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歷史的轉折點是哪場戰役?

笑探古今


當異常慘烈的抗日戰火熊熊燃燒的時候,國軍付出了非常慘烈的代價,但最終因為武器落後萬分的原因,國軍一直處在防守的狀態中無法自拔。


日本的武器在整個世界的水平上是算不上太過於頂尖的,但是對付當時百分之九十幾部分是農業文明的中國來說卻已經算得上是綽綽有餘。

武器上的差距

在抗日戰爭前,蔣介石從德國買了很多德式裝備,訓練了大概60支左右的德械師,不過因為西安事變的突然爆發,導致蔣介石還沒有準備好就發動了淞滬會戰。


雖然說是訓練了60支左右的德械師,但是這60支多的德械師卻只有九支是完全達到訓練水平的,其他都是訓練了一半不到就投入了戰場中,而德械師雖然有一些重武器,但是同樣在很大程度上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

最終在粉碎日本人三個月佔領全中國的淞滬會戰中,蔣介石花重金培訓的德械師折損了大半在上海地區,除了蔣介石自己的部隊,連同其他各大軍閥們一共在戰場上傷亡了大概三十來萬人,而日本的傷亡僅4萬人左右。


這就是最簡單的武器差距,正是因為武器差距重大,國軍在當時才遭受到了那麼大的傷亡。

不怕死、單兵素質又強大的日本士兵

可能受到很多抗日神劇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日本除了滑稽之外就沒有其他水平了,但實際上日本的單兵力量也是很強的,因為受到武士道的洗禮,日本很多士兵在戰場上都是非常不怕死的,再加上訓練精良,他們的近身戰鬥力非常強。

曾經有一位將軍回憶,在淞滬戰場上有兩名日本士兵落單被十幾名中國士兵包圍住了,但是在兩名日本士兵的刺刀威脅下,十幾個人愣是沒敢圍上去,最後是用子彈才把這兩名日本士兵給殺死的。


而跟日本士兵相比,當時中國的子彈是非常匱乏的,所以在日本選擇用刺刀的時候,中國士兵根本沒有多餘的資源拿子彈去跟他們拼刺刀,在武器上比不上日本人、在近身戰鬥上也比不上日本人,由此可見,日本當時的威脅有多麼巨大了

而因為中國戰場拖延太久的原因,日本的武士道訓練漸漸有些跟不上節奏起來,因此就出現了很多新兵沒有受到武士道的影響,還不能完全地用生命為他們的天皇效力。

這個時候日本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法,他們研究了一種精神藥物,藥效有些類似於激烈加強版的興奮藥,他們會把這種藥物製造成藥丸,然後在作戰前命令士兵們服用下去。

所以在這種方法的作用下,即便日本的士兵還不夠“勇敢”,他們也會在這種藥物的刺激下變得狂熱起來,然後變成戰場上的狂鬥士,令敵人不敢近身。

抗日戰爭最大的轉折點是戰爭的本身

日本的一支師團相當於中國的一支軍級單位,但是在抗日戰爭中,一支日本的師團是可以對戰中國五支軍力量的,即便是武器遠遠精銳於日本的美國人,他們在攻入日本沖繩島的時候,有著各種軍艦的輔助,傷亡也是達到了8萬人對10萬人的慘烈程度。


如果不是美國趁早製造出原子彈的話,日本的戰爭持久力還會長時間延續下去,美國人估計,他們得在日本本土達到100萬人到三四百萬人的傷亡才能取得對日本的勝利,而這個過程中,更不用說侵略在中國的日本部隊了。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在抗日戰爭中是沒有確切轉折點的,如果真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整場從頭到尾的抗日戰爭。

正是因為在抗日戰爭中艱苦搏鬥的先烈們把日本拖入了無法自拔的戰爭泥潭中,打破了日本的一個月佔領上海、三個月佔領全中國的狂妄想法,把日本拖入了多年的戰爭中,他們後面才會經歷到資源匱乏的窘境。


