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根源

小編按:王小波曾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源於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為什麼我們會“無能”或者說為什麼我們總感覺自己“無能”,瞿鑫老師的這篇文章給出了很好的解答。

痛苦的根源

雖然每天都在思索努力,但總是感覺一無所獲,感覺無聊和虛度光陰,感覺鬱悶和痛苦。一堆的夢想和計劃,在痛苦的掙扎中流產。好像什麼道理都明白,但永就是那個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這究竟是怎麼了?朋友的一句話提醒了我:痛苦的根源或者失敗的根源是慾望,太多的慾望。

痛苦的根源

凡成功者都不是每天夢想者,而是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堅持做事者。他們沒有太多的慾望,只是每天自我管理要完成該完成的事情,而且是盡心盡力認認真真不折不扣地去完成。開始只是每一個點的成功和積累,到後來才完成了遠超出自己想象的成功。

其實成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太多你不能完全掌握的東西,比如先天的家庭、出生地,後天的每一份努力,機遇等等等等。你看別人的成功好像很簡單,那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別人成功背後那些複雜的東西,每一份成功都是諸多點連接的一條曲線,而我們通常只看到成功的那個點卻沒看到曲線上其他的點。

痛苦的根源

我們有時被慾望迷住了雙眼,總認為那是夢想。慾望著一番作為,慾望著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慾望著出一本書,慾望著成為某方面的專家,成為一個影響別人的權威,慾望著經營一個公司,慾望著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慾望著遊遍天下,慾望著博覽群書,等等。我曾經總是把這些慾望錯看成夢想,我總是在告訴自己要為夢想而活,這本來不錯,錯就錯在那不是夢想而是慾望。夢想應該是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的,它基於自己的現實,有行動方案,這個方案應該貫穿到你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每一秒。

為什麼我會有那麼多欲望?因為我總認為自己是不平凡的,是很了不起的人,有超高的能力和智慧。但這樣想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幻覺:自己有能力做很多事情,達成很多東西,那樣一個個多變的慾望,一個個不能實現的錯誤扭曲的慾望就生成了。而且越是認為自己了不起,不甘於自己的平凡和現實,就越認為自己可以快速地成功,甚至一個好點子就可以成功。越是這樣認為,就越認為成功很簡單,像自己這樣的人很輕易就能成功。而在現實中你確確實實只是一個普通人一般人,所以你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就是說你的慾望根本不會達到,達到了才不符合現實,才不公平呢。這個世界不公平,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是你的錯覺,這也是你痛苦的根源。

本身認為自己不平凡,有夢想不是什麼壞事,做人倒應該這樣想。但要合理的夢想合理的慾望,要自信而不自大,也不要自卑。我們應該做的是降低慾望,設置合理可行的目標,然後把目標分配到自己每一分一秒的時間裡,做應該做的事情,不要讓其他過多的慾望牽著你走。

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這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用有限的精力做有限的事情,就意味著我們應該降低慾望,做專業化的領域,專業化的分工。這也要求我們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人,是一個擁有有限時間、有限能力精力,有限才華的人,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再去選擇有限的事情去做。

痛苦的根源

我總是說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堅持,現在沉下心來分析一下,發現堅持根本不是問題,其實我一直都在行動,都在堅持學習和做有相對有價值的事情,問題就出在慾望太多上面。舉個例子,比如學英語,每一次我都發誓要學好英語,並設定目標和行動方案,但都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原因不是真正地放棄了英語,而是被慾望牽住了鼻子,每一次放棄英語都是因為我覺得有更值得去做的事情,比如當初辦學校,然後把精力全放在學校上面學了很多教育的知識,就放棄了英語,過了很長時間發現學校並不是自己最終想要的,這就是慾望,慾望其實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我們總是混淆了慾望與理想。

所以堅持也變得簡單,不要過高估計了自己,自己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自己是平凡的,也應該過著平凡的人生。世界很美好,有很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但那些不屬於你,你只能做有限的事情,過有限的平凡的生活,你要減少慾望降低慾望,減少到所有的慾望只剩下現實的可行的理想目標和行動。不要去說堅持,就做好自我管理,每時每秒都用最大的決心刪除掉那些不該有的想法和慾望,保留只能在這一時這一刻最應該做的行動,這就是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