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各位聽友,大家好,這裡是乾訸書苑。我是了無痕,每週四晚上八點半,我和大家一起學習《弟子規》。今天我們學習:“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怎樣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父母給我們的;人這一生最孱弱的是幼兒時期,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父母一生辛勞,只為把兒女養大。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省吃儉用卻把積攢的一切都給了孩子。當孩子長大成人了,而父母卻老了。面對辛辛苦苦為自己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每一個做子女的,應該怎樣做呢?

有的人認為:給了父母錢就算是孝順父母了;有的人認為管父母吃住就是盡了孝道了。這真的算是“孝”嗎?有一次子游問孔子:“子女用豐厚的生活來奉養父母,能不能算是盡孝呢?”孔子反問道:“這和養狗養馬有什麼區別呢?”孔子的意思很明確:不尊敬父母,只管父母吃住,和養狗養馬一樣,是算不上孝的。只有尊敬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怎樣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孝敬父母呢?《弟子規》中給我們列舉了一個標準:“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有事情呼喚自己的時候,不要慢吞吞的,要立刻答應。父母吩咐我們做的事情,不能拖拖拉拉,應當馬上去完成。

三國時期,有一位叫王裒(póu)的人,非常孝順他的媽媽。只要是母親的事情,他都親力親為,體貼入微。母親膽子小,最怕打雷。所以每當遇到風雨交加、雷聲隆隆的時候,王裒就陪在母親身邊。握著母親的手,絕不離開半步。等到母親過世後,他非常地悲痛。每逢陰天打雷,王裒就會飛奔到母親的墳邊,去陪伴地下的母親。並且他哀泣著說:“孩兒就在此地,母親不要害怕。”

有一次,王裒依在一棵柏樹前哭泣,他的眼淚滴落到柏樹上面,柏樹因為感召到王裒的孝心,也傷心地枯萎了。 王裒一生以教書為業。每當他讀到課文“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時,他就非常地難過,難過到沒有辦法繼續教授學生。他的學生擔心老師哀傷過度,所以就把《蓼莪》這一篇給廢止了。

怎樣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我們看到這樣的孝行是不是會深受感動呢?王裒是孝道中的賢者,他的孝行我們很難做得到,這也是正常的。但是父母從小把我們拉扯長大,辛勤地照顧我們。孩子生病,最著急擔心的就是父母;孩子出門,最牽掛自己的人也是父母;父母回家,第一眼搜尋的就是孩子……父母的心時時刻刻都牽掛在孩子身上。面對父母對我們的愛,想一想我們對父母又做了些什麼呢?

很多時候我們有時間去玩遊戲,卻沒時間給父母打一個電話;有的時候我們花幾千元錢請朋友吃飯,卻不捨得給父母花幾百塊錢買一件衣服;有的時候我們跑到幾千裡之外去參加同學會,卻沒有時間回家陪陪父母;我們煩了可以朝父母大吼大叫;可是父母難過了向誰傾訴呢?我們沒錢了,可以向父母伸手要,父母沒錢了向我們要過嗎?回家的時候我們拿父母的東西理直氣壯,父母來兒女家的時候用我們的東西都是畏手畏腳。和父母當年對我們的照顧相比,我們對父母到底做了些什麼呢?

歲月無情,時光催人老。當我們長大成人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已經變得年老體弱。就是為了撫養我們長大成人,他們過早地累彎了腰,面對一生為自己操勞的人,捫心自問,我們盡到做子女的孝心了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他們終歸會一個個地離開我們而去。所以說,親愛的朋友們,盡孝應儘早。從現在做起,請記住這幾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