然後他們才會把目標轉移到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國家中,才會因為觸及到歐美國家的利益,致使美國人對他們實行了石油的大封鎖,最後他們因為石油的嚴重封鎖怕無法運轉龐大的戰爭機器,才會發動了世界知名的珍珠港事件。

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的爆發,美國政府才能利用國民們的仇恨發動了美國人以往一直很抗拒的戰爭,正是因為美國人陷入了太平洋戰爭的泥潭以及懷揣著對進攻日本本土的巨大憂慮,他們最後才會選擇了原子彈,才會迫使陷入瘋狂的日本人選擇了投降。

擴大戰線、加深拖延戰爭才是勝利的關鍵

所以說我覺得如果真要說轉折點的話,整場抗日戰爭的堅持才是最大的轉折點。

有人對國軍的屢戰屢退有很大的詬病,因此對他們大有辱罵,但是如果國軍真的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把所有精銳部隊堅守在一地決不放棄的話,那正是日本求之不得的事情。

因為在剛開始還沒裝備大量美式裝備、德式裝備又幾近被打殘的情況下,國軍是根本沒有能力和日本人決一死戰的,如果他們把部隊集中在一起堅守的話,那日本人的飛機、坦克、大炮就會集中在一起,將他們集中給消滅掉。

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那就沒有後來長達八年的堅守纏綿了。

日本也不會陷入戰爭泥潭、然後在他們可以安心消化中國境內的資源後,他們是不可能會去得罪美國人、不可能會去打美國人勢力範圍內的東南亞、更不會發動挑起全體美國人仇恨的珍珠港事變、到時候羅斯福怕國民的反對就不會宣佈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了。

然後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可能日本就變成了第二個清朝、元朝,在統治多年把仇恨逐漸消弭後,他們可能就成為了我國正統歷史的一部分,這都是有很大可能的。


其實大家只要好好想一想,連揚州10日被殺的80萬人和成都的140萬骸骨都能被歷史掩蓋,更何況是屠殺數量還沒達到他們一半的南京呢?

所以說我覺得抗日戰爭沒有確切的轉折點,如果要說轉折點那就是整場的抗日戰爭,雖然在國內戰場上沒有出現太過於亮眼的戰績,但實際上擴大戰線的退守也是一種無形的勝利,因為日本資源的貧瘠,他們註定了無法拖延太久,因為戰爭的延續、游擊隊的打擊,就意味著日本人無法安心的吸收轉化中國的資源,因此把日本拖入泥潭,就意味著出現了一半的勝利。


孤客生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中國戰場與鄰近的太平洋戰場共同構成同盟國在亞太打擊日軍的戰略割據,深刻影響著日本的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判斷抗日戰爭的轉折點就必須聯繫當時整個的亞太戰局為背景。

很多朋友提到了武漢會戰,雙方在付出了五六十萬人的傷亡後進入了相持階段。縱觀武漢會戰後1年內雙方的態勢,很難看出是因為戰爭潛力不足而進入相持,更多的反而是謀求更大的廝殺前的一種沉默與思考。

日本此時在中國已經打了7年,軍隊減員已經超百萬,資源不足的頹勢已經初露端倪,但是還沒有達到極限,同時由於在諾門坎之戰中大敗於蘇軍,這就導致加上傳統的陸海軍矛盾也因此變得空前尖銳。日本內閣為了調解雙方矛盾,和稀泥般的出臺了“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地位的同時,向南洋發展”這樣一個同時以中美英蘇四國為對手的國家戰略,正是在這個時候,日本確定了向南洋進軍的計劃。

