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一鍵關注聊聊那些房事兒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看《我不是藥神》差點遲到,男朋友還要去便利店買紙巾。

我一通埋怨:磨磨唧唧磨磨蹭蹭的,一個上廁所都不帶紙巾的人……

他無視我:你到時候不要問我借。

笑話,我一個淚點高到珠穆朗瑪峰的女人會需要紙巾?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打臉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兩個小時後……我被他拖出電影院。

我也就掉了兩斤眼淚,用光了三包紙巾吧。

真不能怪我,誰料到這麼引人發笑的卡司陣容演的電影這麼催人淚下呢?

影片講述的是幾位慢粒白血病患者,買不起4萬大洋一盒的進口抗癌藥格列寧,為了活下去,只能向藥販子程勇購買從印度走私的仿製抗癌藥的故事。程勇起初單純為了生計販賣走私藥,隨著故事發展、白血病人呂受益的死去,他開始蛻變成“藥神”。

故事沒有多複雜,我哭的不是劇情,而是生命無常的不安全感。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我不是藥神》之所以能牽動所有人的神經,是因為它的真實性。

電影中的很多場景,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同款。

在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的時候,很多人正在病房裡嗷嗷嗷嗷嗷嗷;在我們深陷“外賣不好吃”“公交有點堵”諸如此類的小煩惱的時候,很多人連活著都是一種奢侈。

現實中,中產家庭到普通家庭,也不過是一場感冒的距離。

今年年初的刷屏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以日記的形式詳細記錄了岳父從染病到去世短短29天的全過程。

身體一向健康的強健老岳父得了流感,堅決不去醫院要自己扛,沒想到病情惡化,老丈人住進ICU病房,每天的醫療費需要2萬。

就算家裡的存款、股票和岳父母的養老錢都用上,理想的情況下也只能撐30多天。這時兩口子開始商量,救人要緊,賣掉北京的房……

它像一枚炸彈,炸醒了電影院裡的每一個人:生活不只有小確幸、小美好,還有生老病死。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藥神的原型,是幫病友買藥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陸勇。2002年陸勇患病的時候,是個企業家。他吃瑞士格列寧,每月4萬,很快就吃掉了近60萬,吃掉了大城市一套房。

電影裡,老婦人對警察說,“我病了三年,4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但我想活,不想死。”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我不禁想,如果他們沒有房子,拿什麼來續命呢??

在前後左右的觀眾都開始抹眼淚的時候,她又加了一句:“你就能保證自己這輩子不得病嗎?”

我不能。

我不能心懷僥倖,賭注一生平安順遂、沒災沒病。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看完《我不是藥神》,嚇得我趕緊買了一套房

回到家後,男朋友沉默許久,臨睡前突然開口:我們買套房吧。

我有點懵,因為他向來是個租房主義者,聲稱“租房的生活也可以很精緻”。

我對買房也沒有多執著,沒有房貸壓力,每個月可以買買買,而且房子可以隨著工作變動,比較自由。

最主要是,畢業3年,靠自己湊首付實在是痴心妄想。

見我沒反對,他再次開口:我算了筆賬。我們一個月租金4000,買房要是公積金貸款的話,我們還貸的錢和租金也差不多。而且,咱倆不懂理財,積蓄一直放餘X寶裡還不夠抵抗通貨膨脹的,還是買房比較划算。

“說的像我有幾百萬似的,咱倆那點積蓄也不夠首付啊。”

“以前我倆一直不想啃老,要靠自己。其實這種想法挺蠢的,你想想,父母給我們湊首付,為什麼不能當做是一種投資呢?

“婚還沒結呢,怎麼買?”

“那先結婚再買個房吧。”

我給他一腳,“婚都沒求,別想忽悠我。”

不請自來的重疾是懸掛在每一個人頭上的隱形利劍,誰也不知道自己頭上的劍什麼時候掉下來,而房子,是保護自身最後的盾牌。

不說了,我又該去看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