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劉冷絲

欄目絲說教育改革

家有中考寶寶的家長很明白一道理:中考比高考更重要。

因為,中考直接決定了寶寶將來上重點高中還是普高,高中不是義務制教育階段,有重點和普通類型之分,寶寶不能上重點高中,這就意味著寶寶90%以上難以上國家重點大學。中考是不是比高考更要拼?

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某初中模擬中考前的總動員

目前,我國各省市都是以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為單位各自舉行中考和錄取工作,所採用的錄取方式是近半為下達指標到各初中,類似於高校錄取的保送,還有很大一部分為特長生。其他%60的寶寶通過中考裸分、部分寶寶有加分進入不同層次的高中。

採用重點高中入學指標下達是為了減少初中擇校。小學和初中屬於義務制教育,初中的入學採用就近入學,為了在中考中取勝,很多家長動用一切手段讓寶寶進入優秀初中,我們常說的“學區房”就是這麼來的。為了避免學區房等等現象的產生,重點高中下達了大量的入學指標給教學質量一般的初中。

另外還有一部分初中生寶寶是通過各種加分加點的方式拿到了進入重點高中的入門券,一些競賽證書就是制勝法寶。

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家長們紅裝亮相祝福中考

上述兩個進入重點高中的類型都帶來了不公平,比如,同分不同命,優秀初中裡期中期末成績好的寶寶可能無法通過保送進入重點高中,一般初中裡成績差的寶寶相反能夠進入重點高中。再如,拿到一個競賽獲獎可能就讓某位寶寶順利進入重點高中,這對其他寶寶來說同樣是不公平的。

因此,教育部在2016年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對中考改革進行了系統設計,明確了中考改革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於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招生錄取模式,以及規範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以此促使寶寶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維護教育公平。

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寶寶們簽名宣誓衝刺中考

這樣的改革重在改變目前招生將部分學科成績簡單相加作為錄取唯一依據,由此克服唯分數論;同時取消各類競賽和特長的加分,統一納入到綜合素質考評之中。改革的中心是減輕寶寶們的文化課程學習壓力,加大綜合素質培養,與未來的大學招生接軌。

比如,改革明確要求試點地區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評價內容上,要求細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和要求。評價重點上,強調反映寶寶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寶寶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和突出表現。

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中考中的跳繩考核

再如,大幅減少、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取消體育、藝術等競賽類加分項目,相關特長和表現等計入寶寶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在招生錄取時作為參考。進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給予有條件的高中階段學校一定數量的自主招生名額,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寶寶,鼓勵發展寶寶興趣特長。嚴禁違規跨區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惡性競爭,維護正常的招生秩序。

這樣的改革如果到位,綜合素質提升和教育公平確實會有很大的改善。

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中考中的體育考核

過去我們比較重視傳統意義上的中考科目,所以中考科目方面的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相對而言,其他科目的師資力量就比較薄弱。這次改革,意味著更加重視全面基礎和素養。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解決各學科師資配備均衡的問題。綜合素質評價是中考改革成敗的關鍵。綜合素質評價的推出,讓我們更加關注寶寶的全面發展,扭轉以考試成績和分數單一評價寶寶的局面,克服了僅僅用終結性的中考成績來選拔寶寶的弊端。只要能做到客觀真實的過程記錄,公開透明的公示體系,能確保評價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公平公正性,那麼綜合素質評價就一定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

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和管理機制,與高考改革相銜接、相協調,改變了傳統考試“唯分數”錄取模式,給不同寶寶提供了多樣化的成長成才路徑、發展希望和公平機會,確實充滿公平理念和創新思想。

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其實,中考更需要加油

當然,這些美好的設想怎麼變成現實中的美好,恐怕沒有那麼簡單。不過,初中教育和中考改革不到位,後面的高考和大學教育也沒辦法進一步改革,整個中國的教育也沒辦法提升水平。

中考錄取打破唯分是舉,寶寶綜合素質能否提高?

敬告本文如有錯漏,歡迎批評指正,作者將在跟帖中及時更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