相反,從1938年起開始得到蘇聯大量援助的中國軍隊戰鬥力大大加強,加上國內充分的戰爭動員和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在逐步形成,雖然經歷了武漢會戰傷亡40萬的巨大代價和隨後1939年幾場大會戰的失利,總體力量不僅沒有削弱,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加強。從1939年11月開始至次年3月,飽受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一直是被動挨打狀態的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的向外國軍隊發起反擊。從北起內蒙古包頭、南到廣西崑崙關的廣大地域。中國軍隊共投入130個師約150餘萬人,作戰1300多次,雖然只殲滅日軍數萬人,但是極大的動搖了日本的整體國家戰略。日本原先設想的自武漢會戰後想逐步縮減在華兵力、特別是陸軍的計劃經過中國軍隊這一輪打擊被迫暫停,反而加強力量發動了一系列攻擊行動,孤注一擲,以迫使中國屈服。

只可惜日軍在正面攻擊中國軍隊的同時,忘了身後還有一個敵後戰場,其對手更為強悍而又靈活。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攻勢行動剛剛結束沒3個月,日軍後方的華北戰場上,擁兵40餘萬的八路軍隨即發動了百團大戰,將日軍在華北的交通體系攪了個稀里嘩啦。惱羞成怒的日軍被迫在南北兩個戰場疲於應付,南面旨在奪取重慶的棗宜會戰還沒打出什麼名堂就被迫又在北方發動掃蕩作戰。被中國軍隊搞得焦頭爛額的日本陸軍被迫繼續投入兵力並從此深陷中國戰場。

陸軍大量投入中國戰場,日本的戰爭資源就要隨之傾斜,這又引起了海軍的不滿,更何況資源本身就極為貧乏。在海軍的一再爭取下,日本內閣被迫又重新修訂戰略,將目光瞄向南面。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1—2年內,日本海軍和配屬一部分作戰的陸軍攻菲律賓、奪印尼、戰緬甸,打得中美英軍隊一潰千里,可謂是氣吞萬里如虎。

只可惜好景不長,睡獅般覺醒的美國很快在太平洋將日本海軍打得眼冒金星。在中國大陸,中日兩軍戰線犬牙交錯,誰也吃不掉誰。而在中國戰場(根據1941年中美英首腦會議將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劃為中國戰區)的另一端——緬甸,則出現了轉機。

繼1942年上半年,日軍進攻緬甸並將中英盟軍逐出緬甸後,徹底切斷了中國通往國外的唯一一條公路線——滇緬公路,中國獲得國際援助的抗日物資完全通過狂風暴雪肆虐的喜馬拉雅山。

進入1944年,太平洋戰場,美軍與日軍在馬里亞納群島、新幾內亞群島陷入短暫的僵持。而已經陷入同盟國在戰略上四面包圍的日本則企圖集中力量先打破一點,進而達到全盤皆活的目的。

日軍將目標選在了自認為盟軍力量薄弱的印度——英帕爾。這裡集結著英印軍主力和兩年前從緬甸撤退過來的中國軍隊兩個步兵師,同時也是國際援助中國的物資中轉地,一旦攻取這裡打垮中英盟軍,無疑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1944年3月底,日軍集中3個師團約10萬餘人向英帕爾進攻,同時為了防止中國軍隊南下攻擊側翼,日本軍部又同時在中國大陸發動了旨在打通縱貫中國大陸直至東南亞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

為了應對日軍的攻勢,中國國民政府應美英當局的請求,集結龐大兵力於中緬邊境,從中國雲南境內的怒江東岸向日軍發起攻擊。1944年5月,集結在怒江東岸的中國遠征軍16萬大軍開始強渡怒江,向盤踞滇西和緬北的日軍發起大規模反攻作戰,史稱“滇西緬北會戰”。

中國遠征軍不僅在兵力上大大超過日軍,在武器裝備上也佔有一定的優勢。經過8個月激戰,中國軍隊相繼攻克騰衝、松山、龍陵、臘戍,於1945年1月底在芒市與從印度沿著孟拱河谷一路攻擊前進的英軍以及中國駐印軍部隊會師,共殲滅日軍4萬餘人。

