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从上周起,北京教育播报联合北京教育新闻中心及《现代教育报》推出“首都优秀教师师德典型”系列报道。今天,播报君要和您分享的是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老师的故事。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什么样的老师能让学生亲切地称为“老方”?什么样的老师能幽默地教会学生自律?什么样的老师能让学生毕业之后仍心怀感恩?张方建老师就是我们期待遇到的好老师。他的幽默和快乐育人理念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道。他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播撒下仁爱、善良、正直、快乐的种子,让学生一生受用。张老师是如何快乐育人的?下面的故事里有独家秘笈哦。

人物名片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张方建,北京市第109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东城区骨干教师。曾被评为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一等奖”、“东城区‘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新生活’百姓宣讲活动优秀宣讲员”等荣誉称号。2016及2017年,两次获评“北京市百姓宣讲活动优秀宣讲员”。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发展。2014年参与编写出版了《人文阅读》(全四册)。

人物故事

多点幽默,快乐育人

睡得晚、起得早,干得多、挣得少,不少班主任常常如此自嘲。相比一般的老师,张方建老师遇到的困难更多——家住在通州,上班在东城。况且对张方建老师来说,还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有时候晚上十点半才能到家。熟悉北京交通的都知道,这对身体和心理的挑战常常让人容易有暴脾气。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可是在学生眼中,每天走进班级的张老师总是面带微笑。有的时候,学生一看张老师笑呵呵的,会好奇地问:“老师,您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张老师就和学生开玩笑说:“因为你们啊!看到你们,我就打心里高兴!因为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好的一届!” 有些学生一下子就乐了,班级气氛也活跃了。

其实,张方建老师也并非也没有脾气。只是他会经常反思:我希望自己遇到一个怎样的老师?一个不快乐的老师,怎能教出快乐的学生呢?我要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唯有乐业,才能敬业!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骗手机”让学生懂自律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学生犯“错误”,老师往往会很烦。张方建老师也烦过,但是后来想明白了:气大伤身,为何要用学生的错误惩罚自己呢?寓教于乐岂不是更好?“骗手机”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一提到手机,可能很多老师都头疼。在张老师的班上,会有一个小箱子。每天早上班干部收手机,放学再发。不过有时候也会有不愿意交手机的学生。

上届高一刚入学的时候,有个比较调皮的男生就没交手机,并且理直气壮地说没带!

遇到这种情况,张方建老师不露声色,暗中观察。在上第三节课的时候,这名学生果然在课上玩手机,正好被张方建老师看到。下课后,这名学生还是不愿意交手机。张老师给了学生一个选择题:请家长来,让家长来要手机;或者自己现在交了。这名学生一听,立刻就把手机交出来了。这个时候,张老师突然说:“手机没收了,不给你了。”学生听后非常恼火,争辩说:“不是说今天就还我吗?”此时,张老师呵呵一笑:“你早上不也骗我说没带手机吗?我为啥不能骗你呢?”学生当时就哑口无言。

下午放学的时候,张老师把手机用一封信包好,还给了这名学生。信上大概是这样写的:“相信你今天已经体会到被人欺骗的愤怒,老师被你欺骗时的感觉是一样的。希望你以后记住,你可以欺骗老师,老师也可以欺骗你。你走向社会的时候也会是这样。但是我是个有诚信的老师,我答应你的我会兑现,希望你以后答应我的也能兑现。”结果这名学生这件事以后再也没有欺骗过老师。

张方建老师认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不管,管手机不是目的,能不管才是目的。例如,现在的这个班,一开始收手机,都交,一学期下来,全班已经养成了在学校不用手机的习惯。后来,张方建老师就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提倡交手机,也可以不交。结果学生目前没有一个因为手机违纪。

教会家长快乐育人

张方建老师不只希望学生快乐,也希望把快乐传递给家长。有一次,一位家长问:“张老师,我们家孩子最近在学校有啥问题?”张老师反问家长:“您为何要问孩子的问题呢?您可以问问孩子在学校有哪些较好的表现?我更愿意夸夸您家孩子,他最近表现挺好的,上周我们仿写《诗经》,他写了一首感恩父母的诗,写得特好!全班最佳!我都感动了!”家长听后特别高兴。一句表扬,暖了家长,乐了孩子——家长回去肯定会夸孩子。快乐就这样从张老师这里传给了家长、孩子。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张老师所带的班是一个快乐的班集体,班里氛围轻松愉快,师生之间其乐融融。去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时候,学生以“爱国”为主题写作文编故事。有的学生挺逗,用张方建老师的名字当故事主角,最后还给安排一个为国壮烈的结局!学生解释说:“不这样不能凸显‘爱国’的主题啊!”这篇文章在班里一读,全班学生欢声雷动!

