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竄天下十多年的張獻忠爲何到了四川就失敗,原因在這裡!

1643年6月,即崇禎十六年,張獻忠在武昌稱王。不過,當時李自成具有襄陽,張獻忠無法北進。同時,左良玉又在九江,阻止張獻忠往東發展!權衡之下,張獻忠只能選擇南下。

1643年8月,張獻忠率領軍隊由武昌進入湖南,號稱免徵三年錢糧,於是所有州縣望風投降,很快幾乎佔領四川全境。就在張獻忠進攻湖南的時候,李自成也在當年秋天進入潼關,佔據西安,殲滅大明王朝最後一支主力軍隊——孫傳庭。

在這樣的形勢下,明朝在大江以北已無可用之兵。

當時,張獻忠的想法是在穩定湖南後方之後進攻左良玉,繼而順流而下佔有南京,奪取與李自成平分天下的本錢。

不過張獻忠在長沙與幕僚開會時,左丞相汪兆麟提議說,“江南未可圖也”,認為“若欲改號正位,養威蓄銳,必先得蜀以為根本,根本既固,然後北伐,四徵天下,不足定也。”

張獻忠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汪兆齡又勸他道,“西蜀號稱天府,國險而民富,漢高祖因之而成帝業。近十年來,天下荒亂,唯此一隅尚稱完好。我若不取,必為李自成所得。那時我縱勝了左良玉,跨有大江南北,他自巴蜀乘船東下,有高屋建瓴之勢。今乘自成兵力未到,捷取之。北取漢中,東下荊襄,天時地利人和,一舉三得。何必株守此地耶?”

儘管張獻忠最後在四川失敗,但是汪兆齡的提議並沒有錯。自古以來,要想在江南與北方劃江而治的話,必須要掌握長江中上游的四川、襄陽,否則敵軍順流而下,以南京處於下游的劣勢很難維持。

歷史上,南宋和蒙古在四川前後廝殺了將近五十年,後來忽必烈南下也是在圍攻襄陽六年之後,才能順流而下進攻南宋。清朝末年,太平天國和曾國藩的湘軍也是在長江中游地區反覆爭奪,最後失守安慶,才全盤盡輸。

至於汪兆齡的另一個理由也非常充分,明末天下大亂,中原地區屢經戰亂,元氣大傷,放眼全國,除了四川和江南以外,幾乎沒有完好的區域。

因此,奪取四川以此為基業,進可以四出進攻,守可以有地利之便,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提議。

張獻忠對汪的提議深以為然,崇禎十七年,即1644年正月,張獻忠親自率領30萬水陸大軍,上萬條木船,從荊州出發,揚帆西上,穿過三峽。

流竄天下十多年的張獻忠為何到了四川就失敗,原因在這裡!

明代川東地理

二月,張獻忠軍攻取四川的東部門戶——夔州。夔州雄踞瞿塘峽口,形勢險要,歷來是川東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起初,明軍在此是有重兵把守的,但要命的是,當時的四川巡撫陳士奇似乎沒有考慮到張獻忠入川的風險,反而擔心軍餉不足,因此把駐守夔州的軍隊盡數撤回。

所以,儘管川普在競選總統的時候,大談要減少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基地,但美軍在世界有龐大的基地網,控制了世界16個關鍵海上通道,正是通過軍事力量才使美國控制世界,並收穫政治、經濟紅利。因此,川普在上臺之後,根本不可能兌現這個競選承諾,反而變本加厲繼續擴張,這就是再窮不能窮軍隊的道理。

繼續來說張獻忠,夔州失守,使得明軍失去了地理防禦優勢,張獻忠因此乘虛而入四川盆地。當四川巡撫陳世奇反應過來,大錯已經鑄成,他再想派軍隊已經無法抵擋狼奔豕突的張獻忠。

4月份,憤怒的崇禎皇帝將陳士奇就地免職,下詔龍文光為四川巡撫。但此時此刻,任憑神仙也無法挽救四川,6月,張獻忠攻克距離重慶一百公里不到的涪州。

陳世奇此刻只有最後一道防線,這就是重慶下游40裡的銅鑼峽。銅鑼峽南北連山,懸崖峭壁,夾江對峙,長約十里,是溯江進入重慶城區的水路門戶,素有“東陲屏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流竄天下十多年的張獻忠為何到了四川就失敗,原因在這裡!