滇西緬北會戰後,日軍在中南半島完全陷入崩潰狀態。在中國大陸的豫湘桂會戰中雖然獲勝,卻由於緬甸戰場的潰敗而導致戰略意義盡失,反而耗盡了最後一點力量。還在豫湘桂會戰後期,中國軍隊在中國大陸就相繼發起反攻作戰,大片大片的收復淪陷國土,直至日本戰敗投降。

因此,滇西緬北會戰才是中國抗戰歷史真正的轉折點。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關於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答案也不一樣。

有人認為中國戰場上沒有轉折點,真正的轉折點是日軍偷襲珍珠港,然後美國對日宣戰,從而開啟了太平洋戰爭,將日本投入了泥潭。



這個說法當然有道理,但對於中國的抗日來說,日軍偷襲珍珠港卻並非轉折點。

第一點,就算日軍不主動偷襲珍珠港,美國參戰都是必然的。如果美國一直不參戰,不論是哪一方會勝,美國都是沒什麼好果子吃。比如在歐洲戰場上,德國和蘇聯不論誰獲勝,接下來要遭殃的恐怕都是美國。

第二點,即便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中國大陸的攻勢其實並沒有受到影響。雖然美國的參戰,讓日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無力在太平洋戰場上。但真正在中國戰場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中國人自己。



當然,也有人認為淞滬會戰是轉折點,它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日軍傷亡4萬餘人);

也有人認為臺兒莊戰役是轉折點,這是抗日戰爭爆發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日軍傷亡2萬餘人);


也有人說武漢會戰,此戰過後,中國軍隊從戰略防守轉為了戰略相持(日軍傷亡25.7萬人);

也有人說是長沙會戰,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是中國軍隊正面戰場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日軍傷亡11萬人);


也有人說是湘西會戰,因為湘西會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入反攻階段(日軍傷亡3.5萬人)。



其實我認為,不管是哪一場戰役,只要是能大規模消滅日軍有生力量,都可以稱得上是轉折點。

日軍之所以發動侵略戰爭,無非是因為日本本土資源匱乏 ,為了掠奪資源罷了。日本想要掠奪神州大地上的資源,只有一個辦法,徹底征服和奴役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但是一場又一場的戰役下來,日本人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征服這個民族。日本人明明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的戰役,哪怕是一直壓著中國軍隊打,就是無法使中國人屈服。

雖然有漢奸產生,但是更多的中國人依舊是前赴後繼的奔赴抗日戰場,哪怕明知道是死,也願意用血肉之軀去阻擋日本人前進的腳步,去消滅日本人的有生力量。

不用去刻意強化某一場戰爭的轉折作用,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場又一場的戰役所累積的結果!


小鎮月明


肯定是長沙保衛戰!

日軍想征服中國,必須征服湖南,才能讓有血性的中國人臣服,才能打開重慶的南大門,進攻重慶,危脅重慶國民政府,讓中國失去抗日大本營。

蔣介石也不是窩囊廢,不然也不會當上黃埔軍校校長,中國軍人也不都是窩囊廢,不讓早讓日本三個月滅亡了,所以蔣介石將幾乎將手中所有謫系王牌部隊都放在湖南戰場,所有黃埔精英都放在湖南戰場。

日本也知道湖南之戰,是生死之戰,誰都輸不起,日本輸了,日本就無法在中國立足,中國輸了,國民政府就沒了,所以打了四次長沙會戰,還是無法突破湖南防線,進攻重慶。

湖南人會打仗,善打仗,會動腦子,不會一根筋與日軍拼消耗,而是善用地形,專打日軍後勤,正規戰是為了配合游擊戰,經常出乎日軍意料,不按常理出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薜嶽又很能打,跟紅軍打了不知多少回了,深得游擊戰精髓,分散是為了包圍,分兵是為了合兵,分權是為了合權,只有給手下將領足夠的權限,才能不犯錯誤,不中日本人圈套,才能給日本人下套。

