。好的方法就是孩子說了什麼幽默的話,她就會開心的大笑,給予回應和讚賞。慢慢孩子就更加自信更加幽默了。

我們作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品性,讓孩子全面發展。知識在學校老師可以教會,但是如何表達自己、如果面對失敗、如何不驕不躁、如果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些都是需要父母去教的。身體健康是最基本的最關鍵的,但讓孩子勇敢的表達自己、有一顆善良的心和對抗挫折的耐力這些品質對孩子一生都很重要。


04

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央視主播楊瀾對父母的4個期望,快看看你能為孩子做到幾點?

有段時間,楊瀾兒子從上海轉學到北京,剛開始兒子很不開心,總說到了北京就見不到上海的老師和朋友了。

剛開始楊瀾安慰到說多交一些新朋友就適應了,可後來楊瀾看了一本教育孩子的書,書中說搬家對於大人來說不是大事,但在孩子眼中卻是天大的事。

此刻,父母千萬不能用新環境來安慰孩子,會讓孩子有種背叛感,覺得交了新朋友,就可以忘了老朋友。後來,楊瀾就主動幫孩子蒐集上海朋友和老師的聯繫方式,也會一段時間就帶兒子去上海,讓他們見面聚會。

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不僅僅是我們給予孩子愛,還要讓孩子學會愛別人。

比如把倒下的單車扶起來,方便下一個人騎、把地上的香蕉皮撿起來扔到垃圾桶裡防止有人摔倒、為好朋友精心製作一份禮物……當孩子做完這些事情時,再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讓他更願意付出自己的愛,這樣他也會收穫別人的愛。

每個媽媽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會對孩子傾盡所有。媽媽們應該發現孩子的潛能和才華,而不是設計孩子的未來。

更不要把對孩子的愛化成無盡的嘮叨,當你放下了大人的“優越感”,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個體,當你不再指手畫腳時,孩子自然會把你的話聽進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