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論》十四:經典學派利率論的錯誤以及經濟體系的因變量

《通論》十四:經典學派利率論的錯誤以及經濟體系的因變量

讀財經書,論統計數,一家之言,貽笑大方。

經典學派的利率論

經典學派把利率看做使投資需求與儲蓄意願二者趨於均衡的因素。

馬歇爾《原理》:利息為市場上使用資本的代價,所以利息趨於市場資本總需求等於資本總供給時的均衡點。

卡賽爾《利息的性質與必然性》:投資構成“等待的需求”,儲蓄構成“等待的供給”。

卡佛《財富的分配》:將看做使等待的邊際負效用一資本的邊際生產力二者趨於相等的因素。

福祿克斯《經濟原理》:儲蓄與利用資本的幾乎,必會自動調整,只要淨利率大於零。

經典學派利率論的共同點

設所得不變,則儲蓄量與資本量二者,皆隨利率的改變而改變,當前利率所定,必為需求曲線與儲蓄曲線相交點。

《通論》十四:經典學派利率論的錯誤以及經濟體系的因變量

利息是不貯錢的報酬

經典學派利率的錯誤

經典學派把利息看做是等待本身的報酬,而不看做不貯錢的報酬。各種貸款和投資都有風險,由貸款或投資得到的好處可以看做是冒風險的報酬,而不是等待本身的報酬。

錯誤點:第一,定量所得的儲蓄量不一定隨利率的增加而增加,同時也沒有人否認,在投資需求表上,投資隨利率的增加而減少。

第二,經典學派常常設想,當貨幣數量增加時,至少在開頭及短期內,利率有降低的趨勢。

錯誤的原因

傳統分析方法的錯誤,在於未能正確證明何為經濟體系的自變數。

儲蓄和投資都是經濟體系的因變量,經濟體系的自變量是消費傾向、資本邊際效率表及利率。

利率的循環推理

在均衡狀態,利率固然等於資本的邊際效率,但若兩者不相等,則增加或減少當前投資量,使二者相等,必有利可圖。但設以此為利率理論,或由此推得利率,則犯循環推理的毛病。


資本的邊際效率表告訴我們,不是利率將定於何點,而是設利率已知,則新投資的產量將擴充至何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