蔣介石也知道生死戰無退路,就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能猶豫不決,長沙保衛戰,薜嶽一直頂撞他,不按他意思出牌,他也只能隱忍,只在抗戰勝利後才不讓薛嶽掌握重兵。

日軍打了四次長沙會戰,主要野戰機動師團都陷在湖南,也就減輕了中國各地壓力,只要死守湖南就行,等於抓住了日軍軟肋,將日軍主力死死拖在湖南。

日軍贏中國軍隊就在士兵軍官戰鬥素養比中國士兵軍官高,打仗比中國軍隊靈活機動,因為有汽車,坦克,飛機。

可如累中國軍隊利用湖南地形優勢,就有了天時地利人和,向水銀瀉地一樣無處不在,讓日軍陷入了人民戰爭汪洋大海,日軍就不知打那裡了?

水不怕有形,就怕無形,日軍無法判斷中國軍隊方向,也就無法掌握方向,只能處處設防,處處防不勝防。

反觀中國在抗日戰爭幾次大勝仗,幾乎都是攻堅戰,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基本要五倍於日軍,才能打贏。

可四次長沙保衛戰,中日對比不超過三比一,戰損不超過二比一,堪稱奇蹟,薜嶽也成了消滅鬼子最多的中國將領。

而薛嶽為什麼在別處無法做到這麼完美,只能在湖南做到這麼完美,就是因為湖南人能征善戰,不出漢奸,不出賣國賊,真心愛國。


光芒萬丈34957


抗日戰爭的勝負手是1945年初的“湘西會戰” ,也是中國軍隊終於確立必然勝利的轉折之戰,它終結了日寇回光反照式的“一號作戰”(國民黨方面的豫湘桂大潰敗)的勢頭,是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次大型會戰。湘西會戰的最終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的正面戰場從防禦轉入戰略反攻,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進程,戰役對陣雙方主力:

中國軍隊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中將,轄第73軍韓璇部、第74軍施中誠部、第79軍和第100軍李天霞部。特別加強胡璉第18軍,自緬北空運廖耀湘新六軍為總預備隊。

日本軍隊第六方面軍之第20軍,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將,轄第34師團、第47師團、64師團、第68師團、第116師團。

(陸軍總司令何應欽)

1944年的“豫湘桂戰役”中國軍隊之所以在湖南和廣西方向大敗,是有深度歷史原因的,其一是國軍各部深知日本來日無多,都在坐等抗戰勝利,鬥志和士氣低靡;其二是日軍為了挽救南洋敗局,集中了空前的兵力試圖打通中國大陸的交通線;其三是西南地區的國軍精銳,被蔣介石抽走相當部分參加滇西反攻作戰(20餘萬),否則美國人就要停止軍援,這個政治官司當時非常複雜。

從1938年到1944年,湖南方向僅有日寇第11軍所部的威脅,因其兵力不足,薛嶽可以三守長沙而不破。而當日軍決定發起“一號作戰”時,特別成立了第六方面軍,下轄第11軍(橫山勇中將)和新增的第20軍(坂西一郎中將),同時指揮第13、第23和第6軍,特別調來薛嶽的老對手岡村寧茨大將出任方面軍司令官,僅第11軍就加強到近10個師團,一舉佔領長沙,這是要跟華東和華南的中國軍隊玩命的。



(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

日軍為破壞中美聯合航空隊的空中優勢,以第11軍橫山勇部擊破衡陽後,深入廣西發動“桂柳會戰”,奪取桂林和柳州的軍用機場;而以第20軍坂西一郎部沿湘黔公路進攻湘西雪峰山一線,試圖奪取當時最大的芷江中美空軍基地,戰役於1945年4月9日正式打響。

面對日軍的分進合擊,坐鎮芷江指揮的新任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第三方面軍湯恩伯和湖南保安司令吳奇偉的部分兵力也投入戰鬥,使各路攻擊日軍紛紛受阻,裝備美械的王耀武所部在雪峰山、芙蓉山各要點嚴重殺傷日軍,第116師團109聯隊被李天霞第100軍反包圍全殲。



