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爲什麼容易脆弱——從教多年,心痛莫名

優秀的孩子為什麼容易脆弱——從教多年,心痛莫名

謝謝大家的轉發和收藏,我們會努力分享更多有價值的教育經驗!

還有續篇,怎麼培養抗挫力!

沒錯,優秀的孩子來自於家庭教育,可以說,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來自於家庭的奠基,父母的孜孜培養,只為孩子成為優秀的人,為什麼要孩子優秀,初衷多種:

1,希望孩子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甚至比自己更好的)

2,希望孩子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家長還活著,身體也很健康)

3,擔心孩子以後吃苦(可能自己小時候吃很多苦,雖然現在也不會痛在身了;或者就是現在很苦,除了房子,全是負債,房子還要還貸。我們都一樣,很苦)

4,沒有目的,就是那樣做了

5,源於家長的不自信,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希望孩子光宗耀祖。其實就是自卑

等等

家長們通過各種方法也確實這樣努力著,目的也基本達到 了,我們來看看幾個我的學生:(大部分內容引自各人作品《送給孩子最美的禮物》,這次以不同的主題呈現)

1,14年的一個學生,女孩,6歲。(那時好像我還很年輕)

媽媽愛讀書,更愛給孩子讀書,那個時候在我們的繪本屋借的書:羅爾德達爾的《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女巫》等,都是長篇小說。

你會問,6歲怎麼認識那麼多字?是的,她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如果她真能認那麼多字,那肯定是因為受她媽媽的影響!記住:6歲前,起碼6歲前,一定是家長給孩子讀書,不是給她一本書:喏,去讀!那樣的話,要你幹嘛?

但那麼小,就能聽懂書裡的故事?——告訴你,千萬別低估孩子,更別小看天天讀書的孩子!

不要膜拜“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堅持“好好讀書,天天讀書”!

15年的時候,大概也是在我們的鼓勵下(我們經常會舉辦這樣的活動),孩子自己創作繪本,故事充滿想象力,語言流暢精煉!

忘了說,這個女生架子鼓當時已經是業餘的8級了,舞蹈也是不用誇的。

那屆的畢業典禮,擔任我的《鼠小弟長大以後做什麼》裡最重要的一角:老師!

最令我感動的是,排節目的過程中,發燒39度,依然若無其事的參與,後來還是她媽媽告知我的!

對這樣的孩子,有的只有愛惜!

2,同樣是14年,6歲小女孩。如果說第一位是班上的佼佼者,那這位就是學校的大明星了;如果說第一位是我眼裡的明月,那這位就是眾星捧月的月了。這毫不誇張。

她爸爸是個主持人,媽媽從事著我們少見的一個行業,很高深的一個行業,對於孩子的培養是無比的重視,:凡事都要拿第一,凡事有演出必定要參加!

這個孩子也確實優秀,不可能不優秀,她可以甩開同齡人幾條街,得到同學乃至老師的追捧,我也非常喜歡他她,怎麼會不喜歡她呢?

但有一點讓我非常受不了,有時很煩,但後來很痛:她很脆弱!這跟第一位完全不同!

就比如:上課的時候,她很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你不得不請她,但你又怎麼能每次都請她,有時你不得不告訴她先等等,如果等一個人,再等一個人,她就會出現一種複雜的表情,我現在不知該怎樣描述。然後就不再舉手了,也不再有興趣上課了,但她不會搗亂,不會影響別人(怎麼會不影響別人呢),她只是讓自己沉寂下來,這個表情應該叫很痛苦。

我把這個暫時稱作:脆弱,專業點的說法是抗挫力差,或者情商、逆商什麼的需要提高。

3,17年,來自上海的小女孩,6歲。首先,她來自上海,如果說上海的教育是中國第一沒有意見吧,也是世界名列前茅的。不是我或者上海或者中國自己排的名,是世界教育權威機構的綜合評比結果。《詩詞大會》上3位出色的選手,都是來自上海。這不是偶然。

這個女孩來到“大海南”,坐在我們中間,那自然是鶴立雞群,自然是讓我們蓬蓽生輝!

各個方面的優秀就不必列舉了。

但不足的情況就是跟上面的第二位基本一樣,最後我只能用一樣的話來總結她:

我把這個暫時稱作:脆弱,專業點的說法是抗挫力差,或者情商、逆商什麼的需要提高。

4,18年,就是上週。6歲小女孩。又是6歲!這個年齡極其關鍵,是一個人基本定型的分界線,現在的樣子,也預示著未來的樣子!

當然 ,我所舉的例子,肯定都是最優秀的孩子,不用懷疑!

她是我英語課上的NO.1,61節目表演的領隊,但最近有兩次沒有出現在我們的節目排練上,第二次我才明白:是因為做領隊壓力太大,已經無法承受,情緒失控,無法參加甚至上課了!
到底這壓力有多大呢?每個人的感受和承受力不同,我只能描述一下我們的情況:

所謂的領隊就是在每個節目前有一句臺詞和一個動作,記住這些稍微有點難度;

另外就是我們既然是排節目,肯定不會一下子就成功了,要不斷地重複和返工,包括如果她的領隊沒有做好,我們也會返工;

最後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會批評一些人,比如那些不專心的人。但這個領隊一般只是忘詞,只會提醒和示範給她,批評倒沒有多少。

所以,當第二次缺席我們的排練的時候,我是真的無話可說了,雖然我十分欣賞她喜歡她,但我從來不會因為這個會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或者包庇,不管是多麼優秀的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都會根據原因進行指正或者批評!

但此刻,或者事後,我想得更多的是怎麼樣幫助這樣的孩子,怎麼樣讓這些孩子的家長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因為我知道,這些情況的出現都是因為家長的不當培養,以及對自己不當行為的無視或者無意識。

我所有的,更多的是心痛!

我有多喜愛這些孩子,就有多心痛!

這也是我長篇大論的原因:希望我們的孩子優秀的同時,更堅強;希望我們的家長,願望實現的同時,做得更完美!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為什麼會出現後3種情況,其實是一種情況?

下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