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离监|催泪!“爸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

特许离监|催泪!“爸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

6月30日,宁德市屏南县城溪坪社区一平房内,一名身穿囚服、背影有些瘦削的年轻人跪在床边,抱着床上昏迷的老人失声痛哭,这一天原本是年轻人的生日,但此时的他却满是悲伤和懊悔,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特许离监|催泪!“爸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

生日当天,囚子跪在父亲病榻

“爸,快醒醒,小儿子回来看您了。”

“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

“爸爸,您如果知道是我回来了,就眨下眼睛。”

一边用力呼唤着,一边紧紧地握住父亲的手。处于昏迷状态的老人,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和意识,轻轻眨了下右眼,并紧紧勾住了年轻人的手指。意识到许久未归家的小儿子回家了,似乎能够感受到老人想要醒来却又无能为力的挣扎和痛苦,此时抱他的年轻人已泣不成声,这一幕让现场所有人潸然泪下……

跪在床头的年轻人叫徐小荣(化名),那天刚好是他28岁的生日,由于打群架故意伤害他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现在宁德监狱七监区服刑。躺在床上的病人是他的父亲,2018年4月因高血压引发脑出血,辗转多家医院救治无效后,5月底被下达了病危通知。

法亦有情,让爱回家

5月初,姐姐徐女士找到小荣所在监区的副监区长吴奶园,告知小荣的父亲病重,希望弟弟能够打个电话回去。了解情况后,在监区的帮助下,小荣先后两次拨打亲情电话给家人。眼看着父亲的情况越来越危急,6月21日,徐女士再次来监狱,找到吴奶园,流露出想申请特许离监探亲。

“送父亲最后一程,是每个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不留遗憾,也有利于徐小荣走好今后的道路。”吴奶园将情况汇报监狱长黄义权后,马上得到了支持。

经过审查,徐小荣符合特许离监探亲的条件。经过严格审批,并与徐女士、当地司法局多次沟通后,徐小荣的离监探亲时间被定在6月30日上午。为了安抚徐小荣的情绪和确保安全,监区多次找其谈话教育,做好了充足准备。

特许离监|催泪!“爸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

迟来的孝心,太过沉重

特许离监|催泪!“爸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

6月30日中午12时,在三名民警的押解下,徐小荣回到了屏南县老家,迎接他的是望穿秋水的妻儿、母亲以及其他一众亲戚。只到门口就已不能自已,抱了一下一年多未见的儿子,徐小荣直奔父亲的房间,跪在床边,抱着父亲大哭:“爸,小儿子回来看您了,您快醒醒”“爸,以前是我不懂事,我现在改好了,您挺住,等我回来孝敬您”,不管小荣怎么呼唤,父亲都没有任何回应。

为父亲擦擦身子、用针筒喂父亲“吃饭”……就像小时候父亲照顾自己那样,尽为人子迟来的孝心,旁边的家人早已哭成泪人。很快,一个多小时的探亲时间就到了,“爸,我走了,您要挺住,等我回来”,离别时,徐小荣向父亲磕了三个响头。走出大门的一瞬间,他又突然返回最后抱一次父亲,他是那么的不舍,因为他知道离别也许就是永别。

特许离监|催泪!“爸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

后记

“以前我不懂事,通过这次的探亲,让我更明白尽孝趁早,只有痛改前非,努力改造,重塑自我,早日回归,承担起丈夫、儿子的责任,才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警官的教诲。”已经慢慢从悲伤中走出的徐小荣对民警感慨到。

6月28日召开的全国监狱工作会议上,要求“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在五大改造中,文化改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孝”是一切善意的缘起,是文化改造服刑人员的重要内容,监狱工作既要有法度,也要有温度,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实施这种有温度的特许离监探亲活动,让服刑人员用实际行动尽一份孝心,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抚慰一个家庭,让这种深沉的情感感染服刑人员,使他们懂义利、敬法度、尚道德,引导他们走向新生。

特许离监|催泪!“爸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特许离监|催泪!“爸爸,请再看儿子一眼吧!”

来源 | 宁德监狱

编辑 |《法制日报》福建记者站新媒体中心

关注福建法治建设进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