鏊戰至5月4日,鑑於日軍各師團已是強弩之末,何應欽下令投入預備隊進行全面反擊,缺糧少彈的日軍第20軍還不斷遭到陳納德中美聯合航空隊的重大空中打擊,接近全線崩潰。5月6日蔣介石電令中國軍隊發動總攻,電報被日軍破譯,大驚失色的岡村立即命令全軍撤退,殿後的重廣支隊由於動作較慢終被追殲,如不是何應欽指揮失誤,恐將包圍更多日軍,到6月7日,歷時55天的湘西會戰宣告結束,日本軍隊完敗。

(芷江受降現場)

是役,日軍傷亡27000餘人,其中僅被圍自殺即高達1000人,被俘近500人,一個旅團和四個聯隊建制被全殲;國軍方面傷亡20660人,從傷亡比例便可看出,中國軍隊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具備了發動戰略反攻的能力,二個多月後,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21日,日本“中國派遣軍”代表今井武夫少將,在湘西的芷江草簽投降書。


度度狼gg


當然是武漢會戰。

戰爭初期,日本人叫囂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也許咱們覺得可笑,但是日本人提出這個說法不是沒有根據的。當時的中國四分五裂,日本人認為中國不團結,只要給予中國一定的打擊中國就會投降,或許可以鼓動地方軍閥反對中央政府,就像清滅明一樣。但是1937的中國已經不是1900的中國,中國的民族意識已經覺醒,日本的侵略,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空前團結,團結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就在於此,他喚醒了中國的民族意識。


淞滬會戰,國民政府投入大量兵力與日本作戰,失敗後繼續堅持抵抗。日本人認為攻佔南京國民政府就會投降,於是傾力進攻南京。南京淪陷,但是國民政府遷往武漢,繼續抵抗。武漢是中國的中心,於是日本人認為攻下武漢就可逼迫國民政府投降,於是舉傾國之力向武漢推進。

中國方面,盧溝橋事變後,正值國際九國公約組織即將開會。蔣介石為了吸引國際關注,爭取美英出面調停,以及爭取國際的同情和支持。決定將日軍引向上海,展示中國的抗戰決心,於是在上海發動了對日軍的進攻,淞滬會戰由此爆發。國民政府戰略目的有二,一是上海是國際性大都市,能吸引國際注意力,且更容易觸動列強利益,促使列強出面干涉;二是中國的門戶皆在北方,自太行山以西晉陝川乃是國家根本,若日本人從華北出兵,越過太行山,攻陷陝西,威脅四川,東南地區雖大,卻無險可守。歷來偏居東南的政權都無力收復國土。如果將日軍引向東南,中國可以層層阻擊,消耗日本有生力量,東南大量地區,日軍要分兵駐守,也可以分散日軍兵力。這樣最後可以在晉豫鄂湘贛一帶山區行成對峙,等待時機。這基本就是國民政府的戰略,而抗日戰爭最後的發展基本是沿著這一戰略發展的。


戰爭開始,日本並沒有準備與中國長期作戰,一昧的猛烈進攻,希望迫使中國投降,推進迅速。僅僅一年左右就推進到中國中心地帶,武漢地區。而中國軍隊也因為調配不當,蒙受了巨大損失。武漢會戰,中國做了充分的部署,戰略目的也很明確——消耗日軍,保存有生力量。抗日戰爭中最大的戰役,也是抗日戰爭的轉折點在此拉開序幕。

