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暉:帶您了解—腎癌治療全解析

更多專家採訪,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360健康癌友之家”

腎癌約佔成人惡性腫瘤的2%~3%,佔成人腎臟惡性腫瘤的80%~90%。世界範圍內各國或各地區的發病率各不相同,總體上發達國家發病率高於發展中國家,城市地區高於農村地區,男性多於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約為2∶1,發病年齡可見於各年齡段,高發年齡50~70歲。據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和衛生部衛生統計信息中心統計我國試點市、縣腫瘤發病及死亡資料顯示我國腎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至2008年已經成為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10位。

7月18日,360健康全球好藥事業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正式發起“帶您瞭解—腎癌治療全解析”專家直播活動,由陳朝暉副主任醫師為大家科普腎癌治療的相關知識。

陳朝暉:帶您瞭解—腎癌治療全解析

360健康:哪些人是腎癌的高發人群?造成腎癌的原因有哪一些?

陳朝暉副主任醫師:腎癌的高發人群一般是二十歲到六十歲的成年人,小孩和老人的發生率比較低。從性別比例上看:男女比例2:1。造成腎癌的原因主要有①環境和代謝。因為腎臟是人體的一個排毒器官。人體代謝的產物必須通過腎臟過濾掉,如果你攝入的成分含比較多的毒性,或者腎臟本身負荷過重的話,就有可能誘發腫瘤的發生。②腎臟腫瘤和基因突變有關。從根本上講,腎癌的發生是體內環境和體外環境相互作用的一個結果。

360健康:腎癌有什麼症狀?

陳朝暉副主任醫師:因為腎臟所處的部位在人體的背後,它被前面的腸子和其他器官覆蓋住了,人體摸不到,因此很難從體徵、體表發現,導致多數腎臟腫瘤在早期的時候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等到中晚期的時候,腎癌患者會出現腰痛、背部或者腹部的腫塊,血尿這些症狀。

360健康:要確診腎癌,需要做什麼體檢?

陳朝暉副主任醫師:影像學檢查對腎癌的診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做B超檢查,因為腎臟的輪廓鮮明、表面光滑,一旦它的輪廓和表面發生變化,很容易就能被超聲檢查出來。其次可以通過腹部CT檢查,判斷腫瘤的形態和部位。之後再通過磁共振檢查,判斷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具體作哪些項目需根要據每位患者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360健康:目前常規治療腎癌的方法有哪一些呢?

陳朝暉副主任醫師:治療腎癌要基於腫瘤的分期、大小、生長部位、侵犯範圍、患者整體的健康情況來評估。目前治療腎癌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手術治療,分為腫瘤根治和部分切除。腫瘤根治指通過手術把腎臟及周圍組織切乾淨,部分切除指通過手術保留腎臟的大多數組織且把瘤子切乾淨。二是物理治療,利用冷凍、微波、射頻等方式把局部組織損毀。

陳朝暉副主任醫師:根據病人情況和病情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手術。其他的治療方式有化療、放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對於腎癌來說,化療、放療效果都不是很好,靶向治療是晚期腎癌患者主流的治療方法。孤立的病灶適合放療,當腎癌廣泛轉移,肺部出現很多結節,這種情況下不推薦放療。

360健康:在晚期腎癌患者的治療中獲批的靶向治療藥物有哪一些?患者如何選擇。

陳朝暉副主任醫師:獲批的靶向治療藥物,多數是國外研發的藥物,真正進入國內的還不太多。已經進入中國且多數醫生都在使用的靶向治療藥物主要是四種:索拉菲尼,索坦, 帕唑帕尼, 阿昔替尼。患者在資金足夠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序貫治療,即作用相近的不同種藥物之間的轉換,如A類藥物靜脈用藥後繼以B類藥物的口服制劑。

專家介紹:

陳朝暉,醫學博士,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現擔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委員,武漢市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委員和湖北省男科學會委員。擔任《中華實驗外科雜誌》特約編委,《臨床泌尿外科雜誌》主編助理,《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審稿人。1998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療一系,2003年6月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2007年-2008年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密歇根州William Beaumont醫院泌尿外科從事international research fellow工作。目前主要從事泌尿外科微創治療,包括腹腔鏡和機器人手術等,對於腎臟腫瘤,膀胱腫瘤,前列腺癌,腎上腺腫瘤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腎結石有豐富臨床經驗。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多項國家級課題研究,包括作為主要學術骨幹參加國家科技部“863”和“973”項目研究。2001年度獲得共青團“湖北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稱號,2006年獲得武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年度和2006年度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4年度獲得華中科技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優勝獎,2005年度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教師,2006年獲得武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獲得“固令”杯泌尿外科病例演講二等獎,2011年獲得“默沙東泌尿外科學院”外科青年醫師技能大賽一等,2016年獲得武漢市“步長杯” 泌尿外科中青年手術視頻大賽第一名,2016年全國泌尿外科青年泌尿外科醫生病例演講比賽一等獎。目前獲得個人國家發明專利三項,發表學術論著30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