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中诸葛古镇建了古隆中却没建南阳卧龙岗?

鱼梁争度


陕西汉中勉县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墓地“武侯墓”所在地,还是中国第一个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所在地。而位于汉水之滨的诸葛古镇是陕西省省委、省政府确定打造的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之一。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故于五丈原,他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就是今天的汉中勉县。

由此前推27年,年仅27岁的诸葛亮在襄阳隆中(即东汉南阳郡邓县隆中)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为刘备指明未来发展的蓝图:“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此“隆中一对”就成为诸葛亮后半生的宿命!

在“大意失荆州,托孤白帝城”之后,将荆州之军向宛城和洛阳进攻已不可能,但诸葛亮仍然以《隆中对》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代替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也为诸葛亮最终“星落五丈原,埋骨定军山”埋下伏笔。

正是27年前在襄阳隆中的这篇对策,把襄阳隆中和千里之外的汉中勉县冥冥之中联系在一起。后世有诗云:当日隆中事,它时渭上悲。出头知几度,弹指不多时


诸葛亮死后,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起初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才同意在今汉中勉县为诸葛亮立庙,这就是中国第一个武侯祠。

为什么在诸葛亮死后30年还有官员为诸葛亮请命立庙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习隆、向充都是襄阳人。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诸葛亮)亮躬畊陇亩”。

当时荆州刘表的治所在襄阳。经过多年治理,襄阳地区和平安定,加上刘表大力推广文教、建立学校吸引了大量北方战乱地区文人学士投奔襄阳。《后汉书•刘表传》记载“关西、兗、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尉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反观北方离襄阳不远的南阳宛城地区则是另一番景象。南阳宛城曾是东汉相当繁华的城市,是南阳治所。但在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导致该地区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大量人口和知识分子流落他乡。据《三国志•刘焉传》记载“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焉悉收以为众,名曰“东州兵”。”在南阳外流的士人中,就有东汉著名学者宋忠,他是南阳人,最后跑到襄阳著书教学。

在这种背景下,诸葛玄死后,诸葛亮来到距襄阳城西不远,仅二十里的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定居躬耕,就成了最合理的选择!

在隆中躬耕的十年,胸怀大志,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边躬耕边求学,拜身在襄阳的司马徽、庞德公为师;与同在襄阳求学的徐庶、孟公威、崔州平成为好友;同时与襄阳本土势力建立了牢固的关系网。他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襄阳大族庞家和蒯家;自己娶了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成为刘表的侄女婿;还与襄阳名士庞统、杨仪、马良、马谡、杨颙、向朗等交好。

在隆中躬耕十年建立起的强大关系网络,成为诸葛亮后来持政、北伐,实现其《隆中对》战略思想最牢固的政治基础!

也正是在隆中的躬耕十年,使得襄阳人对诸葛亮怀有深厚的情感。在其死后三十年也只有襄阳人还在为诸葛亮奔走请命!正是因襄阳人不懈的努力,后主刘禅才最终同意在汉中勉县修建了中国最早的武候祠。

做为诸葛亮生命终点的汉中勉县,自然无法忽视其事业起点的襄阳隆中。在其旅游文化项目诸葛古镇复制古隆中也就成为了合情合理的必然。

当人们在汉中勉县缅怀诸葛亮时,也往往会遥想当年诸葛亮的躬耕之地——武侯暂为苍生起,长忆隆中卧旧庐。


飘逸的历史


小编你他妈的是不是太无聊了,是不是少了这个问题你这个网就要关闭了吗,中国人都知道襄阳为了挣诸葛亮真是煞费苦心,颠倒是非不成,现在又拉来一个汉中狼狈为奸,真他妈的可以说是蛇鼠一窝。诸葛亮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为你们的可耻行为感到自卑,求你们放过诸葛亮他老人家吧,你们这样做岂不是侮辱诸葛亮他老人家连自己的家都分不清楚吗,诸葛亮是哪里人对你们来说有那么重要吗,除了诸葛亮你们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真材实料了吗?诸葛亮是哪里人我想在国人心中自有定论,是你们自己心里太虚了吧,反观南阳已经够大度了吧,从来没有在哪个网站刻意跟你们争论,历史终归是事实,谁也无法篡改历史事实,中国有句老话叫身正不怕影子斜,就让国人去做定论吧!


可乐加点冰16


烦不烦,天天都是这个问题?难道一天不问一个这样问题,你们就过不下去了!还是头条少了你们这个问题就不热闹了?

所有的书籍史料建筑都是后人书写建造,真伪本身就有存疑。你们各自做好自己的文化品牌宣传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比一比,打压一下邻居,是心虚了吗?

销售技巧还讲究不要说你竞争对手不好,这是城市品牌营销,居然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也服了!没品也不能到这个地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