武漢會戰中,國民政府從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等前期抗戰經歷中吸取教訓,不在固守一城一地,而是在武漢外圍大範圍內阻擊日軍,消耗日軍力量,最後又主動撤出武漢,保存了有生力量。而日軍則在武漢會戰中消耗了大量軍力、財力、物力。國民政府公佈的殲敵數字是25.6萬,日本自己公佈的數字是3.55萬,兩者皆有水分,折中一下10萬差不多。軍隊的損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日本為了維繫戰爭,國內資源也已經逐漸枯竭,經濟瀕臨崩潰,武漢保衛戰時日軍甚至連軍校學員的步槍都回收起來,用以裝備新組建的部隊。到1939年,日本的軍費支出已經達到了61.56億日元,而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日本的黃金儲備和貨幣發行準備金加在一起都只有13.5億日元。日本的戰略儲備消耗殆盡。而龐大的佔領區,使日軍兵力捉襟見肘。從此日本再無力發動大規模的以攻城略地為目的的進攻性戰役(只有1944年孤注一擲的豫湘桂戰役),轉而將精力投向穩定佔領區。中國的抗日戰爭由戰略退卻轉向戰略相持。

在佔領區,日本也只是控制了大城市和交通線,廣大農村卻被共產黨發動人民,建立的敵後根據地所控制。日軍陷入中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隨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日本實施禁運,日軍戰略資源進一步陷入危機。日本的失敗已經在所難免。

毛主席說,決定戰爭勝利的決不是武器,而是人。戰爭是由政治、經濟、軍事多方面決定的,儘管已經具備一定工業化的日本擁有優良裝備的軍隊,但是其國地狹民寡、資源匱乏、經濟規模小,最重要的它是不正義的戰爭,所以註定是要失敗的。而且整個抗日戰爭,中國事先有明確的戰略,又成功爭取了國際的支援。而日本完全沒有戰略,看一步走一步,又不顧道義脫離了國際戰略(日本曾因為國聯否決偽滿洲國的提案而退出國聯),怎能不失敗呢?孫子兵法曰:首曰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中國佔據了戰略(謀)和國際支持(交),而日本頂多佔據伐兵和攻城,焉能不敗!


南方岳


轉折點?美國對日宣戰!沒有美國參戰,你哪場戰役都不算轉折點,都不知道還要打多少年,都到了45年了,國軍還有投降的,還有被日軍追著打的不是嗎?


根據軍令部統計,全面抗戰期間,國軍陣亡132萬餘,負傷176萬餘,失蹤13萬餘,因傷死亡、殘疾、逃亡44萬餘,因病死亡殘疾逃亡93萬餘,抗戰勝利前夕的7月,國軍加上挺進軍總兵力524萬餘。算起來,不可恢復性作戰損失為約180萬,因病損失93萬餘,國軍抗戰勝利前總兵力524萬餘。


也就是說,在不考慮吃空的前提下,全面抗戰期間國軍非作戰不可恢復性損失超過1000萬。二戰中國傷亡,西方和國內學者研究論述很多,米德、拉梅兒、文安立、卞修躍的著作都有,中國軍民死亡人數從來就沒有估計超過2000萬的。


中國在二戰中付出了巨大傷亡和代價,但是二戰和中國抗日的轉折點,我認為都是美國對日宣戰。事實很殘酷,我們應該感謝美國。


李三萬的三萬裡


以前我們說八年抗戰,那是不客觀的。現在說十四年抗戰,是還原了歷史事實。

在這十四年中,要說哪場戰役是整個抗戰的轉折點,我覺得有兩場。從國內來看,是盧溝橋事件;從國際上來看,是珍珠港事件。

眾所周知,發生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件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此前,我們進行的是局部抗戰。換個說法,其實就是國軍的不抗戰。

但盧溝橋事件後,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演說,並發表了《告抗戰全體將士書》,正式宣佈國軍全面抗日。

在演說中,有一句話力達千鈞: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這句話,即便是今天讀來,仍然讓人熱血澎拜。

此後,國軍與日軍進行了數次的大會戰,雖然因實力差距,最終都失敗了。但無數鐵血將士因此獻出了寶貴生命,延遲了日軍迅速佔領全中國的猖狂計劃,也殲滅了無數日寇,讓日寇付出了巨大代價。

