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最後爲什麼是他周鴻禕?

最近,360的周鴻禕出了一本自傳《顛覆者:周鴻禕自傳》,周鴻禕在互聯網圈內被稱為“紅衣大炮”,互聯網要是缺少了他的聲音,會顯得格外冷清,

以至於這兩年在他低調的日子,一篇想念周鴻禕的熱文傳遍網絡,畢竟,這兩年,互聯網的格局越來越固化,缺少了不同聲音,缺少了顛覆者。

不瘋魔不成活,最後為什麼是他周鴻禕?

恰逢此刻360迴歸A股重組上市,德林社創業也三年了。我很關心從360顛覆互聯網安全行業到赴美上市,再到迴歸A股,這位紅衣教主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我想他算是中國創業史上為數不多的完整見證中國互聯網發展和資本浪潮的人。

一開卷,這是今年為數不多讓我讀起來欲罷不能的書,創業很忙,白天沒有時間閱讀,就利用兩個晚上的時間啃完了,讀到深夜內心澎拜不已。

中國互聯網二十年的沸騰歲月隨著書頁一幕幕浮現眼前,再聯想到自己創業的這三年,閱讀這本自傳時,常感覺在和周鴻禕對話,他所踩過的雷、掉進的坑,有的就好像說給德林社的,也是說給所有創業者的。

一般功成名就的人物所寫的自傳都有點勵志雞湯的味道,但在這本自傳裡,雞湯味少了,反而創業九死一生的緊迫感隨處可見。有時候你會替周鴻禕扼腕嘆息,有時候你會為周鴻禕鼓掌喝彩,有時候你又會覺得他怎麼是這樣一個偏執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周鴻禕隨著文字浮現。

在讀這本自傳的時候,90年代的互聯網浪潮、21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BAT的崛起、360的顛覆……這一幕幕讓人掩卷深思,這個時代,對於創業者也許是最好的時代,互聯網讓階層固化不是那麼不可擊破,只要你敢想,也許你也能成為一個顛覆者。

摸索

周鴻禕初次創業始於90年代初的大學時期,在青蔥歲月,作為學生的周鴻禕一無所有。他們想做一個反病毒卡的項目,這有點類似殺毒硬件。

冥冥之中,周鴻禕的第一次創業竟和現在的360領域相關。不過現在的安全行業與當時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

在90年代初周鴻禕創業的時候,沒有電腦、沒有元器件,啥都沒有,他們幾個同學就偷偷摸摸夜深人靜的時候進入學校機房蹭電腦。

到最後,這群蹭電腦的人竟然被公安機關帶走了,認為與學校的一起盜竊案有關。在這個波瀾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鴻禕在被帶走後,差點因為極度的身體和心理壓力承認了並不存在的罪名。最後一刻,周鴻禕的理性讓他堅持了否認罪名,提出要見一見自己的老師。

我想,這就是在極度的無助時刻,能夠發光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了。

第一次創業對周鴻禕很艱難,他需要南下深圳買元器件,還要和團隊一起找銷路,每一步都是未知。在那個時候,也許用戶需求第一這樣的理念在周鴻禕的腦海裡並不如現在這般牢固,反病毒卡是一個硬件,很難滿足用戶實時變化的需求,從現在看來,也許應該做殺毒軟件。這就是後來反病毒領域專家江民辦到的事情。

反病毒卡創業失敗後,周鴻禕又開始一次創業,但歷經磨難之後,還是失敗了。這時,他意識到,也許該好好拿到一張畢業證,然後去一個大公司讓自己磨礪磨礪了。

之後,周鴻禕到了方正,那個時候的方正是大學生趨之若鶩的地方。按照大企業、國企的行事作風,少說話、少出風頭,但周鴻禕顯示了與眾不同的一面,鋒芒畢露,從業務上嶄露頭角,再到牽頭方正的郵箱飛揚系統。

方正的這段經歷,讓你明確感受到創業者內心的不安分與體制的碰撞。自己創業,方向你定,在公司,領導定。

在一次次與領導的溝通中,方正飛揚錯失了郵箱領域的先機,要知道,網易的丁磊可是起家於郵箱。

一邊是看到行業的機會,創業之心萌發,一邊是體制的限制。周鴻禕做出了選擇,離開了讓人豔羨的鐵飯碗。開始真正的創業,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裸辭”。

這讓我想到我和我的合夥人黃利明,三年前分別從傳統媒體出來,坐在一起說想要創業,但那時方向還不明瞭。這與彼時的周鴻禕也有一些相像吧,這吸引我進一步讀下去,裸辭後的周鴻禕如何在創業的浪潮中橫衝直撞?

