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的記憶:改革開放改變我們的生活

民以食為天,一個人內心最深的記憶也許是關於吃的記憶。

七十年代的我,經歷了改革開放前“沒得吃”、“不夠吃”,改革開放後“能吃飽”、“吃得好”,再到現在“挑著吃”、“吃不下”的發展過程。

最早的印象是跟著爺爺到生產隊分口糧,生產隊的會計用手指了指院子裡的一堆地瓜,爺爺用兩個柳條筐挑回了家,那就是我們家一年的糧食了。由於家裡老人孩子多,掙的公分少,所以分的糧食總是不夠吃。一到冬天,爺爺就帶著全家人到野地裡刨食,有蘆葦根,嚼起來甜甜的;有黑褐色的蛹,拿回家煎、烤、蒸、炸都可,十分美味;最開心的是發現田鼠洞,一直挖下去,有時會發現它們儲存的過冬食物,夠我們全家吃一天的,還可以順便逮幾隻小田鼠帶回去玩。

關於吃的記憶:改革開放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田野裡尋找食物

春天來了,可吃的東西就更多了。槐花開起來時,滿樹銀白色的小花散發著濃郁的芳香,隨便扯一根枝條,就可以擼下一大把槐花,雙手捧著,張大嘴巴埋進花裡,同時享受著撲鼻的濃香和滿嘴的甘甜,神仙也不過如此吧。還有榆錢,就是榆樹的花,圓圓的象一分錢硬幣,嚼在嘴裡有點黏黏的感覺。這些花吃多了容易拉肚子,母親就採一大筐回家,帶著些嫩葉,加一點地瓜面蒸了吃。揭開鍋蓋時那伴隨熱浪撲鼻而來香吆,真是一輩子都忘不掉。

還有田埂上、山嶺上的各種野菜,蒲公英、薺菜、螞蚱菜、茼蒿菜,可以挖回家做野菜糰子,味道各不相同,有苦的、有酸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在把我扔在野外,幾十天都餓不死的。

關於吃的記憶:改革開放改變我們的生活

香甜的槐花

到我上小學時,開始分田到戶,家裡的糧食就多起來了,平時吃的主食也從地瓜乾和地瓜面窩頭變為玉米麵窩頭。這兩種窩頭還是有區別的,地瓜面窩頭是黑色的,黑得發亮那種,吃到嘴裡發黏發甜,但吃多了會燒胃,往外反胃酸;玉米麵窩頭是黃色的,好的玉米麵呈金黃色,嚼在嘴裡有蓬鬆感,但玉米麵的顆粒比較粗,吃的時候必須喝水或喝粥,不然會噎得直打嗝,而且吃完之後會留下滿嘴的玉米茬子。

關於吃的記憶:改革開放改變我們的生活

黑窩頭和黃窩頭

這時家裡還是很少看到白麵的,只有過年包餃子時會用麵粉。另外就是來客人時,按照農村的風俗(這風俗不太好),我作為男孩子可以上主桌,就能吃到白麵饅頭,姐姐妹妹們則只能和母親在旁邊吃剩菜和窩頭。直到我上初中後,白麵饅頭才逐漸成為家裡的主食。

整個少年時代,記憶中就沒吃飽過幾次。母親說我是橡皮肚子。記得有一次放學回來,正好母親攤煎餅,我就在後面等著,她攤完一張我吃一張,再攤一張再吃一張,也不知道吃了幾張,她回頭問我吃飽沒有,我搖搖頭,她就讓我喝水去,說喝完就飽了。實際上,每頓飯我總要喝幾大碗粥,吃完飯起身,能感覺到滿肚子的粥在身體裡晃盪。

第一次找到吃飽的感覺是在當兵後。部隊的生活真好啊!每頓都有幾個菜,米飯饅頭更是管飽。戰友們至今還在笑話我,每次吃飯手裡至少夾著三個饅頭,吃完還要再拿,也搞不清我能吃幾個。記得有一次食堂吃肉包子,拳頭大的包子我一口氣吃了16個,但最後一口怎麼也咽不下去,噎得直翻白眼,還是班長過來在我背上拍了怕,捋了捋,才沒被噎死。新兵訓練三個月,雖然訓練強度大、體力消耗多,我的體重卻長了20多斤。

關於吃的記憶:改革開放改變我們的生活

大肉包

後來生活越來越好,可飯量卻減少了。現在收入高了,東西多了,想吃什麼都能吃得到。很多以前聽都沒聽過、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什麼人參、燕窩、海參、鮑魚,現在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一般人都能吃的起了。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

但吃飯卻沒有以前那麼香了,再也體會不到吃飽喝足之後那種巨大的滿足感愉悅感了。有時,看著滿桌子的美味佳餚,心裡卻想起小時候母親忙得滿頭大汗給我們準備的粗茶淡飯,眼睛裡突然溼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