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农民变了 而是这些歪风邪气让农村“变了味”!

喜欢请关注我们

记忆中的农村,虽然生活节俭,但民风淳朴,村民们守望相助,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而现在,农民生活越过越好,城里人却说,农民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了,确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已经慢慢地“变了味”。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一些歪风邪气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精神家园,让整个农村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都发生了变化。

1.严重的攀比

过去,谁家要办红白喜事,一个村子的人都会来帮忙,现在,为了让自己有面子,要倾家荡产地不让一个村子的人笑话,导致人情支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盛大,彩礼钱越来越高,媳妇越来越难找。面子功夫是做足了,人心却越来越远了,这样严重攀比的最后,受苦的还是农民自己。

2.侵犯他们权利

过去,整个村子都是团结的,村干部全心全意服务人们,见利忘义的小人会被大家唾弃,现在全都变了,关系户能拿到更多好处,普通农民只能任由别人欺负,眼看着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却无能为力。

3.补贴发放不公正

国家为了农村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对贫困人口发放补贴。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真正需要补贴的人往往拿不到,这种现象也给村民们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污染了农村的风气。

4.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发展不均衡

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有些人还买了车,住上了小别墅,但还有少部分的农民依然生活贫困,于是就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而且差距越拉越大。以前农民们都会帮着家里条件不好的人,现在却是穷的人让人嫌弃甚至看不起,一见到就躲得远远的;而富人一出现,人们都围上去,试图和他拉上关系,各种去讨好。

在这样的风气下,农村怎能不“变味”?想要改变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对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进行严惩,这样才能还乡村一片净土,你们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