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在西安,“拆二代”这个群体不在少数,就连此时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人,也可能自己本来就是个“拆二代”,或者身边有那么几个“拆二代”朋友,而“拆二代”这个词,一直以来就存在很大的争议,百度百科上对于“拆二代”是的定义是这样的:

“拆二代”是相对“官二代”、“富二代”而提出来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多数是80年代后出生的城市近郊的人。他们继承了父辈们留下的房产,在城市扩建的时候,由于拆迁补偿而突然一夜之间暴富,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这个定义中,“拆二代”被拿来和“官二代”、“富二代”划分为类似群体,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手握某种碾压社会阶层的东西, 而“拆二代”手里握的,就是一种可以说在这个时代最具价值的固定资产——房子,并且还不止一套。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也正是这样,“拆二代”被称之为“特殊的群体”,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拆二代”就是一夜暴富的代名词,每当听到“拆二代”这个词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多金多房、挥霍浪费、好吃懒做、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所以这个“特殊”似乎往往偏向于贬义。

他们似乎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走上人生巅峰,那一声声“轰隆隆” 的砖瓦倒塌声,就是一笔巨大财富砸中“拆二代”们的声音,是为“拆二代”们变身千万、百万富翁的庆祝声,相比较辛苦打拼的同代人来说,“拆二代”的财富好像来的太轻而易举了,其他人只能感慨这就是命,或者切齿为什么自己没有这个好运气,或者意淫“拆二代”们“变身”以后的生活。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在很多人眼里,“拆二代”的人生就应该像开了挂一样,今天还在工地搬砖吃土、坐在电脑前写稿子,明天就摇身一变成为千万、百万富翁,签完字就立刻带着拆迁赔偿款去买跑车和奢侈品,从此人生不需要经历挫折磨难,不用给别人打工看老板脸色,每天光守着自己那几套房躺在家里收收房租,这一辈子就能特舒坦的过去了,祖上一间平房换得好几处楼房,还能得到一大笔赔偿金,简直赚翻了,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可是,难道真的所有“拆二代”的生活都是开跑车、娶美女、收房租、什么也不干吗?“拆二代”这个词真的没有被妖魔化吗?也许并不全是,还真有的“拆二代”会对这个名称嗤之以鼻,甚至想大喊“请别叫我‘拆二代’!”

在这篇文章中,你也许看不到你想象中“拆二代”们纸醉金迷的生活,但你能了解到部分“拆二代”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在一夜身份转换后,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压根不会向朋友说自己是“拆二代”,因为总是会被怪腔打趣”

之前不经意和朋友聊天说到自己以前家住土门,当时朋友就一阵怪音:“我去!拆二代呀!有钱有房跟我们可不一样”,后来每次出去他们都会指着我说“这货人家有钱有房”。虽然是开玩笑的,但是从此再也不会向身边的人说自己是个“拆二代”,压根连这个话题都不参与,因为不想让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我的确是一个“拆二代”,但请别用“你是一个可以坐享其成的土豪”的眼光看我!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每天都担心有出无入”

有一句话叫“家有百万不如家有破店”,尽管“拆二代”们拿到了不少拆迁赔偿款,但是从旧宅被拆除、旧地被征的那一天开始,“拆二代”的父母们就陷入了无工作、无收入、无社保的境地,曾经还有房租作为家庭收入,如今却只能靠着赔偿款生活,而不少刚刚开始工作的“拆二代”们,工资还只够养活自己,无法补贴家用,于是家里每天就靠着拆迁补偿款生活,虽然不至于入不敷出,但也要担心每天有出无入,思考怎样长久发展。

“我的确是一个‘拆二代’,但我没你们想象中的那么有钱”

在因拆致富的群体中,大多可达到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为少数,而其实很多“拆二代”在成为 “拆二代”前,家庭经济情况都不好,往往在拿到了赔偿款以后,要先还完家里曾经的旧账,然后给未来迁回时的每一套房预留装修资金,如果家里兄弟姐妹多的话,剩下的财富平摊下来也没有多少了,虽然与成为“拆二代”之前相比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并不会真的像想象中那样发了大财,有了钱,并不代表真有钱!

“也就是生活宽松了些,买东西还是会比价”

没有拆之前,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就本本分分的工作,省吃俭用的生活,在童年的记忆当中每天都是父母对挣钱难的叹息,每次要生活费时,父母都会说一遍“省着点花”。拆了迁之后,父母还是会习惯性省吃俭用的生活,去了菜市场还是会为了2毛钱讨价还价,只不过就是再也没听到过父母因为缺钱而叹息的声音了。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因为是‘拆二代’,我被家人剥夺了人生选择权”

自从拆迁以后,父母就带着老一辈的思想,觉得既然房也有了、钱也有了,那么自家儿女身为一个“拆二代”,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西安,尽早结婚生娃,找个朝九晚五特清闲的工作过一辈子就好,可是面对父母每天催促自己辞掉辛苦但却喜欢的工作,每天对自己逼婚上赶着介绍对象,虽然在西安有房,但是却更想逃离这个限制人生选择权的城市了,“拆二代”这个身份,反而变成了一种束缚。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离开那件即将被拆掉的房子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哭了”

“拆二代”拿的是钱,丢失的却是自己的家。确定要搬离村子、搬离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房子那天,父母吩咐我拿手机把家里角角落落都拍照留念,我分明看到父母噙着不舍的泪水。拆迁队每一铁锤击碎的不只是玻璃,还有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关于“家”的记忆。

