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黑他之后,我再没发过朋友圈 "

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 没有喜欢的人时,就算摔断腿也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只是泰然自若把腿重新接上就是。但是有了喜欢的人之后,哪怕吃饭轻轻咬了下嘴唇,也要发个朋友圈,其实没多痛,只是希望他能知道,想要他关心下自己。 "

" 喜欢 " 这种情绪,其实挺可爱的,它会让怯懦的你充满勇气去靠近、去追逐、去表达,却也会让勇敢的你因为思念、暧昧和猜测而变得格外幼稚、敏感和脆弱。

昨天翻朋友圈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在朋友圈看见过朋友米粒的动态了。点开她的头像,才发现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把朋友圈的权限设置成了三天可见。

那个喜欢时时刻刻在朋友圈分享吃吃喝喝和自拍照的她,不知何时就突然沉默了。我记得米粒以前跟我说过,很多时候,直接的问候和叙述显得刻意而啰嗦,所以她喜欢把生活分享在朋友圈里。

假装告诉所有人她每天做的有趣和重要的事情,但其实那上百条的朋友圈,都是发给一个人看的。

朋友圈就像是一个羞答答的小女孩,笨拙地表达爱意的方式,米粒就是那个羞答答的小女孩,总是心怀期待地公开自己的生活,然后心怀期待等着某个人的点赞和回复。

和米粒聊过之后才知道,她已经和那个形如男友的人分手了。在那之后,米粒拉黑了那个人,也就再没发过朋友圈。

因为知道再也收不到他的点赞、得不到他的评论,知道两个人再也不会因为一条朋友圈的动态而甜蜜地聊起天来。

分享对于米粒来说已经失去了全部的意义,甚至是从前她费尽心思发过的那些朋友圈和她心满意足看到的点赞或评论,都显得非常幼稚和刺眼。

所以米粒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不会继续再发生的故事,就这样沉没在米粒的生活里,那种靠着朋友圈而成长起来的感情,好像也随着时间而越来越淡、越来越远。

我们都曾经喜欢过一个人,也都有过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爱的感觉,我们都曾谨慎措辞、删删改改无数次只为了发一条像样的朋友圈,也都曾经心心念念、满心期待只想要快一些得到重要的人的回应。

很多时候,朋友圈的经营就像是传递旧时光里一张张来来往往的青涩情书,传达着不容易说出口的爱意,也让字里行间萌生出的暧昧恣意生长起来。

可是我们谁也没有发现,那种需要通过朋友圈来拥有和维系的爱情,是不知你冷暖、不解你悲喜的爱情,那种需要通过昭告天下才能引起他注意的付出,本身就充满了揶揄和无可奈何。

而真正的被爱,是在平淡生活里,你啰啰嗦嗦的讲述和他安安静静的聆听,是你不需要过多的表现就能够被发觉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是你无需多说就能够得到的安慰和关怀。

那个能真正懂得你喜怒哀乐、在乎你阴晴冷暖的人,一定不只活跃在你的朋友圈里,而你也不需要通过朋友圈来验证些什么,因为那个人,会让你拥有被了解的心安和能分享的满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