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放眼全中國,恐怕再難找出比壽縣古城牆更加多災多難卻至今屹立不倒的遺址。這要從壽縣重要的戰略位置說起,這座城門距離淮河最近,俗稱“北門”,由城牆、甕城、城樓等組成,它的門向一面朝北,一面朝南,這種門向的特殊設計,在軍事上使攻城的敵軍一旦進入甕城,瞬間就會失去攻擊方向成為“甕中之鱉”。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並且城門的設計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所以壽縣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領導人對壽縣古城牆也十分重視,雖經歷無數次戰火的洗禮,卻總能在摧毀過後重建,並愈加堅固,完整保存至今。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壽縣古稱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都於此,大大提高了壽縣的政治地位,是楚國後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為保護都郡政權修築了許多防禦工事。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十日從來九風雨,一生數去幾滄桑,歷史最有趣的的地方就在於此,我們永遠無法預估下一秒究竟會發生什麼。以壽縣為都的楚最終成為秦統一六國的開始,誰曾想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便被楚人所滅,令人唏噓不已。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古城牆,重建於北宋熙寧年間,如果仔細看的話還能發現許多牆磚面寫有“建康許都統造”字樣,明清時期多次修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比平遙古城還要早一百年。城牆上的巨石在烈日的照射下光亮無比,可想而知這座城牆承載了多少歲月的重量。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如果與現在的壽縣人交談,你會驚喜地發現他們身上多多少少遺留著荊楚的文人氣質,從內到外散發出與世無爭的豁達之情。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時光荏苒,泛舊的城門結滿了雜草,歲月的夢被初升的日光叫醒,只有在這裡發生的美好傳說與歷史典故提醒著人們,壽縣曾經的絢爛與輝煌。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公園383年發生在這裡的淝水之戰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津津樂道的歷史典故,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等,除此之外,還有留犢情深、劉仁贍死節守城、當面鑼對面鼓、人心不足蛇吞象等傳說故事。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壽縣古城牆的滄桑,不是婉約惆悵的小橋流水,更不是歲月靜好的安然,她從風塵僕僕的戰亂中走來,憔悴飄落的容顏讓人心生憐憫之情。撫摸陽光下的牆磚,滾燙的溫度下是“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的無奈與沉重……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從上空俯瞰壽縣古城牆,大約呈方形,面積為3.6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為7148米,城牆高8.33米,寬6.66米。從城牆向淝水望去,千絲萬縷的垂柳隨風飄揚,茂密的綠茵圍繞左右,當年的兵家亂戰之地如今成為百姓安居樂業之地。

安徽皖中有一座古城牆,歷史竟然比平遙古城還要悠久,且保存完整

沉浸於兵荒馬亂的古城牆,前塵往事不能僅僅依靠文字取暖,更多是需要國家與人們的關注與保護,讓這些鋪滿滄桑的遺址能夠永遠散發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