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后,烧的是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

成雪涛


圆明园和紫禁城从功能结构上看,它们大致相同,圆明园完全按照紫禁城的太和殿复制而成。清朝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乃至后来的慈禧,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圆明园里度过的,圆明园在乾隆的手里完成了最后的建筑结构。为什么清朝皇帝要建设结构与紫禁城差不多的圆明园呢?毕竟紫禁城大部分主要是明成祖朱棣所建,它代表着明朝的文化,象征着汉族皇权,而清朝以比汉族数量少的多的多的满族来统治中国,为了能融入汉民族,使统治稳固,清朝皇室接收了前朝皇权的象征紫禁城为自己的皇宫。

然而,汉文化代表的紫禁城毕竟让时代游牧的清朝皇室住在里面总感觉哪儿哪儿不得劲,哪儿哪儿不舒服,在统治逐渐稳固后,开始着手建立符合自己风格融入满族文化的都城,就像我们很多人一样住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装修风格总感觉比住别人的房子舒服,待圆明园建的差不多的时候,清朝皇帝们就陆续入住,一般皇帝们在元宵节前就搬到圆明园居住,入冬之后,又搬回紫禁城。

英国人火烧圆明园的主要原因是,英法联军出发时是春天,士兵衣着单薄,到达北京时寒冬即将来临,英国人对清政府提出了一些列条件十分苛刻的不平等条约,想尽快签订条约后撤出北京南下香港,然后清政府觉得条件过于苛刻,始终不敢答应这些条件,但又惧怕联军武力不敢当面拒绝,于是一提到谈判就故意避而不见,英军对清政府这种耍无赖的行为十分恼怒,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签订条约好撤军南下,就入侵并烧毁了圆明园。

据说当时八国联军占领故宫时有人提议掠夺并烧毁故宫,而八国联军统帅、德军元帅瓦德西反对说“烧故宫,相当于烧北京,北京百姓又没惹咱们,为啥跟人家百姓过不去呢?其实联军不烧毁故宫即紫禁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清政府懦弱无能,有这样的清政府统治中国对列强侵占中国利益极为有利,因此列强都不希望这样的清政府垮台,烧掉了故宫就等于毁掉了清政府的国务院,使清朝处于无政府状态,届时国内乱作一团,联军连谈判的对象都找不到,很难捞到好处,所以没有烧掉紫禁城,但在烧掉圆明园后清政府若是英勇无畏/勇气可嘉,仍不低头,则联军接下来很有可能会烧掉紫禁城,结果刚烧毁圆明园,清政府果然吓破了胆,因此可以说正是由于清政府的懦弱无能保全了紫禁城。


叨笔历


首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

是圆明园的珍宝多呢?还是故宫的珍宝多?

其实都不用想,你就问问自己,如果你是一土豪,你会把宝贝藏自己家花园还是家里!

因此,咱们在学中国近代史中那段关于“火烧圆明园”时就会出现一个“矛盾”:

教科书告诉我们当年英法联军为了抢珍宝冲进圆明园,而且为了销毁罪证,一把火把园子烧了。

可是,你会不会觉得这说法有问题呢?按照上面的类推,圆明园的宝贝肯定比不上紫禁城,那为何他们不去抢紫禁城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首先明确为什么英法联军要攻破北京城,抢劫圆明园?

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这个事件的导火索是因为当时英法联军本着帝国主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一贯作风先攻破了天津城,而北京就是下一块被宰割的肥肉。这时的咸丰皇帝害怕了,马上叫僧格林沁去谈判,告诉侵略军,“求求各位大爷,您别再往前走了,我上有老,下有小,能不能不打我,你要钱,可以,要地,可以,要人,也可以!”

后来僧格林沁去和联军代表巴夏礼谈判,结果没谈成,老僧脾气火爆,估计巴夏礼也得罪了他,于是老僧一怒之下就把人给关了起来。再后来,英法联军见谈判的和平小天使巴夏礼等人被关,秉着国际人道主义救人精神,也为了发泄怨气,就攻破了北京城,抢了圆明园,并为了毁尸灭迹烧了园子。

哎!悲壮啊!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还是有些出入的。首先,为啥联军的谈判小天使巴夏礼等人会被抓起来呢?

