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的一些冷知识!

关于地铁的一些冷知识!

世界上第一个地铁车厢是露天的

关于地铁的一些冷知识!

1863 年伦敦地铁正式开通。在开通当天有将近3万名群众涌进地铁站想尝试一下,但是由于技术有限,当时地铁的载人能力没有那么高,幸运儿们坐上了地铁,但是露天的 " 车厢 " 里,可能乘客的脑门也会吹的很痛吧。

伦敦地铁站里的蚊子在站外找不到

关于地铁的一些冷知识!

伦敦地铁站里的蚊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种。它们的一生都在地铁站里,把它们放到站外很难存活 。在二战期间,伦敦有的地铁隧道作为战时弹药库,由于伦敦天气潮湿,影响了地道内部空气流通,导致弹药受潮,一些化学物质也随之深入到空气中" 适者生存 " 这个词十分适合生活在弹药隧道里的蚊子们,它们身体机能渐渐地适应了隧道内部的环境,哪怕到现在也是很难改变的。

地铁上一阵阵的大风是哪里来的?

经常坐地铁的盆友们都感受过在车厢里冷不丁的来一股风,你是不是很纳闷这股风是哪里来的?地铁里的制冷加热系统是风流的主要来源之一,空调将新风和回风制冷后重新送入车厢内;还有一种是通过列车的通风系统将新风送进车厢与旧空气混合,从而形成一股强风。

地铁运营结束后,工作人员怎么回家?

关于地铁的一些冷知识!

在地铁站值最后一班的地铁员工其实是不回家的。地铁实行的 24 小时值班制,值班的站长、值班员他们一般在晚上 8 点以后上班,地铁收车后并不能回家,要在车站上班过夜。比如进行路线检查、列车安检、清点票款等等工作,直到白天早班的工作人员来接班才可以下班休息。

为什么地铁里都能搜到“Hawk”这个 Wi-Fi ?

现在很多新建的地铁线路都采用了“无线移动闭塞方式”运行。“无线移动闭塞方式”指的就是闭塞通信信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地铁里信号很差),以“Hawk”就是地铁内部工作站的无线通讯导体来联系。其实这个“Hawk”并不能算一个 Wi-Fi ,它只是传输信号的参数。不管有没有密码,你都登不上去……

地铁开到了终点站,怎么掉头?

关于地铁的一些冷知识!

严格来说,地铁是不需要掉头的。地铁到达终点站转换方向叫做“折返”。地铁一般都是双头列车,还记不记得我们小学学习过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利用双头火车爬坡,完成了一次掉头折返,地铁也是如此。

大多情况下,地铁和屏蔽门停得刚刚好,是怎么做到的?

关于地铁的一些冷知识!

现在大部分的地铁线路都进行了系统升级,具备自动驾驶的功能(ATO: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在这种情况下,列车会根据系统中预设停车点来自动停车并且停得很准确。

地铁隧道内的动态广告是如何在辣么高速度的场景下实现的呢?

地铁隧道内部的动态广告采用的主要是频闪技术,在隧道内部安装一条条垂直的发光器,高度一米左右,发光器上分布着 600 个 LED 作为一列像素成像。大多广告都是通过在隧道内安装相当数量的 LED 屏幕,配合列车运行速度我们就能看见的频闪的画面。

为什么不在车厢里放垃圾桶?

世界各地的地铁车厢内都没有放垃圾桶,主要是为了反恐需要,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地铁车厢内一整列车就只有司机室有工作人员,其他车厢内都是乘客。

要是在车厢里放了垃圾桶,万一不法分子在垃圾桶里放置了“神秘物品”,短时间内难以发现,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当然也有不设垃圾桶就不产生垃圾的思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