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川航成功迫降再次驗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深思

5月14日川航成功迫降再次驗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深思

險情回顧

今天(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掛出空中特情7700信號,之後飛機於07:46分備降成都雙流。根據中國民航局西南地區管理局官方的通報,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並妥善安排。

5月14日川航成功迫降再次驗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深思

《成都商報》對機長進行了專訪,機長表示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風擋玻璃突然爆裂,副駕的身體甚至飛出去一半,整個迫降過程難度十分大。飛機平安著陸後,後續圖片開始流出,外界才意識到這原來是一起非常罕見的飛行特情:在飛行過程中,駕駛艙右側前風擋掉落。不少業內人士對此次川航3U8633迫降點贊,稱其為“奇蹟迫降”,而劉傳健被稱為“英雄機長”。

緊急妥當處置再次證明了職業素養的極端重要性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專家葛志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了機組人員,尤其是駕駛人員在此次飛行特情中的表現。他表示:“在9800米的高空,駕駛艙玻璃碎裂會造成失壓,當時駕駛艙內的物品甚至機組人員都有可能被吸出窗外,面臨極大的生命危險。”

5月14日川航成功迫降再次驗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深思

氣壓對人體生理的影響主要是影響人體內氧氣的供應。氣壓下降,機體為補償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環,出現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現象。嚴重的會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和無力等症狀,甚至會發生肺水腫和昏迷低溫。

“在那個高度,30秒內人就會意識模糊,再加上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要處驚不亂/有條不紊地處理特情,非常難得。”他表示,“在中國民航飛行史上,這次特情處理情況算是非常不錯的”。

5月14日川航成功迫降再次驗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深思

在盛讚劉傳健英勇行為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劉傳健的成功處置,再次證明了平時培養職業素養的極端重要性。

一、在緊急狀態下,沒有思考的時間,只可能利用下意識的條件發射,而正確的條件反射只能依賴於平日的職業素養。

險情出現後,劉傳健和副駕駛完全處在極為惡劣的駕駛環境下:超低溫、高聲噪、儀表損壞、身體受到煎熬等,同時由於情況緊急更沒有過多思考與分析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依賴於下意識的判斷與全手動操作,而劉傳健就是在這樣惡劣危險的環境下,憑藉自己平日100次的飛行經驗,下意識的進行相關操作,從而完成了一次高難度迫降任務,若沒有平日紮實的練習和對飛機性能、操作規程的熟悉,是很難想象能夠成功進行迫降的。

5月14日川航成功迫降再次驗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深思

二、高階的職業素養是面臨大事時,能夠冷靜、沉著、正確應對。

此次險情處置中,機長劉傳健面臨突發狀況,沒有慌亂、失措,而是克服種種困難,在盡力操縱飛機的同時,保持與地面的聯繫、通話、迫降、協調等均妥當處置。這體現出劉傳健的良好心理素質與過硬的駕機技巧。古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只有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才有可能在“大事”面前,不慌、不亂,才能做出冷靜而準確的判斷與行為。為什麼有的人看似能力很強,但一經風浪就很快失敗,歸根結底還是職業素養不夠火候的原因。

5月14日川航成功迫降再次驗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深思

三、過硬的本事在任何時候都是成功之要

劉傳健曾當過空軍飛行員,有豐富的駕機經驗,同時軍隊的培養塑造了其過硬的心理素質。在加入川航後,劉傳健已在該航線上飛行近百次。所以,到最後能真正解決問題的,還是駕駛員的駕機本領和過硬心理素質,用直白的話講,靠的就是平時練下的真功夫。

5月14日川航成功迫降再次驗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值得所有人深思

綜上,職業素養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在平時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總結,使其潛移默化,融入自身,才有可能打造個人的職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本能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