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枯木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度大庾嶺》

【宋】呂定

鑿破鴻蒙一竅通,至今傳說九齡功;

天垂瘴雨蠻煙外,路入炎荒火樹中;

萬里關河瞻北極,兩行旌旆過南雄;

鷓鴣聲裡端陽近,榕樹青青荔子紅。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大庾嶺,古稱梅嶺,位江西與廣東兩省邊境,跨越江西贛州市和廣東韶關市的重要地帶,為南嶺五嶺之一。腹地在江西省大庾縣(後改稱大餘縣)至廣東省南雄市。秦漢時期衡山王(長沙王)吳芮部將梅鋗(前228年-前196年)在此駐紮,因此人們稱之為梅嶺,漢武帝時庾勝將軍在此築臺建立關隘,因此叫庾嶺。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呂定(約公元1169年前後在世),生卒年均不詳,字仲安,新昌(今屬浙江)人。約宋孝宗乾道中前後在世。孝宗朝,以武功遷從義郎,歷殿前都指麾,龍虎上將軍。呂定文武全才,博學工詩,著有《說劍集》,《宋詩鈔補》傳世。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鑿破鴻蒙一竅通,至今傳說九齡功。”“鴻蒙”:混沌狀態,用來形容大庾嶺的瀰漫廣大。“九齡”指的是張九齡,唐朝開元年間的賢相,留侯張良之後,出生於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開元四年(716年),因“封章直言,不協時宰”,招致了當時宰相姚崇不滿,於是辭官歸養,由於經常出入嶺南,大庾嶺為必經之路,深感“人苦峻極”,便上書開鑿梅關古道,得到朝廷支持,於是張九齡親自監督,開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樹,梅嶺古道成了連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後人譽之為“古代的京廣線”,不僅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貢獻,而且造福子孫後代。因此首聯便用開闢鴻蒙來熱情謳歌張九齡的功勞。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天垂瘴雨蠻煙外,路入炎荒火樹中。”“天垂”,猶天際,出處晉左思《蜀都賦》:“火井沉熒於幽泉,高爓飛煽於天垂。”;“瘴雨蠻煙”,指南方含有瘴氣的煙雨,宋辛棄疾《滿江紅·送湯朝美自便歸》詞:“瘴雨蠻煙,十年夢,尊前休說。”;

“炎荒”,指南方炎熱荒遠之地。晉傅玄《述夏賦》:“清徵泛於琴瑟,朱鳥感於炎荒。”,唐張九齡《謝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狀》:“遠自炎荒,忽至霄漢,秘文副掌,淺陋無堪。”;“火樹”,形容開滿紅花的樹,嶺南地區的木棉花、刺桐花都是非常著名的開紅色花的高大喬木,還有荔枝等嶺南特產,遠望去猶如火焰,非常壯觀。晉傅玄《庭燎》詩:“枝燈若火樹,庭燎繼天光。”。頷聯對仗工整,詞藻優美,瘴雨蠻煙和炎荒火樹形容嶺南的秀麗風光,遠處藍天白雲,在煙霧繚繞的群山之外,道路蜿蜒,路旁開滿了火紅色的木棉花刺桐花,氣勢雄闊,異常秀美。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萬里關河瞻北極,兩行旌旆過南雄。”,“北極”,北方邊遠之處;“旌旆”,旗幟;“南雄”即南雄關,地當庾嶺要口,為南北咽喉,控帶群蠻,襟會百越,故以“雄”名,現在廣東南雄市。頷聯描寫了詩人龍虎上將軍呂定帶領部隊,威武豪邁,朝北望去,萬里關山河川都在腳下,兩行隊伍的旗幟逶迤蛇行,迎風飄揚,穿過了南雄關。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鷓鴣聲裡端陽近,榕樹青青荔子紅。”,“鷓鴣”,鳥名;“端陽”即端午節;“榕樹”,華南常見喬木,生長迅速,四季青翠,有氣生根,是非常優美的綠化樹木;“荔子”即荔枝。大意為臨近端午節,鷓鴣哀怨的叫著,路邊榕樹綠葉婆娑,荔枝紅了,綴滿枝頭。尾聯用路邊優美的景色和鷓鴣聲叫相互反襯,在端午節,聽到鷓鴣的叫聲,容易勾起征途的艱辛以及思鄉離別的愁緒。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度大庾嶺》是一首非常優美的風景詩,描寫部隊穿過大庾嶺的景象,謳歌了嶺南地區的壯闊秀麗的山川樹木,同時隱含著離鄉遠征,詩人懷念故鄉,殷殷之情,切切之念,發自肺腑,感情真摯,意境深遠,讀之蕩氣迴腸。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2018/7/22榆木齋

呂定《度大庾嶺》詩詞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