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河套街道一对新婚伉俪许下“疫”后心愿

催泪!河套街道一对新婚伉俪许下“疫”后心愿

郭田的“请战书”。

催泪!河套街道一对新婚伉俪许下“疫”后心愿

刘楠在做信息梳理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2月8日讯(记者 金俐秀 通讯员 石启彬)雪莱说:“春天还会远吗?”我们都知道,不远了,因为她终会来的。   当郭田问及上一次一起回家是什么时候时,妻子刘楠想了想,摇摇头笑着说:“记不得了。”这是河套街道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他们二人同是街道办事处普通的工作人员,分属不同部门。同是共产党员的他们,在得知街道要成立城市化小区战“疫”突击队时,夫妻俩不谋而合,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申请加入战“疫”突击队到小区疫情防控一线战斗。   郭田是战“疫”突击队二队的队长,在他的请战书里,他写道“一切行动听指挥,指哪打哪,绝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确,从每日晨起的集中培训到卡口执勤,从严控小区进出人员到给志愿者发放防控物资,他一直冲在前线,不怕苦不怕累,还要照顾到同事及志愿者的身体情况。“人在高度紧张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累的。”郭田说,最紧张的这一个周,他们什么都顾不上,只想着快速统计入户,确保小区居民的安全。摸排工作难度大、各小区情况不一、复杂程度也不同,郭田不仅要做到及时收集住户信息,还需要常驻业主微信群中,进行信息反馈,做好工作人员与小区住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   “主任,我是党员,我先报名。”这是刘楠通过微信申请加入一线的原话。刘楠负责的是小区人员摸排工作,要对有人居住的需要进行信息登记并进行防控措施宣传,对无人居住的需多次入户走访确认,并把摸排数据及时汇总更新。因为工作连轴转,来不及喝水,嗓子哑了;由于部分小区年代久没有电梯,脚上也经常磨起水泡;为了赶工作进度,尽早梳理汇总,来不及吃饭,只能餐餐泡面。夫妻俩只能在吃饭之余互相鼓励,相互打气。   郭田和刘楠都是河套人,庚子鼠年,是这对新婚三个月的小夫妻度过的第一个新年。本来,他们对这个二人世界的新开始充满了期待,年夜饭吃什么、假期去哪玩、什么时候回爸妈家,每一个小打算都透露着小夫妻的甜蜜幸福。可是,谁也没想到,就算同在一个屋檐下,这半个月以来,他们连见面都需要“抽时间”。郭田是机关党政办工作人员,业务繁忙,还要带领突击队为两个小区把好防控大门,每天早出晚归;妻子刘楠在蓝湾铭都既是排查员又是统计员,每天6点多出门,晚上十点才回来。于是就出现了“我睡了你才回,我醒了你还在睡”的情况,就更别说一起回父母家吃饭了。   其实,刘楠值班的蓝湾铭都小区跟婆婆家就隔着一条马路,而郭田就在岳父家住的小区门前值班。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却让他们回家陪父母吃一段团圆饭成为了“可望不可及”的心愿。刘楠的父亲年前因为工作原因到湖北出差,回来后主动自我隔离,所以他们即便就在眼前也一直没有回去过。就连郭田也是在岗上见过解除隔离就匆匆到“疫”线工作的岳父,简单打个招呼就各忙各的了。从大年初二开始,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他们,也实在分身乏术,抽不出时间去看看父母。因此,一起回家陪父母吃顿饭就成了俩人共同的小心愿。   晨起日未挂东方,归来披星又戴月。同在防疫一线,虽为夫妻,更是战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对新婚伉俪,在各自的岗位上选择逆风前行。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大家”稳了,“小家”才能安。在河套街道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像郭田他们这样的夫妻档、父女档、父子档、兄弟档、姊妹档,甚至一家四代人齐上阵的还有很多很多。众志成城,战役必胜,我们相信,疫情终会过去,春天必将到来。等一切过去,愿相聚享阖家团圆,愿老友共话桑麻谈天说地,愿春的盛宴酣畅淋漓,愿每一个“逆行”人平安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