从此每当再路过这里,都会想起小时候在这里生活、玩耍的点点滴滴,如今却都被拆成断壁残垣,或者变变成了在建的钢筋水泥,总觉得自己...没家了。有些人肯定会笑了:真特么矫情,有钱哪里买不到家,分了房以后不就成了你的家吗,还是全新的。可是试想一下:如果拆掉你的家,你知道是什么滋味吗?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父母不适应高楼里的生活,我也和曾经的朋友失去了联系”

以前的房子没拆时,邻里关系都特别好,大家总是吃完饭就出来溜达,碰上了打个招呼,兴起了随便坐在谁家门口聊会天,小孩子也可以随时串门去邻居家玩,现在大家都住在高楼里自己过自己的,关系难免淡了,好多曾经十几年的邻居甚至已经找不到了,父母不适应这种生活,显得更孤独,“拆二代”也和曾经朋友失去了联系。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提前拥有了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

成为一个“拆二代”最大的收益,就是能够提前拥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不用因为急着养家而早早出去工作,反而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出国读研,不用在钱少清闲离家近的工作和钱多但却累死累活的工作中纠结,因为可以自己开一家想开的店铺谋生,就连出去旅游的次数也变多了,也许的确可以少奋斗十年,但也不代表就可以坐吃山空不再奋斗。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对象更好找了,但也更难找了"

有人说:嫁不了官二代,嫁不了富二代,嫁个拆二代也可以。因为手握很多套房,“拆二代”们成为了很多女孩心中“嫁得好”的归宿,忽然之间就变得特别抢手,其中还不乏看起来根本门不当户不对的异性,看起来是找对象更容易了,其实更分不清到底谁是真心的了。

好不容易动了真心去拜访对方家,没曾想对方父母开口第一句话就问“家里几套房啊”,就连自己父母要给介绍对象的时候,给中间人说的第一个条件都是“我们家有5套房!”似乎房子的数量就是婚姻的质量,一度怀疑是不是“拆二代”只有找“拆二代”处对象,才能放心相信对方不是图自己家的房子,反正咱俩家都有,你家说不定还没我家多!

"嫁人比较有底气"

相比较汉子的忧愁,部分感性的“拆二代”姑娘们对于找对象这件事,却在另一种角度上底气十足:

反正我们家什么都有,未来找对象我不也用过于在乎他有没有房,更不用担心会因为家庭条件问题,遭到未来婆婆的冷眼相对,就算以后夫妻吵架了,我也有自己的房子可以住。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不想做拆二代,只想让我的孩子做富二代”

真没关心过家里到底赔了多少钱,顶多知道房子分了多少套,就连写的谁的名字都不知道,

总觉得能成为一个“拆二代”靠的都是上一代的余荫,换个角度想其实自己本身还是一无所有,所以还是得有自己的理想和想做的事,要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毕竟花自己的钱底气也更足一些,哪怕是跟父母商量辞了工作拿着这笔财富去创业,那也总比贪图享乐、坐吃山空的好。

"看到身边人因为房贷的惆怅,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记得刚毕业准备签工作时,父母问到公司给交五险一金吗,在得知只是不交住房公积金的时候,母亲直接回了一句:嗨!那个无所谓!那是第一次觉得身为一个“拆二代”是一件幸运的事。再后来跟朋友聊天时,看到他们谈起房贷压力的惆怅,而自己可以不用租房、不用攒钱买房、不用还房贷,没有什么优越感,只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不用只为了生计而奔波、工作。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比以前大度了一些,不像以前那么计较”

以前还不是“拆二代”时,跟朋友出去玩或者吃饭大多情况下会选择AA,有时候也会请客,但心里还会心疼钱包,自从变成“拆二代”以后,就比以前大度了些。请客?请吧!没什么好计较的了。

“不知道怎么理财,狂补理财知识”

当一笔从未见过的巨大财富突然从天而降时,的确会一阵眩晕不知所以,有过挥霍金钱的时候,但冷静下来后还是觉得钱生钱才是硬道理,不过那么大一笔钱放在手里怕贬值,拿出去做金融投资又不懂怕被骗,想再买套房子吧,又怕自己的钱全在房子里,万一房价跌了就全部套牢了,于是就开始一直狂补理财知识。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曾经在一个网站上看到有人这样评价拆二代:啃老族、花心、没文化。可难道这些只是“拆二代”才有的特征?似乎也并不是吧,抛开“拆二代”的身份定义,适用于这三种评价的人,在非“拆二代”当中似乎也不在少数。

西安的拆二代:我手握10套房,但每天都觉得钱不够花

诚然,突如其来的大笔财富和多套房产,会让很多人会迷失,在一夜暴富后失去心智挥霍无度,关于“拆二代”的负面新闻也的确不在少数,但这却不能代表所有的“拆二代”。据调查显示,拆迁前后,79.9%的青年消费水平保持稳定,消费水平降低的占3.5%,消费水平提高的占16.6%。部分青年的确因为拆迁带来收入,出现消费水平有所提升的现象,但大部分都在合理范围之内。

也许一个红圈里的“拆”字对于旁观者来说,是大笔的财富和多套房产,是可以不用劳动就能享受一辈子的幸福通告,但是似乎在大部分“拆二代”们心里,这个“拆”字不仅代表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有着百般难解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