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品德不好,却天天把什么“德啊、义啊”挂在嘴边?

Lehmen


有句人们大都耳熟能祥的话: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大概形容的就是你这问题中的那种人。

人都有其虚伪的一面,由于总想把自己最光彩的地方显露给他人,在与人交往时,为获得对方的信任或好感,总是要讲些能被大众认可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当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趋利避害的天性有时就会使其与口讲的道理反而行之,其实,这是大多数凡夫俗子都会有的,被称之为人的劣根性。

故而品德好不好,这定义很难有一标准,这要从一个人的一贯行为中来判断,不可以某一事或自己对某一事的是非观念来定。

至于天天把德啊义啊挂在嘴边,说明此人是懂得“德”和“义”的,因为讲德和义的目的本质上是希望所听到的人能遵守,这德和义严格的讲其实是利他而非利己,你愿做一个利他者,你就可用行动去践行德和义,若你感觉对方只对己讲德和义,而不对你践行德和义,那只能说对方在利用你,对你而言,他品德不好。

不过,人是社会性的,有其公众应该共同遵守的“德”和“义”,或称作是社会公德,对那些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往往靠法律法规来调节规范。

记得列夫托尔斯泰曾讲过:“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谁都有品德不好的地方,谁都有言不由衷,虚伪的劣根性,只是各自程度不同。所以我认为,有人天天讲德啊义啊,这是个好现象,至少他还不是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怕就怕连这些传统的德和义都懒得讲了,从而退化到原始的丛林法则,赤裸裸的利己主义。

我们希望的是人人都讲“德”和“义”,同时又人人践行“德”和“义”,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目标。但这有个过程,言行不一的人始终存在,从而构成社会的复杂性,其实也属正常。

综上所述,,最后我的回答是:天天把德和义挂在嘴边的是希望全世界都对他好,而自己却不践行,这恰好就是当前许多看似很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

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混得越来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品德不好却又要天天把什么“德”啊“义”啊挂在嘴边的真实原因。待到有一天,社会发展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时,问题中的利己主义者就会越来越少。


友德之声


答:我想对你说、这世间、《没有任何人认为自己品德不好》。每当这些人攻击别人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喷子、还始终以为自己很正义。所以、从这些人嘴里说出来的“德啊、义啊”、其实是在夸他自己、这些人总是这个喷完喷那个。

所以、真正无德的人就是喜欢贬低别人攻击别人的人。



小芳杂谈


这样的人就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就是衣寇禽兽,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本来是魔鬼,却要装佛佗。这样的人是披着羊皮的狼,他比不披羊皮的狼更可怕。因为他有伪装,短时间内不容易识破,容易上当受骗。希望众人要擦亮眼睛,增加智慧,慧眼识真伪。


弥勒家人


大家好!小人最难惹?别招惹小人!小人当面一套,背地一套?故君子斗不过小人!多行善,做君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大家吉祥!



慈证


这个很好理解。从心理学研究结论去考量观察人之言论就不难发现:人们津津乐道挂在嘴边的,通常都与其内心的“缺空”(抑或“瑕疵”)密切相关!亦即,口头说的与实际想的干的,常常都会相悖相反!口口声声喊坚强的,内心往往会很不自信自己能够“坚强”;口口声声喊利他的,内心止不住利己的心思就会越重;口口声声喊道德的,往往时常都把控不住道德……


拙笔淡静


矛盾的人

社会的主流思想还是崇尚仁义道德的,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普世价值观,品德不好的人满口的仁义道德,只是用来期满不熟悉的人的一个工具而已,也只能蒙蔽人们一时,只不过是作为一个人最后的一件遮羞布罢了,等到一切都明了,大家都知道你是那种人的时候,在现在信用价值体系下,只会为大家所唾弃!


爱八卦的小妖


把“德啊,义啊”挂在嘴边而另行丑恶之事,说明Ta本身品德就不好。



劉金子


看怎么说吧。有些人要装给自己谋资本,有人为了避免别人攻击自己,这些是所谓真正品德不太好的人。当然也有另一些讨论德和义而被人认为品德不好的人,这些人不是品德不好而是真的好,但有些超过当时代的认知和主流,可能需要十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被多数人理解。另外还有一种状况,就是这种人确实追求德和义但性格比较直爽,他们不太会花很多时间去掩盖自己的小缺欠,而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被误认为不道德。


微尘82640142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管别人怎么说呢!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跟你借青春


这个世界总会有好坏之分,或许在他们眼里,我们才是坏人呢!只能说每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所以这也是大自然的平衡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