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时后背很难受,这是什么原因?

笑对人生224718602


第一,首先要问你练了多久,如果初学者可以理解,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很多人误解为要挺直,这是有差异的,外形看不会太明显,因为都穿了衣服,实际上是有点驼背的感觉,是自然松背微微隆起造成的,行拳的时候会有撑背的感觉,这是内家拳特点,功夫也在背上。如果理解错了刻意挺直,会造成肌肉僵硬不松疼痛。这是一种疼痛的原因

第二,其实练对的过程中也会有段时间疼痛,那是因为以前并没有撑过背,没有练到那里,现在因为太极拳松沉的感觉慢慢上身,也在改变自己的筋骨,而且在每天的训练中不断强化,在前期也会对练到的地方有疼痛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因为没有见到你练拳,所以无法判断。

第三,由于现代太极拳的爱好者大都是年纪偏大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上手就练习各种拳架,却没有相应的功力训练,导致身体基础不牢,比如腿肌不够,强行学习低架,或者老师传授有误,动作过大曲腿幅度膝盖超过脚尖,或者膝盖扭转过度,这几种情况造成大部分人膝盖受损,这是最常见的练习太极拳受伤的情况。归根结底在于太极拳架并不是真正太极拳练习的全部,仅仅是十分之三而已,其他的功力训练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现在基本没几个人会,也很少人教。练去练来好多练了几十年的,套路纯熟了也没练出半点能打人的本领,反倒一身伤……如果要我说个简单的训练方式,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建议练习者买个半人高的登山包,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把背包装满,重量在二十到四十斤之间自己调整,但是高度一定要在七八十公分的样子,然后背上它练习太极拳,会让你瞬间体会到什么是太极拳行拳走架的中正松沉。这是我自己创造的训练方法,改进后的基本功力训练之一。简单说,拳架是次要的,让身体领会到松沉中正的感觉才是重要的,不过这才是第一步而已,做为一门格斗技术的初级入门罢了。不过会了这第一步,强身健体够了,想格斗还远的很……手眼身法步,松沉中正学会了,也只是达到其中的“身”而已……

最后说一句,太极拳的功力其实全在腿脚上,一是腿脚肌肉的力量,二是腿脚移动的灵活度,最后才是上身的弹抖,至于中截的腰胯,传拳不传胯。同样也不传步。自己领会一下。


太子丹69557992


其实练太极不注意真的很伤身体,我可能因为膝关节不好,练了两个月痛的受不了,再看看一些老人关节上贴满膏药,再查资料发现好多人练太极伤了膝关节。我自己理解是民间师傅不懂运动原理和身体的关系,不能避免太极练习时全身重量都压在膝关节上(有些人追求低架好看)对膝盖伤害很大,最后只有放弃练习。所以练太极的一定要注意保护过节,打太极时膝盖一定不要超过脚尖,就是要把体重落在脚底板上,不要常期压在膝盖上,膝盖的损伤(磨损)是不可逆的。


顾家男人60340226


后背难受是背部未松,紧的表现。外为肌肉紧,内为心紧,意过了,内心过于在意拔背所致。拔背与含胸相对应,会拔背自然含胸,能含胸自然拔背。何谓拔背?拔背是内气过背脊时的一种体感,非肢体故意把背隆起,造成驼背状。拔背是内气循督脉上行,冲至肩井。之前必是内气敛入脊骨先下行冲开腰胯大经,能松腰松胯,再之前必是先松肩松肘,落肩回胛。再说具体点,前提是内气充足。没有内气运行,拔背都是假的,造做出来的,不仅无益,久之有害。所有桩功的要领,都是由内引外的表现,非肢体的强行所致。规范外形后,最主要的就是要松,心松,意松,体松。松是一种途径,非目的。其目的是达到沉,有了松沉才有掤,有掤才有其他劲法。


徐193096022


后背难受一定是后背没有放松,后背不放松一定是没有虚领顶劲,同时一定是没有松肩坠肘,没有气沉丹田!

做到虚领顶劲,松肩坠肘,气沉丹田,做到脊椎的对拉拔长。慢慢体会、体悟!


临沂洪传陈式太极拳


你可能对含胸拔背产生错误的理解从而造成背部肌肉紧张,气血运行不畅通!所以才会感觉到不舒适!要使肌肉彻底的放松下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让心放松沉静下来,心静下来了,四肢就能做到松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