銅鑼峽

陳士奇下令在銅鑼峽設重兵屯守,並備有大量火炮滾木檑石,設置鐵索封鎖峽口江面。

張獻忠並不是一味死攻的蠻夫,他見銅鑼峽口地勢險峻,明軍防守甚嚴,易守難攻,便將軍隊主力集於銅鑼峽口,作出要與明軍決一死戰的假象,暗中卻抽調數千人,從陸路登山向西進攻,奪取了重慶上游一百五十里的江津,接著再奪舟順江而下,佔領重慶城北的咽喉所在——佛圖關。

重慶城建於嘉陵江和長江交匯的石山之上,三面臨水,構成天然屏障。因此,離城十里的佛圖關,乃是重慶西南的陸上要道,尤其是古代漲水季節不可卒渡時,出入重慶必經佛圖關。

明軍腹背受敵,被迫調銅鑼峽守軍援渝保“帥”,留下部分固守峽口。

進抵重慶城下的張獻忠下令把城外的墳墓挖開,把棺材板舉在頭上用來抵禦城上拋下的弓箭磚石,一人有傷,就有人替補上,誰敢稍稍退縮就被殺掉。

同時,挖了好幾條地道至城下,最後在通遠門下的地道放進火藥,猛烈地爆炸炸塌了城牆,重慶被攻佔。

攻陷重慶後,張獻忠將前任四川巡撫陳士奇,明神宗之子瑞王,重慶知府王行檢等人全部凌遲處死。不過更為殘酷的是,張獻忠下令將俘獲的明軍將士全部斬斷右手再驅逐出去,從而在四川大肆營造恐怖氣氛。

接著張獻忠又分路進軍成都,自古以來,外人進攻四川,要麼從漢中南下,要麼從水路進攻重慶。南宋末年,蒙哥進攻南宋就是從漢中南下,東漢時光武帝進攻四川,以及後來的東晉恆溫滅蜀都是從重慶進攻。

要想守住四川,無外乎守住漢中和夔州,如今夔州已經失守,北京已被李自成攻克,四川無形之中已經成為斷絕外界援助的孤島。

7月,張獻忠從重慶出發,分三路水陸同時進攻成都。8月,他本人率領的騎兵奪取瀘州後,從資陽直趨成都,水軍則從嘉定、眉州、新津,直抵成都城下。

張獻忠軍隊故技重施,從成都西北城牆下,挖地道裝炸藥,炸破城牆後進入成都。四川巡撫龍文光以及蜀王等大小官員,相繼被殺。

11月,張獻忠在成都稱帝,以蜀王府為宮殿,國號大西,改元大順。都說楚人沐猴而冠,當慣了土匪的張獻忠登基之後,也像模像樣的設立內閣六部,並五軍都督府統帥軍隊,並且鑄錢“大順通寶”,還找來外國傳教士安文思等人制定“大西新曆”。

流竄天下十多年的張獻忠為何到了四川就失敗,原因在這裡!

張獻忠所鑄錢幣

登基稱帝,開國創業,這是張獻忠造反十多年來最輝煌的巔峰。然而,張獻忠人生中的好運氣已經徹底揮霍完了,兩年之後,他就命殞西川鳳凰山。

為何失敗來的如此迅速呢?

這裡面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輕視重慶。

“獻忠之陷重慶也,未嘗留重兵守”。——《客滇述》

張獻忠自認為明朝已經滅亡,今後主要的問題就是與李自成爭奪天下。在建立政權後,張獻忠和左丞相汪兆齡分析道,“陝西,系咱家鄉,古來建都都在長安。俗話說,秦強蜀富婦。今天李瞎子坐了北京,天下大勢,他據了一半。除了咱,誰是他對手。你我只在四川坐著。叫他明日將陝西佔去,又將南京佔了。咱做劉玄德罷了,誰人做諸葛亮軍師,誰人咱六出祁山。”——《蜀記》

自古以來,從四川北伐要想成功,陝西必須牢牢控制在手中。都說張獻忠聽說書人講《三國》學習行軍打仗,他這個眼光倒也沒有看錯。

如果困守四川,等到李自成騰出手來佔領陝西、南京之後,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就會和歷史上困守四川的割據政權一樣,只能坐以待斃。因此,張獻忠在軍事部署上,把川北列為重點,大部分兵力也都用於川北和李自成爭奪陝西。

