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玫瑰花为乡亲们铺就致富路

小小玫瑰花为乡亲们铺就致富路

小小玫瑰花为乡亲们铺就致富路

小小玫瑰花为乡亲们铺就致富路

今年6月,“张玫瑰”手捧毕业证书在兰州新区产业孵化大厦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因为,在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努力,“张玫瑰”带领公司上下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借助孵化大厦的平台,金桥食品厂成功升级为金桥玫瑰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广的发展前景。

“张玫瑰”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提起他的本名张百斌,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可是“张玫瑰”这个称呼却有很多人知晓。依托兰州新区蓬勃发展的玫瑰种植业,他让传统的玫瑰产业走向了多元化,也带领着乡亲们走上了一条致富的玫瑰大道。

五元钱的创业路

1989年,初中毕业后的张百斌决定走出闭塞落后的西岔,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怀揣着家人四处借来的五元钱,他去了省城兰州。一无所有的他从收废品做起,一分一角地积累,终于有了创业的第一桶金480元钱,利用这笔钱他购置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开始倒卖啤酒、蔬菜,到后来做建材、搞运输,虽然十分辛苦,但他坚持了下来。在做运输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些食品厂的朋友,便开始跟着学习糕点制作。

张百斌清晰地记得,1997年,经过不断地积累以后,他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产业——永登县城那家叫“金桥蛋糕城”的商铺。在后来的20多年里,金桥蛋糕的味道成了很多永登人最熟悉和喜爱的味道。随着蛋糕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张百斌也建起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厂,专注于自己的蛋糕店,做人们爱吃的糕点,日子倒也过得自在。2006年,张百斌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虽然公司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以传统糕点为主。

黄土地上的新花样

张百斌从小就在西岔镇长大,他记得小时候房前屋后都栽有玫瑰,一到开花的季节,花香四溢。然而,那时候的玫瑰花并不值钱,乡亲们为了采摘玫瑰花,双手还总是被弄得伤痕累累。自从食品厂办起来以后,张百斌总在想,能不能把他最熟悉的玫瑰花做到自己的产品中来。那时,当地人对玫瑰花的概念,除了观赏便是制作成玫瑰酱或直接食用,或用来制作面点。沿着这个思路,他开始尝试做鲜花饼。

2012年,兰州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得知自己家乡的这一重大变化,张百斌热血澎湃,他总觉得是时候回来做点什么了。这时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揣着五元钱去闯省城的毛头小子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这一次,他带回来480万元的创业金。

虽然在新区建立了自己的食品厂,也有了自己的食品销售渠道,但这并不是他真正的志向。他希望乘着兰州新区大发展的东风,让家乡的玫瑰花更有价值,也希望自己能在故土上干出一番事业。

这么多年和玫瑰花打交道,张百斌意识到家乡对玫瑰花的利用有很大的局限性,除了观赏和食用以外,再无他法。殊不知在这朵小小的玫瑰花身上,其实还有着许多值得挖掘的宝藏。

2016年,兰州新区金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重点农业科技型企业入驻新区产业孵化大厦,在新区科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蛋变成鸡”的孵化过程,着手原生态玫瑰全产业链的综合开发。企业不仅继续深入研发各类玫瑰食品,还从玫瑰花中提取出绿色有机玫瑰精华液,将玫瑰从单一的观赏性植物发展成了深层次、多用途的产品。玫瑰洗面奶、玫瑰面膜……2018年以来,“唐玫人”牌的各类护肤品相继问世,金桥玫瑰科技有限公司也应运而生。

玫瑰铺就的致富路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方式的多元化,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兰州新区中川、秦川两地农户至今依旧保持着种植玫瑰树、采摘玫瑰花的传统。张百斌深知,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花农们,将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只要是花儿的品相好,他从不吝啬给花农们远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 (转2版)(接1版)

2016年,金桥公司从兰州新区农户手中收购了5万元左右的玫瑰花,到了第二年,收购量翻了六番,2018年,收购玫瑰花原材料的总价值更是达到了85万元。这些原材料均来自兰州新区中川、秦川两地的花农。这些数据背后,是当地花农们不断增加的收入和日益改善的生活水平。

可以说,新区的玫瑰花成就了金桥科技有限公司这个本土企业,金桥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慢慢成就新区玫瑰,让玫瑰产业成为兰州新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也让更多的花农从此走上一条致富的“玫瑰大道”。

创业路上的“家人”

2018年7月10日,天空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跟随张百斌前往其新建的厂区。途中,张百斌看到一位男子冒雨骑着摩托车前行,便停下车来,为其送上了一把雨伞。“这是我公司的库管,家在附近的源泰村,骑车回家也就五分钟的路程,可能是忘了带伞。”

员工杨芳的父母还供着一个大学生,经济压力较大,得知这个情况后,张百斌给老夫妻俩都安排了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张百斌把员工们当做亲人,员工们对他同样也像家人一样。公司面临转型升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支持研发,员工们得知这一情况,不仅不着急向他要工资,还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支持他,这也让他十分感动。

对于新区这些年的变化,张百斌看在眼里,新区的大发展带动父老乡亲生活上的大变化,他同样看在眼里。以前,周边的乡镇村子都非常闭塞,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随着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和企业家们来到兰州新区,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新区的发展壮大,使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不仅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全民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随着大量企业的入驻,给当地人带来了许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更具有服务意识,更善于与人交流。“对于兰州新区的发展,我们都充满信心。”张百斌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