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與佛教文化——茶禪一味

佛教誕生於公元前6世紀和公元前5世紀之間的古印度,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兩漢之際。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傳播和發展,進入隋唐後達到了鼎盛,而中國茶道恰恰也是興起於唐朝。

中國茶道的創立者,茶聖陸羽,自幼被智積禪師收養,在竟陵龍蓋寺裡讀經誦佛,成年後又與詩僧皎然相識,並結為了緇素忘年之交,從此“生相相知死相隨”。

在陸羽所著的《自傳》和《茶經》中,既有僧人嗜茶的記載,也有頌揚佛教的詞章。因此,毫不誇張地說,中國茶道從誕生之初,就與佛教有著緊密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最好的表現就是“禪茶一味”。

茶道與佛教文化——茶禪一味

茶禪一味

最初,茶與佛教的關係僅限於僧人們飲茶而已。然而,僧人們很快意識到了茶有著其他飲料不可替代的優勢,就開始了茶事活動的實踐。

這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也使得越來越多的茶道和佛教在思想內涵上的契合點被不斷地發現。

其一曰,苦

佛理廣博精深,但以“四諦”為總綱。所謂“四諦”即“苦,集”、“滅”、“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一次在鹿野苑所宣講的佛法。

“四諦”以“苦”為首,“苦”即人所承受的痛苦,分為“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八種佛教思想認為,人類生存過程中一切的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都會造成人的“苦惱”。只有通過修習佛法法,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才能從“苦”中解脫出來。

茶道與佛教文化——茶禪一味

茶有著“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口感,又有著“苦而寒,陰中之陰,沈(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功效,由這些特點引發的聯想能夠幫助人們在修習佛法時理解“苦諦”,參悟人生。

其二曰,靜

佛教主靜。佛教坐禪時的五調一一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都是以靜為基礎的。佛教禪宗也是在“靜”中創立的。

佛家有著名的“拈花微笑”的故事,據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日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就是通過這次“以心傳心”,摩柯迦葉成為印度禪宗的初祖。

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禪師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始大徹大悟,成為靜慮”的典範。後來,達摩摩欲返回印度,遂仿效佛祖授法,令眾弟子暢談心得,只有慧可一言不發。達摩認為慧可“得吾神髓”,就將衣缽傳給了慧可,立慧可為二祖。三祖僧燦“隱思空山,蕭然靜坐,繼承師諱”。

四祖道信“即嗣祖風,攝心無寐”,提倡“閉門坐”。五祖弘忍則強調“棲神山谷,遠避囂塵,養性山中,長辭俗事”。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

而靜也是修習中國茶道的不二法門,中國茶道“四諦”為“和、靜、怡、真”,茶人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坐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

其三曰,凡

茶道與佛教文化——茶禪一味

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此言可謂一語道破天機。茶道本身確實是從細小的生活瑣事中演化出來的,而這種從細處著眼參悟天地萬物之奧秘和人生百態之哲理的方式,恰恰與佛教通過平凡的小事參悟佛法的主張不謀而合。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天,專門研究佛律的源律禪師來問慧海禪師:“和尚你修道用功嗎?”慧海答:“用功。”

問:“怎麼用功?”慧海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源律禪師又問:“所有人都是餓了吃飯,困了睡覺,難道他們也都和你一樣用功嗎?”答:“不同。”問:“為什麼不同?”慧海禪師道:“他們該吃飯時不好好吃飯,心中百般思索俗事;該睡覺時不肯睡覺,心中千般計較種種得失所以不同。”源律禪師無言以對。可見禪茶一味,都是從吃飯、睡覺這類平凡小事中去體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法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則徒勞無益。

要知眾生本妙明心,原與諸佛無異,只因無始以來為妄想塵勞百般纏繞,不能顯現,所以沉淪苦海,流浪生死,不能出離。諸佛憫之,不得已開示種種修行法門,無非令眾生解脫。

所謂放下一切,是放下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一十八界都要放下,其他名利、恩愛、譭譽、得失,乃至一切財物、性命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為這些都是如夢如幻、如電如泡,無可留戀,執之即成障道因緣。

故統要放下,連此放下之念亦無,一放下一切放下,一日時放下、永久放下、盡未來際都放下,如此放下乾淨了、長永了,本妙明心顯現,即與諸佛無異。”

茶道與佛教文化——茶禪一味

虛雲法師這段開示講得很清楚。其中,所謂“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別具有的六種功能,是“心所依者”。所謂“六塵”指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

所謂“六識、”即六根對六塵的反映,眼識為見,耳識為聞,識為嘗,鼻識為嗅,身識為觸,意識為思慮。具有認識功能的“六根”、作為認識對象的“六塵”以及由此產生的“六識”總稱十八界。

十八界放下了,名利、恩怨、得失、財物,甚至生死自然也放下了,這一切的心靈包袱統統放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輕鬆和自由。懷著這樣的心態,眼前紛擾的事物,突然豁然開朗;人世間的沉浮,再也無礙於心。

正如《金剛經》一偈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而茶道也與佛教一樣,對“放”十分推崇。品茶之時,將一切凡俗事物放在腦後,才能放鬆緊繃的神經,釋放被束縛的心靈;才能滌盪心性,澄澈靈臺;才能感受到那淡淡的茶香,領悟到那與禪機一味的茶道真諦。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曾說:“如何是向上,只有放下,不放下,怎麼向上?”品茶也是如此,如何是品茶,只有放下,揹著包袱,抱著包袱,如何品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