李自成五月退出北京後,企圖退回老家陝西,並派軍隊前往佔領漢中、川北等地。結果,崇禎十七年九月到十一月,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軍隊在川北、漢中一帶發生激戰。最後的結果是李自成軍隊先勝後敗,漢中為張獻忠所控制。

正因為張獻忠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李自成身上,因此他聽到成都街巷有俚語說,“張家長,李家短”,笑的樂不可支,認為這是說明老張家要打敗老李家的好兆頭。

不過,張獻忠意料不到的是,由於吳三桂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整個天下大勢完全發生了變化!

流竄天下十多年的張獻忠為何到了四川就失敗,原因在這裡!

1644年11月的形勢

一方面,因為李自成的迅速潰敗,陝西爭奪戰中加入了一個新的力量——滿清!

另一方面,由於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稱帝,在長江以南也出現了一個與張獻忠相抗衡的政權。1644年8月,南明以“王應熊為督師”,經營川、湖、雲、貴地區,王應熊“盡散家資,制甲冑鞍馬弓矢戈矛”,幾乎全部四川都起來響應,“凡在險阻,皆舉義旗”,“合計諸要隘兵馬,為數不下二十餘萬”,“凡獻忠所選府州縣官,有到任兩三日即被殺者,甚至一縣三四個月內連殺十餘個縣官者。雖重兵威之,亦不能止也。”

當時四川的士紳依然心懷前明,“蜀中軍民紳士,鹹慶中興有主,各傢俱私奉大明中興、弘光萬歲牌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獻忠輕視重慶的後果就逐漸顯現出來了,因為就四川全局來說,重慶的戰略地位遠比成都更為重要!

重慶位於四川江河匯合的總口,又是四川水路交通的中心,為當時生產發達,經濟繁榮,田賦最多的地方。據《四川通志》記載,明代時四川各府州縣衛所,田糧徵額數字,成都府,31個州縣,田糧是15萬7288石,而重慶府20個州縣5司,卻有34萬4497石。

這說明當時四川的富庶地區已經由成都平原向沿江州縣轉移,所以重慶一府的田糧便超過成都府的兩倍。

張獻忠沒有重兵把守重慶的後果很快就顯現了出來,8月,在他攻克成都的同時,兵力單薄的重慶被明朝達州兵巡道馬乾攻陷。

得知消息的張獻忠派大將劉文秀率三萬大軍試圖收復重慶,但在明將曾英的夾擊下,結果被殺的全軍覆沒,最後逃回去的只有千人不到。

流竄天下十多年的張獻忠為何到了四川就失敗,原因在這裡!

張獻忠

張獻忠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和四川前任巡撫陳士奇一樣的錯誤。

然而,歷史已經不容他有時間修改自己的錯誤了。曾英大勝後,聲威大震,很多明朝軍隊前來歸順,一度實力膨脹到二十萬人之多。

此外,南明兵部尚書王應熊、前寧夏巡撫樊一蘅誓師遵義,諸郡縣多起義兵紛紛響應。明軍攻克重慶後,相繼恢復龍安、茂州、敘州、瀘州等地。從遵義進軍的明將楊展也攻克了嘉定。

很快,明軍楊展、王應熊、曾英練成一片,張獻忠的軍力無法進入長江以南的各個州縣。張獻忠所能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小,最後只能困守成都府附近幾個地方。

與此同時,滿清大軍已經在陝西擊潰了李自成的軍隊,張獻忠的末日也就到了。

因此,作為四川的水運交通樞紐的重慶,才是四川軍事後勤的主要基地,也是張獻忠立國四川的命脈所在。張獻忠未能控制重慶,卻去爭奪漢中,等到爭奪漢中失敗,再回來奪取重慶,已經無法挽回被左右打臉的命運,最後只能在成都坐以待斃。

當時,明朝士紳為了鼓動群眾起來反對張獻忠,假託蜀山崩塌,挖出諸葛亮的古碑,上面刻有“今日流,明日流,流到如今斷了頭”,可以說是殺人屠夫張獻忠結局最好的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