根据史料,原来这最大的原因就在当时那位“咸丰皇帝”身上。

原来当时联军确实派出了巴夏礼等人去谈判,并要求清政府签订一些条约,比如天津开放啊,赔款啊,要求带人马进京交换条约等。

可是这咸丰皇帝觉得洋鬼子太猖狂,而大清乃八旗劲旅,我这几十万军队还抵不过你那区区的英法联军,遂心里早已有了想抓巴夏礼的念头。

而且,请注意这个“而且”,当时英法联军还提了一点,要求使者亲递国书给咸丰皇帝!对于咸丰来说,割地赔款那都不叫事,我只要在紫禁城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可是,你们这些洋鬼子一开始根本没提这亲递国书的事儿啊,你这突然提,是要作甚,太看不起我大清了吧,而且,我堂堂咸丰美男子是你们这些夷人想看就能看的吗!我是皇帝,国土不重要,面子最重要。

于是,咸丰怒了,觉得被英法联军戏弄了,遂命僧格林沁抓了巴夏礼等39人,押解回京城。

这个“押解”可不是普通的戴个手铐,坐个车回北京。据后来幸存者回忆,这里之所以用“幸存者”三个字,是因为,这被抓的39个人,最后只活了19个!为啥死了20个呢?

很简单,大清朝对待俘虏的“游戏”真的还挺残忍的:

首先说巴夏礼,他是谈判人员的头头,当时被抓后,被僧格林沁按着头使劲往地上砸,估计当时老僧嘴里还骂着:“你们不是不下跪磕头吗,来,让你嗑个够!”

谈判人员里还有英国对华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秘书洛奇,这哥们后来回忆说,“你们知道手上长蛆是啥滋味吗!我们当时被清军用水泡过的绳子绑手,这没过一天手上就开始溃烂长蛆,那些蛆顺着手爬啊爬,嘴里,耳里,眼睛里都是。”

“《泰晤士报》记者鲍尔比第四天死去,尸体在牢房里放置三天,后被扔到野地里,让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脚被勒得生出了蛆虫,他看着手上的蛆虫满身蔓延,精神错乱,大叫三天,死去;一位法国犯人,蛆虫进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疯了……一个幸存者居然还在狱中数蛆来着,说,一天可繁殖1000只蛆虫!”

惨无人道吧!这39名俘虏,除巴夏礼外,其余人都被关在了圆明园中。这点成了英法联军日后报复咸丰皇帝的一个重要因素。

后来,英法联军就怒了,所谓“两方交战,不斩来使”,您清政府这先违规了,那我就要代表月亮消灭你了!

于是,英法联军接连发动营救人质兼报复打击行为,迫使清政府同意交出39名俘虏。

清政府这个时候,咸丰也逃走了,留下奕䜣谈判,迫于形势,奕䜣释放了这些俘虏。

巴夏礼等人终于被释放了,他们哭着跑回了自己的家,大家长额尔金等人一看,孩子,咋这样了呢!那么多蛆啊,而且,不是39个人吗,怎么最后就你们19个了?

巴巴哭着给“家长们”讲了实际情况,于是余怒难消的各位家长打算狠狠揍一顿清政府,咋揍呢?

当时有两种方案:

一个是额尔金提的:把关押过大多数囚犯的圆明园夷为平地,然后清政府在天津立碑道歉。

一个是法国公使葛罗提的:圆明园就是一花园,也不是设防区,别烧了,要烧咱就烧紫禁城吧,这爽快!

最后,经过激烈讨论,双方做了中和:

不烧紫禁城,因为紫禁城是皇权的象征,北京的中心,烧了等于和中国人民过不去了,而且一烧,估计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又要开始抗议,人体炸弹了。咱的仇人就咸丰一个人,没必要和全北京人作对!

就烧圆明园,因为这是我们那30多位俘虏的苦难之地,而且就是一花园,算是给皇帝一点颜色看看。

在烧之前,无耻的额尔金还做了一告示粘贴在北京城里:

“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这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

大意就是说老百姓们,我们英法联军烧圆明园就只是为了报复咸丰皇帝的欺诈不守信用的行为,和你们没关系。

哎!额尔金的这个告示写的“冠冕堂皇”,可是去看的中国人却没有怎么注意告示的内容,大多数人只是抱着手呵呵呵的嘲笑这位洋鬼子写的这段中国话里“可笑”的语法毛病。

圆明园就这样成了咸丰皇帝的赔罪品,但是不管事实是怎样,圆明园确实被烧了,珍宝确实被抢了,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是永远无法掩盖的。

最后,以大剧作家雨果的一段话作结吧:

“有一天,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