学生敢这样写,正是因为张方建老师和他们平时的关系融洽。学生喜欢一位老师,才敢和老师开玩笑!哪个学生不愿意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学习呢?

这位老师爱“送礼”不收礼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一定程度上,老师就是学生学习、效仿的人生榜样。正因如此,张方建常常提醒自己:身教胜于言传!就像家长送礼这事儿,张老师的态度就是俩字:不收!有的时候送零食的家长会客气说:“没事,没事,咱又不是外人。”张老师会开玩笑婉拒:“对不起,我已经结婚了,除了我爱人是内人,其他的啊,都是外人。”

还有一次,有个刚转来的借读生的家长给张老师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沓钞票。张老师立刻拒绝!家长说:“没事没事……”张老师说:“有事啊,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您是在考验我吗?”

之所以这样做,张老师认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该清白正直、知足常乐。这样,在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时,才能乐得坦荡,乐得自在,乐得有尊严!

不过张老师有时候也会收一些学生送的礼物,例如学生的私信、教师节的便签祝福、生病后几个学生涂抹的塑胶烤画……甚至还收过学生送的一个大白兔奶糖……基本上这些都是不花钱或者很少钱的小礼物。张方建老师认为,他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是上届高三全班学生在成人仪式上送的“绶带”,上面写的是五个字:“最帅班主任”!看到学生对自己的肯定,张老师内心无比的开心。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除了“收礼”,平时张方建老师也会给学生送“礼”:他自己花钱买书奖励那些语文成绩好和进步比较大的孩子,每学期大概会奖励十本书,三年差不多会花一千块钱左右。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和成长,二是为了回馈社会。张方建老师说,1993年他上初中的时候,家境贫寒,曾经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现在工作了,要回报社会当年对他的帮助!令他特别感动、开心的是,上届学生在毕业后,他们也回馈母校,给这届师弟师妹们捐赠了五十多本图书!爱和善行就这样传递下来!

一届又一届学生毕业了,张老师相信他所教过的学生不管到哪里都会笑对人生,因为他一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仁爱、善良、正直、快乐的种子。

别人眼中的他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学生刘文爽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在张老师的身上有无数个优秀标签,但只有一个词我觉得最能代表他——尊重。张老师的管理措施从来都是真正调查实情后加以反复思考再实施,在此期间还会不断观察是否可行。他含蓄而饱含尊重的笑意使他也收获了无尽的回赠!他是一位真正立德树人的好老师!

张方建老师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时常带着我们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以其犀利的眼光和缜密的逻辑,让我们逐渐养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与分析问题的方法。平日里,张老师很尊重我们的想法,会认真聆听我们对班级的意见并做出调整,将我们高二(1)班——“淇奥班”变成了一个“懂仁义,敢担当,求最好”的最好班级!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学生丁子恒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学生家长

不知从几何时,儿子更愿意在我面前称呼张老师为“老方”,听起来更亲近,没有距离感。 “老方”一句简单的鼓励、一次温暖的握手、一个提示的眼神,都会让他记挂于心。虽然只相处短短两年,但在儿子心中,对老方早已是一份如父如兄般沉甸甸的亲情。人们常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张方建老师就是孩子心中的路标,让他无怨无悔、如影随形般地追随着。

张方建老师爱好读书、写作,也喜欢钻研问题,研究课题,把心思都花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上。更难得的是他还把这些年的资料全都整理下来,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同事,其心胸与敬业精神也可见一斑。作为班主任,他深受儒学思想熏陶,注重自我修养,以身作则,常引导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每一届他送走的毕业生,身上都有他的影子,毕业多年仍感恩学校的教导。

快乐育人法,四两拨千斤——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张方建|2018首都师德典型3

同事王新

来源 | 文字及图片由北京教育新闻中心提供

制图 | 殷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