崢嶸

從方正出來後的周鴻禕,和妻子胡歡帶著幾個兄弟就開始了創業。這個時候的條件與90年代初周鴻禕在學校相比好不了多少。

不瘋魔不成活,最後為什麼是他周鴻禕?

公司的花銷甚至一度要靠胡歡打工賺錢來補貼。為了節省辦公成本,公司搬到了偏遠的海淀馬連窪民居,這一度在融資時成為很多投資人的障礙,“這樣的條件和草臺班子能幹成什麼?”

因此,周鴻禕將公司搬到了中關村。

讀到這裡,往事湧現,德林社初創時,我和黃利明借了一個朋友的公司辦公,地址也在一個民居,有一次,我們在網上招聘,北京一所名校的大學生來應聘。在大學生來之前,我們認真打掃好辦公桌、倒好水候著,我們求賢若渴。明明那大學生電話中說快到了,但我們左等不來右等不來,面試者放了我們鴿子。後來得知,原來是我們辦公的地方看起來太破舊,彷彿沒前途。後來,我們搬離了這個地方,找了一個好點的寫字樓辦公。

“我告誡現在的年輕人,創業不要太早想著賺錢,要在一個行業鑽進去,打了三米井,看不到水就放棄是不行的。”周鴻禕在自傳中總結。

看到這裡,我既敬佩周鴻禕骨子裡的偏執,也為他惋惜。這些經歷,對創業者來說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2003年周鴻禕將自己的公司賣給了雅虎,開始擔任雅虎中國區的總經理。

龐大的雅虎,遇到了跨國企業的通病,漫長的決策流程,在互聯網一日千里的發展下疲態漸顯,最終日暮西山。鴻禕在雅虎中國推郵箱、推搜索,但雅虎不是周鴻禕的雅虎,想力挽狂瀾,得你說了算,可惜周鴻禕說了不算。

離開雅虎,周鴻禕再一次選擇創業。這一段崢嶸歲月,讀來屢屢印入心中。

顛覆

離開雅虎後,周鴻禕開始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創業——創建360。

不瘋魔不成活,最後為什麼是他周鴻禕?

360並不是一開始就做現在的安全業務,正如周鴻禕所說,成功並不是按既定路線而來。在起始階段,360做的是社區搜索業務,想避開與彼時已經上市的百度的正面競爭。

但“社區搜索”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是氾濫的惡意軟件捆綁插件給了360一個機會,開始轉型做安全之後,周鴻禕迎來了一個顛覆行業的機會。

“殺毒既然是每個用戶都需要的,那免費行不行?”這樣顛覆的理念在周鴻禕的心裡萌生。如果說去插件只是惹了眾怒,那麼搞免費殺毒就是革了那些殺毒廠商的命,引起的波瀾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需要創業者堅定的內心和信念,雖然投資人反對做這樣一件當時“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周鴻禕堅持做了。

顛覆的力量顯現,360的裝機量蹭蹭上漲。看到這裡,對自己的啟示真是很大,設想一下,如果你是周鴻禕,2006年的互聯網,電商、門戶、搜索都已經巨頭林立,你從何處顛覆呢?

顛覆產生的地方,往往是巨頭疏於佈局的地方,找準、直擊用戶痛點,這是你的機會。

如今,我們知道,憑藉著免費殺毒,360幾乎滲透到每一個互聯網用戶,有了用戶,自然能產生價值,在此基礎上,廣告等增值服務自然水到渠成。

我想,在周鴻禕創立360的時候,肯定沒想到360最後走了這麼一條路子。創業需要一步一步探索。

自傳中用了很多筆墨去描寫360是如何呵護用戶的,比如去掉殺毒頁面上的廣告、不在開機時殺毒打擾用戶、一鍵式簡單易操作的殺毒設置,這些都體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業哲學。

《顛覆者:周鴻禕自傳》展示了創業的方方面面,有時會讓你覺得身臨險境,3721融資艱難之時、3Q之爭、赴美上市時間窗口、私有化抉擇等等。人的一生總會有幾個選擇是那麼難以做出,而又必須要求你做出。你會體會到,偉大的抉擇是給勇敢的人準備的。

如今,隨著萬物互聯、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360開始了更大安全概念的佈局。讀完了自傳,一篇文字不能窮盡心中的感悟,更多感悟也許會在德林社創業的途中閃現。

我推薦追求內心勇敢的人和創業者讀一讀這本《顛覆者:周鴻禕自傳》。

不瘋魔不成活,最後為什麼是他周鴻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