當時,中國和日本在軍事上的實力確實差距太大。所以,我們的抗戰萬分艱難。

真正發生重大轉折,是國際局勢的變化。

中國的抗戰不是孤立的,而是置於整個反法斯西戰爭中。而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是美軍的參戰。而促使美軍參戰的,是日軍偷襲了美軍設在夏威夷的珍珠港,也就是珍珠港事件。

當時的美國,因為地緣關係,在二戰初期獨身於事外。不僅未曾受到戰爭的損失,而且趁機大發戰爭財,國力急劇上升。

所以,當美國加入盟軍的行列後,戰爭的天平就迅速傾斜了。它不僅加速了德國的戰敗,投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也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所以說,把美國拖下水的珍珠港事件,既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也是我國抗戰的一個轉折點。

當然,外部原因畢竟僅僅是外部原因。抗戰的勝利,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國人民的不懈奮戰——這是內因。而全面抗戰的起點,是盧溝橋事件。所以說,盧溝橋事件也是我國抗戰的一個轉折點。


趣談秘史


對於中國抗戰的轉折點,其實一直都有討論,不少學者認為武漢會戰之後,日軍侵略中國有很明顯的停滯,所以武漢會戰可以看作是抗戰的轉折點,但是關鍵就是中國軍隊開始反攻是在1944年末,故從時間上來看,並不像蘇聯的斯大林格勒會戰一樣,是立馬進行反攻的。但是根據中國整個抗戰的規劃來看,正面戰場的轉折點確實是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爆發於1938年六月,國軍投入了110萬軍隊,日軍也投入了30萬軍隊。最後以國軍傷亡40萬而結束,但是有超過25萬日軍傷亡,所以雖然日軍勝利了,但是是一場慘勝。而且武漢會戰意味著日軍速戰速決的戰術徹底失敗,從戰略上來講,抗戰進入到了相持階段,中國的以空間換時間的戰術取得初步成功。

武漢會戰之後,日軍已經很難在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日軍戰線過長的缺點開始一點點暴露出來。而且日軍士氣已經漸漸開始下跌,日軍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中國這個泥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之後,依照當時的戰略構想,中日實力會逐漸趨向平衡,甚至到最後中國會反超日本。因為中國兵員補充能力強於日本,在消耗中更容易獲得優勢。

曾經有人計算過1945年日本不投降,日軍可以在中國抗幾年,答案是不到兩年,最遲在1948年日軍將被中國軍隊給徹底趕出去。因為從當時反攻的情況來看,日軍實力已經是不如中國軍隊了。當時芷江戰役時,抓到的日軍俘虜中,幾乎都是一群十五六歲的孩子兵,這就意味著日軍已經是瀕臨崩潰了。

所以從戰略效果來看,中國抗戰的轉折點無疑是武漢會戰,其作用同蘇聯的斯大林格勒一樣。只是當時中國的國力比較弱,所以短時間內無法做到反攻,但是這不影響這場戰役所帶來的影響,如果當時中國實力夠強的話,武漢會戰一結束,那麼在中國各地的日軍就將嚐到什麼是失敗。


小司馬遷論史


中日戰爭是由於中日經濟糾紛而引發的,是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挑起來的,是南京國民政府錯誤國策導致的,是日本為了維護在華的經濟利益而爆發的戰爭,並不是日本要侵略中國。

從1931----1945,日本只損失了200多萬軍隊,而日本動員的總兵力是900萬。

實際上,日本根本就沒有戰敗,只是由於美蘇對日宣戰,日本為了避免國土被分裂,才決定終止戰爭的。

而侵華日軍也並不是被中國軍隊打敗的,而在日本宣佈終止戰爭以前,日本軍隊還在中國攻城掠地,而國軍則節節敗退,因此,所謂的抗日戰爭的轉折點,是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