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枯木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度大庾岭》

【宋】吕定

凿破鸿蒙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

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

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

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大庾岭,古称梅岭,位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跨越江西赣州市和广东韶关市的重要地带,为南岭五岭之一。腹地在江西省大庾县(后改称大余县)至广东省南雄市。秦汉时期衡山王(长沙王)吴芮部将梅鋗(前228年-前196年)在此驻扎,因此人们称之为梅岭,汉武帝时庾胜将军在此筑台建立关隘,因此叫庾岭。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吕定(约公元1169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字仲安,新昌(今属浙江)人。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孝宗朝,以武功迁从义郎,历殿前都指麾,龙虎上将军。吕定文武全才,博学工诗,著有《说剑集》,《宋诗钞补》传世。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凿破鸿蒙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鸿蒙”:混沌状态,用来形容大庾岭的弥漫广大。“九龄”指的是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的贤相,留侯张良之后,出生于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开元四年(716年),因“封章直言,不协时宰”,招致了当时宰相姚崇不满,于是辞官归养,由于经常出入岭南,大庾岭为必经之路,深感“人苦峻极”,便上书开凿梅关古道,得到朝廷支持,于是张九龄亲自监督,开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树,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造福子孙后代。因此首联便用开辟鸿蒙来热情讴歌张九龄的功劳。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天垂”,犹天际,出处晋左思《蜀都赋》:“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瘴雨蛮烟”,指南方含有瘴气的烟雨,宋辛弃疾《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

“炎荒”,指南方炎热荒远之地。晋傅玄《述夏赋》:“清徵泛于琴瑟,朱鸟感于炎荒。”,唐张九龄《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远自炎荒,忽至霄汉,秘文副掌,浅陋无堪。”;“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岭南地区的木棉花、刺桐花都是非常著名的开红色花的高大乔木,还有荔枝等岭南特产,远望去犹如火焰,非常壮观。晋傅玄《庭燎》诗:“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颔联对仗工整,词藻优美,瘴雨蛮烟和炎荒火树形容岭南的秀丽风光,远处蓝天白云,在烟雾缭绕的群山之外,道路蜿蜒,路旁开满了火红色的木棉花刺桐花,气势雄阔,异常秀美。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北极”,北方边远之处;“旌旆”,旗帜;“南雄”即南雄关,地当庾岭要口,为南北咽喉,控带群蛮,襟会百越,故以“雄”名,现在广东南雄市。颔联描写了诗人龙虎上将军吕定带领部队,威武豪迈,朝北望去,万里关山河川都在脚下,两行队伍的旗帜逶迤蛇行,迎风飘扬,穿过了南雄关。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鹧鸪”,鸟名;“端阳”即端午节;“榕树”,华南常见乔木,生长迅速,四季青翠,有气生根,是非常优美的绿化树木;“荔子”即荔枝。大意为临近端午节,鹧鸪哀怨的叫着,路边榕树绿叶婆娑,荔枝红了,缀满枝头。尾联用路边优美的景色和鹧鸪声叫相互反衬,在端午节,听到鹧鸪的叫声,容易勾起征途的艰辛以及思乡离别的愁绪。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度大庾岭》是一首非常优美的风景诗,描写部队穿过大庾岭的景象,讴歌了岭南地区的壮阔秀丽的山川树木,同时隐含着离乡远征,诗人怀念故乡,殷殷之情,切切之念,发自肺腑,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读之荡气回肠。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2018/7/22榆木斋

吕定《度大庾岭》诗词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