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曾有过以60天为一年的说法是谣言吗?我国历法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Rick潘维镛


这个问题有意思。

古人虽然科学知识少,也不可能以60天为一年。一年是要经过春夏秋冬的变化,以现代地理学说,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中国早期天文历法的发展情况。

1、黄帝时代,建立“干支”纪年体系

所谓的“干支”,就是“天干地支”。“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国人又以阴阳的观念,把十天干分为五阳五阴,把十二地支分为六阳六阴,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依次相配,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古代便是用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实际上是一种六十进制。

一直到二十世纪采取西历公元纪年之前,这种干支体系一直是中国纪年主流

,即便现在被边缘化了,在日历上仍然会标注出来。发明干支体系的人,据说名唤“大挠”黄帝时代在天文学等领域有很大进展,包括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历隶首作算数等。中国最早的历法,就是起源于黄帝时期。

(《颛顼历考》)

2、少昊与颛顼时代的历法发展

黄帝的继承者少昊对历法的非常重视,据《左传》的记载,凤鸟氏主持历法编制,玄鸟氏“司分”,伯劳氏“司至”。

什么是“司分”与“司至”呢?

“分”就是“春分”与“秋分”,“至”就是“夏至”与“冬至”。在少昊时代,玄鸟氏是负责观测春分、秋分,而伯劳氏是观测夏至、冬至。学过天文学、地理学的人都知道,在一个回归年里,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到赤道时,则是秋分日;从南回归线移到赤道时,则是春分日。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个节气,是四季变化的重要标志。要编制一本很完善的历书,首先就必须确定“两至”、“两分”点,因此就有司至、司分这样的官员。

到了颛顼大帝时代,他派南正重与火正黎进行更精密的天文观测,重修历法,这个历法后来称为《颛顼历》《颛顼历》影响的时间非常长,前后长达两千余年,后世的《夏历》、《殷历》、《周历》都延续了《颛顼历》的一般性原则。但是这本历法的原本,与其他几本古历,都在战国混战中毁于兵燹。

到了秦汉之际,有好事者仿冒了包括《颛顼历》在内的几本古历,不过《汉书》已经指出这些古历只不过是冒牌货罢了。

3、帝尧时代的天文观测及对历法的完善

帝尧时代对天文的观测,规模比颛顼时更大。他派出四位大臣主持天文历法,这四位大臣分别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别属于羲、和两个家族。四人分居于东、南、西、北四地,这样使天文观测点增多了,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他们的任务是通过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时间及对应的星象,进一步完善颛顼大帝的历法。

这些天文观测取得了重大进展,保留下来的观测资料对后世天文学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羲、和二氏观测的结果,第一次确认了一年的长度,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我们现在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时间大约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帝尧时期的记录误差四分之三天。这个误差,可能只是古代文献记录简略所致,否则每四年就要出现三天的偏差,这么大的误差,一定会在实际观测中得到纠正。

到了帝尧时代,中国的历法的大框架已经成熟,以后只是做些小的修改、补充、完善。

4、天文历法的神秘化、政治化

从黄帝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天文历法神秘化,变成王权、帝权、皇权的象征。奉行某政权的历法,就意味着对该政权的臣服与顺从。因为历法体现的,是君王与上天沟通的权力。

中国从上古时代开始就开展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并非统治者有科学探索的精神,而是因为这件事关乎君王的统治基础。天学与其说是研究天象变化、四季更替的规律,倒不如说是一种宗教,是认识上帝旨意的方式。“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神的启示在于日月变化、天体运动之中,故而要“敬事之”。

在夏朝时,甚至发生过一起奇离的战争,起因是一次天文观测失误。

在夏帝仲康上台的那年(其实大权落在后羿手中),发生一起日食,引发了社会的恐慌,“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由于没能准确预测日食,负责天文观测的官员难辞其咎。当时是谁在负责此事呢?仍然是羲氏与和氏两大家族。羲、和二氏可以说是天官世家,他们从帝尧时代始,就负责天文历法,世代相袭。

古代天文学毕竟不是很完善,出现一次预测错误虽然很严重,但是可以理解的。谁能料想得到,一次预测错误,竟然导致了一场战争。仲康发动了一场讨伐羲、和二氏的战争,在《尚书》中有一篇《胤征》,讲就是征讨羲、和二氏之事。这个事件,很明显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天文历法不光是科学研究那么简单,而是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