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论战斗力比德国差得远,最后是靠什么取胜?

苏联在战争初期蒙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惨重损失,如果不是靠着地大物博和盟国的支援,几乎可以肯定,苏联绝对没有消耗德国大批精锐乃至最终拖垮德国的能力。

苏联的优势是本土作战,几乎谈不上要维持补给线一说,等到后期打到东欧和德国本土时,德国也在没有能力找苏军补给线的茬了。

苏联论战斗力比德国差得远,最后是靠什么取胜?

德国就不一样了,西欧战役的时候距离太近,再加上英法兵败如山倒,补给线基本没被刁难,等到攻进苏联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地盘限制了想象力”,火车走几天看到的都是一成不变的乌克兰田野,糟糕的道路对德军后勤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这还不算到处破坏的苏军游击队,德军的补给线维持的异常艰难。

就算空运物资,德国本来也没多少运输机,再扣掉用于北非战场、挪威和法国以及本土所用外,能够调遣到东线的运输机更少,而且,就算德国空军战斗机牛上天,也不能把苏联空军当空气吧?

苏联论战斗力比德国差得远,最后是靠什么取胜?

相反的是,苏联这帮“灰色牲口”简直可怕,缺什么都自己造,没有港口就建一个港口出来,没有火车站就建一个火车站出来,原本的劣势也变成了优势。

苏联论战斗力比德国差得远,最后是靠什么取胜?

即使在恶劣的天气和环境,苏联人也倾力解决。前后被德军包围900天的列宁格勒早在1942年初就熬不住了,南方通往莫斯科的补给线被完全切断,苏联空军也没有多余的力量把补给送进去。苏军硬是在拉多加湖的冰面上开出一条补给线,通过汽车、摩托、雪橇等一切交通工具把补给送进列宁格勒城里,尽管损失惨重,但最终还是撑了下来,撑到苏军发动反攻那天。

苏联论战斗力比德国差得远,最后是靠什么取胜?

后勤对于军队来说不仅是维持战斗力的关键,更是士气的主心骨,打击对方的后勤补给是快速取得战争胜利的好办法,拿破仑就喜欢偷袭敌方补给线。不过能人都死在能耐上了,远征俄罗斯惨败也正是因为法军补给线被切断,困在莫斯科城中孤立无援,最终撤退变成了溃退,皇帝失去了他的宝座。

但这一招也并非万金油,一旦遇到一支足够顽强、统帅足够出色的军队,切断后勤只会使其背水一战,如远征意大利的迦太基军队,在汉尼拔的率领下翻越阿尔卑斯山,出现在罗马共和国的后方,猝不及防的罗马被汉尼拔在坎尼包了饺子,如果不是迦太基内乱,也许整个世界史都会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