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乡“打工仔”到老板,致我奋斗的地方——荣成

从外乡“打工仔”到老板,致我奋斗的地方——荣成

我叫李磊,现与妻子一起经营着一家汽车服务公司。我汽车维修的手艺从小师从父亲,父亲修理轮胎几十年,在当地汽修行业也小有名气,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我对汽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一行就要精一行,在技校学习期间,我选择了汽修和电器修理专业,让自己的汽修技术更加精湛。

2007年,朋友在青岛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邀请我过去工作。青岛城市大、发展快、机会也多,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工作有了着落,我的爱情也在这一年悄悄发芽了。

从外乡“打工仔”到老板,致我奋斗的地方——荣成

那一年盛夏,正值毕业季,有老同学建议举办一场同学聚会,特别有意义。在那场聚会上,我与妻子田丽再次相遇,不久后,我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那时,我在青岛上班,田丽在浙江打工,为了以后的发展,田丽辞去工作,回到菏泽。2008年,我们领了结婚证,成为夫妻,但也没结束我们异地生活的状态。我仍然在青岛工作,她留在老家菏泽。

2009年底,听亲戚介绍,荣成是个不错的地方,我第一次有了去荣成看看的想法。2010年初,我来到荣成,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这里天蓝得像宝石一样,透着亮光,一尘不染的路面让人舍不得踩下去,我仿佛置身仙境一般。当即我便决定留下来,算是任性了一回。荣成的工作节奏的确很舒心,但对于在青岛工作过的我来说,还是有心里落差,青岛与荣成的私家车数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我们当时买不起车,荣成也没火车站,每次回老家坐汽车着实不方便。综合考虑,在荣成工作一年后,我又回到了青岛。但荣成就像在我心里扎了根似的,让我念念不忘。

从外乡“打工仔”到老板,致我奋斗的地方——荣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一家人总是这样异地生活也不是办法,而且,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在城市上学,走出来见见世面。我和妻子就商量着选择一座城市定居,我提议去荣成,尽管当初离开了荣成,但我日思夜想的还是能去荣成工作生活。再加上2010年,青荣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我相信荣成必定再次给我带来惊喜。没想到,妻子非常支持我的决定。2012年,我再次踏上前往荣成的路。不同的是,这次我不是孤身一人,而是与家人一起。我在一家汽修店顺利就职,妻子田丽则在一家电子厂上班,老板是荣成本地人,平时工作、生活上对我们特别照顾,2014年,因业务拓展,老板想将汽修店转让,我和妻子一商量决定自己承接下来。资金是个大问题,但一听说我想要自己干,不管是荣成朋友还是老乡都纷纷向我伸出援手,特别是老板知道我们有困难,答应转让金可以分期付。就这样,我们在荣成算是真正立了业。

从外乡“打工仔”到老板,致我奋斗的地方——荣成

办理营业执照时,我们真正享受到了荣成“态度好、效率高”的高质量服务,为我们这样初次创业的异乡人省去了很多麻烦事。

汽修店刚开业,我们就面临异乡创业的首个难题——客源少。但我们凭借实惠的价格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一个个“回头客”,通过朋友介绍,我们的顾客越来越多。汽车保养、维修、美容、快修、洗车等服务样样俱全,我们从不向客户推销产品,维修保养汽车顺带享受洗车服务,车里里外外闪亮一新,我们以最实惠的价格,让顾客享受到比汽车4S店更优质的服务。汽修店早上7时营业,下班永远没有时间点,有时半夜顾客的车出现问题,只要拨打我的电话,不管是威海、文登,还是荣成镇街,我都二话不说拿着工具就赶过去。顾客如果不方便送车来,我们就免费去取,洗好、保养完再主动送过去,有时顾客的车出问题了,又急着用车,我就让他们直接开我的车。顾客选择了我们,就是相信我们,我们就要把最好的态度、最优的服务提供给他们。现在平均每天来店里光顾的顾客达到五六十人,好评率达100%。

从外乡“打工仔”到老板,致我奋斗的地方——荣成

由于业务拓展,顾客数量剧增,原有的店面满足不了业务的要求。前几日,我们的新店面在振华影视城西哆来咪对面开张,营业之前,就已经有很多老顾客向我们打听新店地址,营业第一天,来往的顾客络绎不绝。感谢荣成给了我们优质的创业条件和空间,让我们在荣成买了车、买了房,彻底扎根荣成。特别是荣成人的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不管是邻居大姐还是顾客、员工,看我们有时忙得连买菜的工夫都没有,便隔三差五带些蔬菜、水果给我们,平时我们和店里员工经常一起做饭吃,热闹得像一家人一样,现在家里第二个孩子也顺利出生,事业、家庭在荣成实现了“双丰收”。

从外乡“打工仔”到老板,致我奋斗的地方——荣成

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荣成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满城的绿树红花,现在走在街上,像走进公园里一般。青荣城际铁路、荣乌高速公路的通车,不管是远在老家菏泽的父母亲来荣成,还是我们过年过节回老家都十分方便。每次回去,我都忍不住赞叹:在荣成奋斗、生活的日子美着哩!

从外乡“打工仔”到老板,致我奋斗的地方——荣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